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郭主簿 其二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傑。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注释[注释](1)这一首诗作于秋季。诗中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古代幽人的企慕,既表现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也衬托出诗人芳洁贞秀的品格与节操。(2)和泽:雨水和顺。周:遍。三春:春季三个月。素秋:秋季。素:白。古人以五色配五方,西......更多 和钱员外早冬玩禁中新菊 朝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五古 禁署寒气迟,孟冬菊初坼。新黄间繁绿,烂若金照碧。仙郎小隐日,心似陶彭泽。秋怜潭上看,日惯篱边摘。今来此地赏,野意潜自适。金马门内花,玉山峰下客。寒芳引清句,吟玩烟景夕。赐酒色偏宜,握兰香不敌。凄凄百卉死,岁晚冰霜积。唯有此花开,殷勤助君惜。[钱尝居蓝田山下,故云。]出处全唐诗 夜上受降城闻笛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体裁: 七绝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释注释: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但此诗的受降城所在地说法不一。回乐:县名,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简析:这首七绝是历来传诵的名篇。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出处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27_89全唐诗:卷283_97 奉和赵王途中五韵诗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庾信 飘飘映车幕。出没望连旗。度云还翊阵。回风即送师。峡路沙如月。山峰石似眉。村桃拂红粉。岸柳被青丝。锦城遥可望。回鞍念此时。 如梦令 朝代: 宋 作者: 陆游 体裁: 词 独倚博山峰小。翠雾满身飞绕。只恐学行云,去作阳台春晓。春晓。春晓。满院绿阳芳草。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宿紫阁山北村 朝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五古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注释注释:这首诗,就是作者在《与元九书》中所说的使“握军要者切齿”的那一篇,大约写于元和四年(809)。当时,诗人正在长安做左拾遗,为什么会宿紫山北村呢?开头两......更多 山中杂诗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注释①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窥(kuī):从缝隙中看。 ③檐(yán):屋檐,房檐。译文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赏析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居的晚暮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它是《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是写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闲适......更多 山中雨后 朝代: 宋 作者: 强至 雨足前村云未回,逡巡屏面数峰开。相呼野鸟逢人住,自戏山峰趁马来。野色通明林叶净,溪声奔迸岸沙颓。田翁见我应偷笑,底事行吟废酒杯。 山坡羊 潼关怀古 朝代: 元 作者: 张养浩 体裁: 散曲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注释[内容评析]这支流传的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它像一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使之认识到象徵封建政权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更多 庐山歌 朝代: 明 作者: 解缙 昔年拄玉杖,去看庐山峰。远山如游龙,半入青天中。四顾无人独青秀,五老与我同舂容。手弄石上琴,目送天边鸿。二仪自高下,吴楚分西东。洪涛巨浪拍崖下,波光上与银河通。吸涧玄猿弄晴影,长松舞鹤号天风。天风吹我不能立,便欲起把十二青芙蓉。弱流万里可飞越,因之献纳蓬莱宫。羲娥倏忽遂成晚,往往梦里寻仙踪。如今不知何人采此景,树下一老与我襟裾同。披图题诗要相赠,气腾香露秋 。子归烦语谢五老,几时白酒再熟来相从。 12345 共17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