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福州蔡君谟密学书并茶 朝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薛老大字留山峰,百尺倒插非人踪。其下长乐太守书,矫然变怪神渊龙。薛老谁何果有意,千古乃与奇笔逢。太守姓出东汉邕,名齐晋魏王与锺。尺题寄我怜衰翁,刮青茗笼藤缠封。纸中七十有一字,丹砂铁颗攒芙蓉。光照陋室恐飞去,锁以漆箧缄重重。茶开片銙碾叶白,亭午一啜驱昏慵。颜生枕肱饮瓢水,韩子饭齑居辟雍。虽穷且老不媿昔,远荷好事纾情悰。 念奴娇 朝代: 宋 作者: 叶梦得 体裁: 词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黏天无壁。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追寻如梦,满馀诗句犹杰。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注释注释:这首词是作者兼知建康府(今南京)时,登镇江北固山有感而作 。此词步苏轼名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原作之韵,在构思和谋篇上与东坡之词有颇多类似。词的上......更多 望天门山 朝代: 唐 作者: 李白 体裁: 七绝 类别:山水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释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名。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没有弄清“望”的立脚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诗的前幅即从“江”与“山”的关......更多 东海有大松土人相传三代时物其状伟异诗不能 朝代: 宋 作者: 张耒 诗翁爱花复爱柳,长歌高吟半酣酒。自言二物天下奇,爱之不厌形于诗。嗟予所爱翁未见,我昔东游穷海甸。波涛四绝大岛中,上有太古不死之长松。千人袢延坐其下,仰见翠叶迷苍穹。巨鳌竭力负不起,鹏栖仅借卑枝容。人言海若此其圉,鳞甲百万屯蛟龙。又云海怪久不死,守护山麓蟠其躬。天空海阔风力壮,敲戛簸荡声无穷。轩辕张乐奏未已,笋簴百万喧笙镛。鬼神不欲人屡见,护以万叠青山峰。爱之未免困寂寞,坐见雨露沾蒿蓬。东皋吟翁天下......更多 东郊 朝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体裁: 五古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注释简析:写诗人走出官衙,呼吸到郊外清新的空气而心旷神怡,想到要在此结庐长住,表现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注解:1、:拘束。2、旷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畅。3、澹:澄静;4、虑:思绪。5、霭:迷蒙貌。6、庶:庶几,差不多。韵译:整年拘......更多 乌栖曲 朝代: 唐 作者: 李白 体裁: 乐府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注释注释:欲:指犹。银箭金壶:指金壶丁丁。乐:指尔。《乌栖曲》是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旧题。现存南朝梁简文帝、徐陵等人的古题,内容大都比较靡艳,形式则均为七言四句,两句换韵。李白此篇,不但内容从旧题的歌咏艳情转为讽刺宫廷淫靡生活,形式上也作了大胆的创新。相传吴王夫差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用......更多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二首 朝代: 唐 作者: 沈佺期 体裁: 乐府 巫山峰十二,环合隐昭回。俯眺琵琶峡,平看云雨台。古槎天外倚,瀑水日边来。何忽啼猿夜,荆王枕席开。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裴回作行雨,婉娈逐荆王。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出处全唐诗:卷17_11全唐诗:卷52_71全唐诗:卷96_16 九章之二 涉江 朝代: 先秦 作者: 屈原 体裁: 楚辞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入溆浦余儃......更多 代魏丞相为钱参政寿 朝代: 宋 作者: 楼钥 天台杰立沧海东,古今名士长相从。神游八极司马子,掷金作赋孙兴公。松窗先生千载士,文价道骨相与同。芙蓉为裳兰为佩,一笑坐断千山峰。向来羽扇挥群雄,貔貅给使如奴僮。淮南草木识姓字,烽燧一扫边庭空。勋名巍峨谢不有,天子神圣非臣功。黄扉安坐断国论,精神自折千里冲。东山之志意不改,归来碧落称仙翁。调元老手自燮理,鬖鬖绿发双方瞳。苍生颙望谢公起,中兴事业须宗工。新冬五日记谷旦,霜余和气回春风。门墙老生系郡绂,......更多 元都坛歌寄元逸人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注释鹤注道书有玄都,所谓禹封五符,秘以金英之函,检以玄都之印是也。诗盖作于天宝十一载。蔡梦弼曰:玄都坛,汉武帝所筑,在长安南山子午谷中。《十洲记》:玄都在北海,去岸三十六万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师氏注......更多 12345 共17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