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疹伤寒


拼音:ban

症状:使寒战的中高度发热。突发的严重头痛。粉红色斑疹3厘米。内腕;躁部开始,扩展至躯干;在发热4天左右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腹痛。对光高度敏感。

治疗: 诊断与检查 若没有虱子叮咬,诊断斑疹伤寒是困难的,多达一半的病人想不起被虱子咬过。皮疹有助于辨别该病,但皮疹不是立即出现的,最终检测抗体的血试验能确立诊断,但对早期诊断没有帮助,因为在10-14天内很少能测到抗体。 在最早期时,皮疹可错误地被当作麻疹,但不像麻疹,因为皮疹在面部罕见。 治 疗 该病的早期识别是关键,诊断愈晚感染愈难控制。 常规治疗 可口服四环素或强力霉素治疗。由于四环素可使牙齿着色,对孕妇和8岁前儿童可口服氯霉素,但可造成贫血、骨髓抑制。在36-48小时内症状通常开始减轻。

相关信息: 预防 避免或及早除去虱子是预防斑疹伤寒的最佳方法。如果露营、收割庄稼、种花,在生长有虱子的野地或树林中散步都要当心,大多数虱子生活在接近地面的地方,所以要穿鞋、将裤脚塞进袜子里,在衣服上喷驱虫剂,频繁地扫除有助于抑制虱子的繁殖生长,每天上床时彻底检查腕、踝和头发数遍。虽然白色、热及汗味可吸引虱子,但他们在浅色衣服上可很好地显现出来,用一个围脖拴住狗或猫。

尽管斑疹伤寒在西部被命名,但这种虱生性疾病却发生于东南和南中部大多数州,斑疹伤寒的多数病人症状较轻,在两周内消失,20岁以上未治疗的病人中,该病具有致命性。

老年人易感,在症状出现1-2天内诊断的病人,抗生素治疗有效。

斑疹伤寒由细菌引起,该菌由东部的棕色狗蚤或虱传播,也由西部的Rocky Monnfain虱和西南部的LoneSfar虱传播,仅仅成虱将该病传给人,大多数虱群中,1%-5%的虱寄生有该病。

虱子于叮咬前在衣服上可存活24小时,在产卵前,需吸养数日,因为虱子将类似于利多卡因的麻药注入皮肤,在叮咬时很少有感觉。

症状开始于叮咬后的3-10天,由非常小的粉红色压后褪色的斑疹开始。

后来,在皮疹中央形成压后不褪色的小红点,开始的斑疹可以消失,并加深呈紫红色。

如果未予治疗,可能有寒战、腹病、恶心、剧烈头痛、精神错乱,最后坏死(组织坏死)。

当症状出现后治疗耽误3天时,死亡率达6%以上;

在3天内开始治疗时,死亡率是1.3%。

深色皮肤病人,由于皮疹不易发现,死亡率高,最危险人群是露营者、养狗者、森林工人、户外玩耍的小孩及其他户外活动的人。

几乎所有病例都在春季或初夏发生。

每年发病约1500人,该病不在人与人之间传染。

病 因 引起斑疹伤寒的微生物(斑疹伤寒菌)是在虱子叮咬后6-10小时由虱子的唾液胞释放,然后细菌侵入血细胞,干扰全身血液凝固。

同样损害器官和组织的皮疹由血液内血管内漏出所致,不可避免的部位包括肺、胃肠道、心、脑、眼及肾。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56630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