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朝代:作者: 王寂 体裁:

髻罗双绾。

滟滟修眸秋水翦。

笑靥颦眉。

无限闲愁总未知。

虚檐月转。

一曲未终肠已断。

百斛明珠。

买得尊前一醉无。

湖山明秀。

豆蔻梢头春欲透。

学画鸦儿。

多少闲愁总未知。

新声皓齿。

恼损苏州狂刺史。

一斛骊珠。

许我尊前醉也无。

画桥流水。

雨湿落红飞不起。

月破黄昏。

帘里馀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

今夜梦魂何处去。

不似垂杨。

犹解飞花入洞房。

注释注释①落红:即落花。

评解这是一首伤别词。

上片写男方别后的恋意。

画桥流水,雨湿落花,皆......更多

减字木兰花 王彦博尚书,由刑部迁礼部之明

朝代:作者: 刘敏中 体裁:

年时寿酒。

共喜秋卿新拜后。

寿酒今朝。

道改春闱是昨宵。

官随福转。

一到生辰须一换。

看取明年。

凤诏迎年醉寿筵。

髻罗双绾。

滟滟修眸秋水翦。

笑靥颦眉。

无限闲愁总未知。

虚檐月转。

一曲未终肠已断。

百斛明珠。

买得尊前一醉无。

湖山明秀。

豆蔻梢头春欲透。

学画鸦儿。

多少闲愁总未知。

新声皓齿。

恼损苏州狂刺史。

一斛骊珠。

许我尊前醉也无。

画桥流水。

雨湿落红飞不起。

月破黄昏。

帘里馀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

今夜梦魂何处去。

不似垂杨。

......更多

千年调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

吾使丰隆前导,叫开阊阖。

周游上下,径入寥天一。

览县圃,万斛泉,千丈石。

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

帝饮予觞甚乐,赐汝苍璧。

嶙峋突兀,正在一丘壑。

余马怀,仆夫悲,下恍惚。

注释注释:原注:开山径得石壁,因名曰苍壁。

事出望外,意天之所赐邪,喜而赋-------------------------①此闲居瓢泉之作。

意天之所赐邪:想来这块石壁是上天所赏赐。

邪:同“耶”。

词以天赐石壁起兴,主......更多

同十一醉忆元九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七绝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注释注释: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

这首诗中的“元九”就是在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

元和四年(809),元稹奉使去东川。

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和李杓直(即诗题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又到杓直家饮酒,席上忆念元稹,就写了这首诗。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因事起意之作,以情深意真见长。

诗的首句,据当时参加游宴的白行简在他写的《......更多

和郭主簿 其一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注释[说明]郭主簿事迹未详。

主簿为官职,主管簿籍文书。

从诗中“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句推测,此二诗约作于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前后,时作者约三十八岁左右。

这两首诗非同时所作,但主要......更多

声声慢 秋声

朝代:作者: 蒋捷 体裁: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

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注释注释:以“秋声 ”为题材的作品并不多见 ,欧阳修有《秋声赋》为赋之代表,而蒋捷这首《声声慢》亦堪称词中楷模了 。

在词中 ,写了一个秋夜中的种种秋声。

笔锋非凡,......更多

寄全椒山中道士

朝代:作者: 韦应物 体裁: 五古 类别:代简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释注释:白石:道家有“煮五石英法”,在斋戒后的农历九月九日,将薤白、黑芝麻、白蜜、山泉水和白石英放进锅里煮。

简析:诗人因郡斋严寒,而突然念及住在山中的友人(道士),当然比郡斋更加寒冷。

只是他的行踪,似空山落叶,无法寻访。

全诗写得情深意远。

注解:1、郡斋:指滁州刺史官署中的斋舍。

2、白石:这里借喻全椒道......更多

寄扬州韩绰判官

朝代:作者: 杜牧 体裁: 七绝 类别:代简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注释注解:1、迢迢:形容遥远。

2、玉人:指韩绰,含赞美之意。

韵译: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令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枯凋。

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娇娆。

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评析:这是一首调笑诗。

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

意思是说你处在东南形胜的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更多

忆君王/忆王孙

朝代:作者: 谢克家 体裁:

依依宫柳拂宫墙。

楼殿无人春昼长。

燕子归来依旧忙。

忆君王。

月破黄昏人断肠。

注释这首词是怀念宋徽宗的,最早见于宋石茂良所著的《避戎夜话》。

宋徽宗于靖康二年(1127)被金人俘虏,过了九年的耻辱生活,死在五国城(今吉林省境)。

据杨慎《词品》卷五云:“徽宗此行,谢克家作《忆君王》词”,“忠愤郁勃,使人出涕”。

清徐在《词苑丛谈·纪事一》中转录了它。

谢克家是哲宗绍圣四年(1097)的进士,亲眼看到金人南侵,......更多

忆君王

朝代:作者: 谢克家 体裁:

依依宫柳指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

燕子归来依旧忙。

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注释注释:此词是作者愤于金人南侵,君王被掳,在国家和民族陷于危机之际,为怀念宋徽宗而作。

全词于字里行间传达出凄凉怨慕之音、缠绵悱恻之感,词人忠愤填膺的情感呼之欲出。

起首两句,景为情使,情因景生,借助“柳枝依依 ”这一生动形象,表达了词人对汴京故宫的思恋,同时又以“楼殿无人”暗指国破家亡,以昔日故宫春日欢游、人苦昼短与今日倍觉春......更多

678910 共46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