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秋行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乐府 去秋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到今不知白骨处,部曲有去皆无归。遂州城中汉节在,遂州城外巴人稀。战场冤魂每夜哭,空令野营猛士悲。注释鹤注当是宝应元年作,与上首宜合看。去秋涪江木落时①,臂枪走马谁家儿。到今不知白骨处,部曲有去皆无归。遂州城中汉节在②,遂州城外巴人稀。战场冤魂每夜哭,空令野营猛士悲③。(《去秋行》,为战士丧败而作也。来自涪水,故白骨无归。没于遂州,故冤魂夜哭。)①《元和郡县志》:涪江......更多 去蜀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注释注释:“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这两句表面上是自我安慰,实际上是对现实政治不满,对自己一生际遇感慨万千。---------------------------------------------------题曰去蜀,是临去成都而作也。公自乾元二年季冬来蜀。至永泰元年,首尾凡七年,其实止六年耳。所谓五......更多 又上后园山脚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古 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朱崖著毫发,碧海吹衣裳。蓐收困用事,玄冥蔚强梁。逝水自朝宗,镇名各其方。平原独憔悴,农力废耕桑。非关风露凋,曾是戍役伤。于时国用富,足以守边疆。朝廷任猛将,远夺戎虏场。到今事反覆,故老泪万行。龟蒙不复见,况乃怀旧乡。肺萎属久战,骨出热中肠。忧来杖匣剑,更上林北冈。瘴毒猿鸟落,峡干南日黄。秋风亦已起,江汉始如汤。登高欲有往,荡析川无梁。哀彼远征人,去家......更多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七绝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注释《唐书》:大邑县,属邛州,咸亨二年,析益州之晋原置。钱笺《元和郡县志》:邛州大邑县,本汉江源县地,咸通二年,割晋原县之西界置。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上二瓷碗,下二乞韦。此截首尾四句。吴门金氏曰:一瓷碗至微,却用三四写意:初称其质,次想其声,又羡其色。先说得珍重可爱,因望其急送茅斋。只寻......更多 又作此奉卫王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西北楼成雄楚都,远开山岳散江湖。二仪清浊还高下,三伏炎蒸定有无。推毂几年唯镇静,曳裾终日盛文儒。白头授简焉能赋,愧似相如为大夫。出处全唐诗:卷232_35 又呈吴郎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律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注释注释: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更多 又呈窦使君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向晚波微绿,连空岸脚(一作却)青。日兼春有暮,愁与醉无醒。漂泊犹杯酒,踟蹰此驿亭。相看万里外,同是一浮萍。 又示宗武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五排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出处全唐诗:卷231_2 又雪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南雪不到地,青崖沾未消。微微向日薄,脉脉去人遥。冬热鸳鸯病,峡深豺虎骄。愁边有江水,焉得北之朝。注释鹤注当是永泰元年冬作。题曰《又雪》,前面应有雪诗一章,疑脱漏矣。南雪不到地①,青崖沾未消②。微微向日薄③,脉脉去人遥④。冬热鸳鸯病,峡深豺虎骄⑤。愁边有江水,焉得北之朝。(此公厌居云安,而托冬雪以写意也。上四言景,下四感怀。雪不到地,气暖故也。沾崖之雪,向日旋消,人每不见,故脉脉而遥。《杜臆》:文禽......更多 发刘郎浦(浦在石首县,昭烈纳吴女处)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挂帆早发刘郎浦,疾风飒飒昏亭午。舟中无日不沙尘,岸上空村尽豺虎。十日北风风未回,客行岁晚晚相催。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出处全唐诗:卷223_13 1617181920 共117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