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筝 朝代: 唐 作者: 柳中庸 体裁: 七律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岐路洛阳城。注释注释:注释:筝是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它发音凄苦,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汉侯瑾《筝赋》)。这首诗,写诗人听筝时的音乐感受,其格局和表现技巧,别具一格,别有情韵。首句「抽弦促柱听秦筝」,「抽弦促柱」点出弹筝的特殊动作。筝的长方形......更多 嘲猫 朝代: 宋 作者: 姚勉 斑虎皮毛洁且新,绣裀娇睡似亲人。梁间纵鼠浑地策,门外攘鸡太不仁。 好事近 朝代: 宋 作者: 朱敦儒 体裁: 词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注释注释:这首小词为作者早期作品 ,写元夕怀人之情致,词风婉约。起首两句写楼外 。春雨绵绵密密,象尘雾一般,灰蒙蒙的,刚刚泛出鹅黄色的柳梢给雨打湿,水淋淋的。说春雨“细如尘”,新鲜而熨贴。春雨是细屑的,轻倩的,迷离漫漶,润物无声,似乎非“如尘”二字无以尽其态。用它来映衬怀人的愁思,便显得十分工......更多 好事近 朝代: 宋 作者: 魏夫人 体裁: 词 雨後晓寒轻,花外早莺啼歇。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不堪西望去程赊,离肠万回结。不似海棠阴下,按凉州时节。注释注释①残漏:漏声将尽。残:阑也,垂尽之意。漏:古计时之器。②赊:远也。③凉州:乐曲。评解这是一首伤离之作。雨后轻寒,晓莺啼歇,隔溪残漏凄咽,撩人愁思。上片着重写景,借景抒情。下片抒写别后的相思。去路遥远,不堪西望。离绪满怀,柔肠百结。全词清新雅丽,含蓄凄婉。集评薛砺若《宋词通论》:魏夫人词......更多 孔雀东南飞 朝代: 汉 作者: 汉无名氏 体裁: 乐府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府吏......更多 宫词 朝代: 明 作者: 朱权 小立东风半掩门,杨花扑面也亲人。妾心已作沾泥絮,不化浮萍到水滨。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乾集之下 寒闺怨 朝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注释注释: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其写情,是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感受来表现的。洞房,犹言深屋,在很多进房屋的后部,通常是富贵人家女眷所居。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所以更见幽静。帘子称之为真珠帘,无非形容其华贵,与上洞房相称,不可呆看。洞房、珠帘,都是通过描写环境以暗示其人的身分。“梧桐影”既与上文“寒月”相映,又暗逗下文“......更多 春望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注释注解: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3、浑:简直。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韵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更多 水调歌头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体裁: 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注释注释:原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②丙辰: 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③李白《......更多 水龙吟 朝代: 元 作者: 元好问 体裁: 词 素丸何处飞来,照人只是承平旧。兵尘万里,家书三月,无言搔首。几许光阴,几回欢聚,长教分手。料婆娑桂树,多应笑我,憔悴似,金城柳。不爱竹西歌吹,爱空山、玉壶清书。寻常梦里,膏车盘谷,*舟枋口。不负人生,古来惟有,中秋重九。愿年年此夕,团栾儿女,醉山中酒。注释注释:化用前人成句,典故,借以抒发自己之情怀。这首词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表达效果。自金宣宗贞祐元年(1213)以来,元好问因避兵乱而几经辗转。颠沛......更多 12345 共16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