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朝代:作者: 柳永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倾城。

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山郊坰。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

斗草踏青。

人艳冶、递逢迎。

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

欢情。

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

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醒。

注释注释:这首《 木兰花慢 》以描绘清明的节日风光,侧面地再现了宋真宗、仁宗年间社会升平时期的繁胜场面。

清明时节风和日暖,百花盛开,芳草芊绵,人们习惯到......更多

木兰花慢 次白公严为寿韵

朝代:作者: 许有壬 体裁:

记青年充赋,曾射策,对严宸。

便暮省朝台,才离*辖,又掌丝纶。

狂愚岂胜时用,幸扁舟归去早知津。

一任无钱使鬼,犹能有笔通神。

交游萍水百年身。

襟袂几回分。

正雪后花前,江东渭北,嗟我怀人。

澶渊召棠成颂,肯推扬余韵颂庄椿。

老矣甘心伏枥,天衢行看翔麟。

爱山中日月,春渐去,又还来。

望水绕人家,云生窗户,岫转峰回。

层层绛桃千树,似丹霞、散绮映楼台。

世上从教桑海,人间自有蓬莱。

渔郎未必是仙才。

偶尔到天台。

喜相问相邀......更多

木兰花慢 次韵奉答刘兄

朝代:作者: 魏初 体裁:

记汉皋亭上,从别后、几秋风。

爱诗酒追随,衣冠雅重,车骑雍容。

回头白云汾水,又传将、淮海避青*。

官府年来有禁,音书未易相通。

肝肠如铁气如虹。

佳句入清雄问渭北江东,暮云春树,此意谁同。

虚名百年惭愧,赖吾乡、风味近河东。

几日凤凰山下,鸡豚社酒迎逢。

记青年充赋,曾射策,对严宸。

便暮省朝台,才离*辖,又掌丝纶。

狂愚岂胜时用,幸扁舟归去早知津。

一任无钱使鬼,犹能有笔通神。

交游萍水百年身。

襟袂几回分。

正雪后花前......更多

木兰花慢 次韵答张直卿见寄

朝代:作者: 刘敏中 体裁:

两城无百里,算只是、一家乡。

愧每每相看,来迎去送,水影山光。

殷勤举杯一笑,要都收、百福与千祥。

镜里吾衰已甚,尊前君意何长。

谁能齐物似蒙庄。

岁月去堂堂。

更多病何堪,闲愁万绪,恼乱诗肠。

明年定须丰稔,看桑蚕成簇麦登场。

君到野亭应喜,酒帘花外悠扬。

记汉皋亭上,从别后、几秋风。

爱诗酒追随,衣冠雅重,车骑雍容。

回头白云汾水,又传将、淮海避青*。

官府年来有禁,音书未易相通。

肝肠如铁气如虹。

佳句入清雄问渭北江东......更多

杂曲歌辞·古别离

朝代:作者: 聂夷中 体裁: 乐府

欲别牵郎衣,问郎游何处。

不恨归日迟,莫向临邛去。

注释注释:这首小诗,情真意蕴,质朴自然。

开头“欲别”二字,扣题中的“别离”,也为以下人物的言行点明背景。

“牵郎衣”的主语自然是诗中的女主人公,有人认为这个动作是表现不忍分别,虽不能说毫无此意,不过从全诗来看,这一动作显然是为了配合语言的,那么它的含意也就不能离开人物语言和说话的背景去理解。

她之所以要“牵郎衣”,主要是为了使“欲别”将行的丈夫能停一停,......更多

李波小妹歌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魏胡太后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

左射右射必叠双。

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杏帘在望

朝代:作者: 曹雪芹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注释注释:1.“杏帘”二句——帘,酒店作标志的旗帜。

“杏帘”从唐诗“红杏梢头挂酒旗”来,见前宝玉题额注。

招,说帘飘如招手。

这一联分题目为两句,浑成一气,以下六句即从“客”的所见所感来写。

2.“菱荇”二句——种着菱荇的湖水是鹅儿戏水的地方,桑树榆树的枝叶正是燕子筑巢用的屋梁。

荇,荇菜,水生,嫩叶可食。

没有......更多

村舍书事

朝代:作者: 陆游

纸窗百衲地炉红,围坐牛医卜肆翁。

时节杯盘来往熟,朝晡盐酪有无通。

男丁共结春耕耦,妇女相呼夜绩同。

老子颓然最无事,客归自策读书功。

杭州春望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七律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城东楼名望海楼。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

][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

]谁开湖寺西南路?

草绿裙腰一道斜。

[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

]注释注释:此诗为长庆三年(823)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作。

诗对杭州春日景色作了全面的描写,前六句都是一句一景,最后两句为一景。

七处景色都靠“望”......更多

杵声齐/捣练子

朝代:作者: 贺铸 体裁:

砧面莹,杵声齐。

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注释注释:此为闺怨词。

词中从怨女的角度,反映了封建兵役制下外有征夫,内有怨女的悲剧。

上片起二句从捣练的工具运思下笔,而字里行间自有捣练之人在。

从“砧面莹”的“莹”字,可以想见,作为一位征人的妻室,捣练帛,作征衣,早已是她的繁重的家务劳动的一部分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以至那面砧石已经被磨得如此光莹平滑。

从“杵声齐”的“齐”字,则可以......更多

2627282930 共47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