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继重阳韵

朝代:作者: 马钰 体裁:

马风得遇心尘少。

通得玄中妙。

自然耻戴皂罗巾。

真息绵绵,营养不神神。

慧灯不住通天照。

性命须当了。

金炉便是炼丹身。

坦荡逍遥,做个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注释写男女偷会香艳放荡容易,风流最难。

《诗经》里的《野有死麇》、《静女》等的风流清洁气质,到了后来都疏落了,诗比词四平八稳,写起感情来也深藏,艳语有......更多

蝶恋花

朝代:作者: 晏几道 体裁: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成香阵。

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恼乱层波横—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注释注释:注:此词一作赵令畤词。

①“卷絮”句:意思是说落花飞絮,天气了渐暖,已是暮春季节。

②双鱼:书简。

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③秋一寸:即眼目。

评解这是首春日怀人词。

上片写暮春景色。

落红成阵,柳絮纷飞。

春色恼人,杯酒难解。

......更多

蝶恋花 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九畹芳菲兰佩好。

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

宝瑟泠泠千古调。

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

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

唤起湘累歌未了。

石龙舞罢松风晓。

注释注释:稼轩词,广泛地吸取了前人的文学成果,得于屈原作品者尤多。

作者那坚韧执着往而不返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屈原所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极为相似;

在词的表达上,作者也成功地学习了屈原借香草美人抒发政治感慨的手法,写出了一首首《离骚》似......更多

蝶恋花 河中作

朝代:作者: 赵鼎 体裁:

尽日东风吹绿树。

向晚轻寒,数点催花雨。

年少凄凉天付与。

更堪春思萦离绪。

临水高楼携酒处。

曾倚哀弦,歌断黄金缕。

楼下水流何处去。

凭栏目送苍烟暮。

注释注释:赵鼎是解州闻喜人。

宋时解州隶属于河中府(治蒲州,今山西永济)。

这首词自注“河中作”,词中又自称“年少 ”,根据这些来看,本词当作于崇宁五年(1106)赵鼎中进士前后。

高中进士后他就离开家乡在汴京等地任职了。

这是一首故地重游的怀人词,怀念往昔一位曾于临......更多

蝶恋花 河内王斡臣号竹溪

朝代:作者: 宋* 体裁:

门外红尘溪上竹。

竹似琅*,溪水清如玉。

溪上主人情不俗。

多应每每能无肉。

千载高标成倏忽。

六逸飘然,君为追遐躅。

莫向溪边闲濯足。

尽日东风吹绿树。

向晚轻寒,数点催花雨。

年少凄凉天付与。

更堪春思萦离绪。

临水高楼携酒处。

曾倚哀弦,歌断黄金缕。

楼下水流何处去。

凭栏目送苍烟暮。

注释注释:赵鼎是解州闻喜人。

宋时解州隶属于河中府(治蒲州,今山西永济)。

这首词自注“河中作”,词中又自称“年少 ”,根据这些来看,本词当......更多

西宫春怨

朝代: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七绝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释这首诗以一个“春色恼人眠不得”的花月良宵为背景,描写一个被幽闭在深宫里的少女的一连串动作和意态,运思深婉,刻画入微,使读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并看到了她的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

诗的首句“西宫夜静百花香”,点明季节,点时时间,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花气袭人的春夜。

这一句,就手法而言,它是为了反衬出诗中人的孤独凄凉的处境;

就内容而言,它与下文......更多

西山凿池种白莲作

朝代:作者: 方信孺

池开新白遍天涯,未许东风擅一家。

苍桂丛中苍桂树,碧莲峰里碧莲花。

波光分破湖子顷,瀑影斜飞水一洼。

待著阑干横残绿,浮萍开处见鱼虾。

注释首联点题,称赞这莲花不来于“东风第一枝”的梅花那样可爱。

颔颈两联把秀丽风景与莲花有机联系起来,使它们相映成辉,共同担负着装点美丽西山的使命。

尾联写那一望无际、遍布天涯的莲花,待置了阑干后,这莲会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那清瘦孤独的梅花更胜一筹,更具......更多

解连环 孤雁

朝代:作者: 张炎 体裁:

楚江空晚。

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

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

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注释注释:《解连环·孤雁》是一篇著名的咏物词。

它构思巧妙,体物较为细腻。

在写其外相的同时,又寄寓了深微的含意。

这首词可以透视出张炎词深厚......更多

谒文公上方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古

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

石门日色异,绛气横扶疏。

窈窕入风磴,长芦纷卷舒。

庭前猛虎卧,遂得文公庐。

俯视万家邑,烟尘对阶除。

吾师雨花外,不下十年馀。

长者自布金,禅龛只晏如。

大珠脱玷翳,白月当空虚。

甫也南北人,芜蔓少耘锄。

久遭诗酒污,何事忝簪裾。

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

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

金篦刮眼膜,价重百车渠。

无生有汲引,兹理傥吹嘘。

注释黄鹤编在宝应元年梓州内。

《维摩经》:汝往上方界,分度四十二恒......更多

谢太守答诗莱州

朝代:作者: 郑侠

闲齐掩书扉,疏竹间风韵。

兀坐无所为,仰高方苦峻。

关关两喜鹊,如以捷来献。

疑其喜过常,精爽抑何顿。

谓当有嘉宾,结驷问原宪。

不然亲交书,万里来问讯。

何意二千石,新书灿盈卷。

使者入衡门,红光十余仞。

衣冠出蓬室,再拜望城阃。

开缄列宿动,芒角相辉焕。

捧读未终篇,钦降已三叹。

譬如涉春波,渺不知涯岸。

又若惊雷霆,但觉目眩转。

谁言匹夫穷,陋巷一箪饭。

箧有无价珍,贵於青玉案。

昨者鄙俚辞,惟求指瑕宜。

敢期明月珠,倾泻......更多

2627282930 共38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