鄞江渔者歌赠陈仲谦 朝代: 明 作者: 王彝 我昔采药华山峰,群山一视青童童。或从暮霭见一线,知是鄞江源甬东。娄东今见披裘者,浮江昔在鄞江中。钓竿每裁鄮山竹,台笠独染蓬莱松。向人只说鄞江好,似有江水蟠胸中。鄞江山水带瓯越,昼夜海日涵虚空。青天时截螮蝀雨,白波或起鲤鱼风。潭云不碍山水色,百里尚见渔人踪。阳光坐弄春荡榾,滩飨卧听秋推篷。朝炊前村记烟树,暮榜别浦依丹枫。扁舟所至聊复尔,饮水即如春酒浓。平生姓字人罕识,一自为渔今老翁。故山年来暗烽燧,......更多 醉蓬莱 归故山 朝代: 宋 作者: 王沂孙 体裁: 词 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柳换枯阴,赋归来何晚。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数点寒英,为谁零落,楚魄难招,暮寒堪揽。步屧荒篱,谁念幽芳远。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试引芳樽,不知消得,几多依黯。注释注释:王沂孙在元朝初年曾出任学官。后解除“庆元路学正”职事到故乡绍兴 。词人归乡之心情颇为复杂。事元非其所愿,故国之恋深深地敲击着他的胸膛。在这首词中,作者......更多 重阳日有美堂南望 朝代: 宋 作者: 蔡襄 越邑吴封绣错分,华堂繁吹半空闻。山峰高下抽青笋,江水东西卧白云。菊蕊芬芳初应节,松林照耀欲迎曛。州人不见归时醉,未擬风流待使君。 野望 朝代: 唐 作者: 王绩 体裁: 五律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注释注释:这首诗在艺术上以质朴自然见长。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在闲适的情趣中,也透露出诗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注释](1)东皋: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2)徙倚[音“席乙”]:徘徊彷徨。(3)落晖:落日的余光。(4)犊:小牛。采薇:《诗经.召南.草虫》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见君......更多 金陵即事 朝代: 明 作者: 丘濬 六朝宫阙久蒿莱,紫盖黄旗帝运开。沄鹊漏传云外观,凤皇箫奏月中台。千山峰势连吴远,万里江流自蜀来。此日金陵非昔日,子山词赋莫兴哀。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第三 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 朝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太原一男子,自顾庸且鄙。老逢不次恩,洗拔出泥滓。既居可言地,愿助朝廷理。伏阁三上章,戆愚不称旨。圣人存大体,优贷容不死。凤诏停舍人,鱼书除刺史。置怀齐宠辱,委顺随行止。我自得此心,于兹十年矣。余杭乃名郡,郡郭临江汜。已想海门山,潮声来入耳。昔予贞元初,羁旅曾游此。甚觉太守尊,亦谙鱼酒美。因生江海兴,每羡沧浪水。尚拟拂衣行,况今兼禄仕。青山峰峦接,白日烟尘起。东道既不通,改辕遂南指。自秦穷楚越,浩荡......更多 长相思 朝代: 宋 作者: 袁正真 体裁: 词 南高峰,北高峰,南北高峰云淡浓。湖山图画中。采芙蓉,赏芙蓉,小小红船西复东。相思无路通。注释注释:词人袁正真,本为南宋宫女 。1276 年,元军破临安 ,谢太后乞降 。不久帝后三宫三千多人迁北上元都 。当时身为琴师的词人汪元真三次上书 ,求为道士而返回江南 。在其辞别元都将要南行之际 ,南宋旧宫人为之贱行 ,并赋诗相送 。袁正真这首词即作于此时。这首词出于《宋旧宫人诗词》,从这首词的题材、风调,乃......更多 阆山歌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乐府 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看青壁。注释黄鹤编在广德二年阆州诗内,下首同时作。《社臆》:阆州即今阆中县,属保宁府附郭者。阆州城东灵山白①,阆州城北玉台碧②。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那知根无鬼神会③,已觉气与嵩华敌④。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著青壁⑤。(此咏阆山之胜。上六叙景,下二述情。灵山玉台,近阆......更多 雪晴晚望 朝代: 唐 作者: 贾岛 体裁: 五律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注释注释: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这首诗大约写于此时。诗中展现了时景常情,又写得独行踽踽,空山寒寂,表现出清冷的诗风。诗题四字概括揭示了全诗内容。诗中有雪,有晴,有晚,有望,画面就在“望”中一步步舒展于读者面前。“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起笔即点出“望”字。薄暮时分,雪霁......更多 霍童山 朝代: 宋 作者: 余复 霍童山峰凡六六,不知仙子在何山。秋风万里一黄鹤,返照半林双白鹇。长剑气横霄汉外,飞泉影落画图间。自怜懒作朝阳客,访道寻真日往返。 161718 共17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