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阵图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五绝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注释注解:1、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2、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3、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4、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韵译: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评析: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更多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 朝代: 唐 作者: 贾至 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江畔枫叶初带霜,渚边菊花亦已黄。轻舟落日兴不尽,三湘五湖意何长。注释注释:枫岸纷纷落叶多, 洞庭秋水晚来波。乘兴轻舟无近远, 白云明月吊湘娥。贾至“尝以事谪守巴陵(今湖南岳阳),与李白相遇,日酣杯酒”(辛文房《唐才子传》)。在一个深秋晚上,他和李白、裴九驾轻舟同游巴陵胜景......更多 南徐春日怀古 朝代: 唐 作者: 杨乘 体裁: 五排 六代骄奢地,三春物象繁。灵湖通涨海,天堑隔中原。晓渡高帆驶,阴风巨舰翻。旌旗西日落,戈甲夏云屯。豹变资陈武,龙飞拥晋元。风流前事尽,文物旧仪存。邪侮尝移润,忠贞几度冤。兴亡山兀兀,今古水浑浑。露滴蜂偷蕊,莺啼日到轩。酒肠堆曲糵,诗思绕乾坤。愁梦全无蝶,离忧每愧萱。形骸劳大块,玉石任炎昆。出处宁由己,升沈未足言。且应中圣乐,坐起任昏昏。出处全唐诗:卷517-18 哀刘将军 朝代: 宋 作者: 郑思肖 万重围裹力脱氛,匹马勤王志不分。既抱忠贞仇敌国,莫於成改议将军。身前名照江南月,地下心衔塞北云。为痛英雄并消没,托诗为史笔传闻。 哭宪佥帖君泽 朝代: 明 作者: 刘三吾 不死清湘死桂城,惟天可表此忠贞。诸贤坐失同盟约,一木难支大厦倾。临难儒臣能死节,流芳国史定标名。北门留得模糊血,岁岁惟应劲草生。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第十三 嘲苏世长 朝代: 唐 作者: 李渊 体裁: 杂言 名长意短,口正心邪。弃忠贞于郑国,忘信义于吾家。出处全唐诗:卷869-1 塞下曲四首 朝代: 唐 作者: 常建 体裁: 乐府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龙斗雌雄势巳分,山崩鬼哭恨将军。黄河直北千余里,寃气苍茫成黒云。因嫁单于怨在邉,蛾眉万古葬胡天。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注释注释: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常建的这首《塞下曲》却独辟蹊径,弹出了不同寻常的异响。这首诗既未炫耀......更多 大车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1]。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大车啍啍[2],毳衣如璊[3]。岂不尔思?畏子不奔。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4]日。注释注释:槛槛:车轮的响声。毳:音粹。毳衣:一种绣衣[1]:炎加草头,音坦,初生的荻苇,形容嫩绿色[2]:音敦,重滞徐缓的样子[3]:音门,红色美玉,喻红色谷:生,活着[4]:音缴,白------------------------------------......更多 奉酬忠武李相公见寄 朝代: 唐 作者: 李逢吉 体裁: 七律 直继先朝卫与英,能移孝友作忠贞。剑门失险曾缚虎,淮水安流缘斩鲸。黄阁碧幢惟是俭,三公二伯未为荣。惠连忽赠池塘句,又遣羸师破胆惊。出处全唐诗:卷473-6 好事近 朝代: 宋 作者: 胡铨 体裁: 词 富贵本无心,何事故乡轻别。空使猿惊鹤怨,误薜萝风月。囊锥刚要出头来,不道甚时节。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注释注释:此词关系到南渡后一场斗争,因而闻名。绍兴八年秦桧再次入相主和,派主伦往多议和。这事激起了朝野广泛抗议,当时身为枢密院编官的胡铨尤为愤慨,上书高宗说 :“臣备员枢属,义不与桧等共戴天。区区之心,愿斩三人头(指秦桧、王伦、孙近 ),竿之藁街。⋯⋯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更多 12345 共12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