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岘山亭,寄晋陵张少府

朝代:作者: 孟浩然

岘首风湍急,云帆若鸟飞。

凭轩试一问,张翰欲来归?

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60_180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①

朝代:作者: 孟浩然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②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③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晚照,中坐兴非一。

④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⑤注释① 诗题又作“登江中孤屿贻王山人迥”。

王迥:孟诗中关于王迥的诗作很多,是诗人的好友,关系相当密切。

② 傍:又作“边”。

③ 鲛人:传说中的海底怪人。

歌自逸:又作“自歌逸”。

④ 开晚照:又作“门返照”、“开返照”。

⑤ 鹿门山:在襄阳城南三十里。

出处......更多

登总持寺浮图

朝代: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排

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

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四门开帝宅,阡陌俯人家。

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

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

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

登总持寺浮图?

朝代:作者: 孟浩然

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

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四门开帝宅,阡陌俯人家。

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

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

出处全唐诗:半空跻宝塔,晴望

登鹿门山怀古①

朝代:作者: 孟浩然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②沙禽近初识,浦树遥莫辨。

渐到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③金涧养芝术,石床卧苔藓。

④纷吾感耆旧,结缆事攀践。

⑤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⑥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⑦注释① 鹿门山:今湖北襄樊市东南,旧名苏领山。

② 江岘:指汉江沿岸的岘山。

③ 庞德公:东汉襄阳隐士,《三国演义》中曾提到此人。

④ 芝术:泛指草药。

......更多

登龙兴寺阁

朝代: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排

阁道乘空出,披轩远目开。

逶迤见江势,客至屡缘回。

兹郡何填委,遥山复几哉!

苍苍皆草木,处处尽楼台。

骤雨一阳散,行舟四海来。

鸟归余兴远,周览更徘徊。

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

登龙兴寺阁

朝代:作者: 孟浩然

阁道乘空出,披轩远目开。

逶迤见江势,客至屡缘回。

兹郡何填委,遥山复几哉。

苍苍皆草木,处处尽楼台。

骤雨一阳散,行舟四海来。

鸟归馀兴远,周览更裴回。

出处全唐诗:卷160

白云先生迥见访①

朝代:作者: 孟浩然

闲归日无事,云卧昼不起。

②有客款柴扉,自云巢居子。

居闲好芝术,采药来城市。

③家在鹿门山,常游涧泽水。

手持白羽扇,脚步青芒履。

闻道鹤书徵,临流还洗耳。

④注释① 诗题又作:“王迥见寻”。

② 闲归:又作“归闲”。

③ 芝术:一作“花木”。

④ 鹤书:又名鹤头书,为书体之名。

古代征辟贤士的诏书,俱用此体。

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59_45

示孟郊①

朝代:作者: 孟浩然

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

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

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注释① :孟郊与诗人非同时代人,后世对此诗颇有怀疑。

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59_64

秋宵月下有怀

朝代: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古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①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②佳期旷何许!

望望空伫立。

注释① 未:一作“不”。

② 槐:一作“窗”。

声:一作“深”。

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59_14

1617181920 共3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