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发
拼音:bai
症状: 白发病因复杂,先天性白发与遗传有关。头发全变白多见于白化病患者,后天性白发、老年性白发为生理过程,出现年龄早晚与家族遗传有关,通常先从两鬓开始,渐波及全头。青少年白发除遗传因素外,还和营养不良、精神因素及某些疾病有关,多在头顶部出现散在白发。
治疗: 白癜风引起的白发与头皮白斑相一致,治疗尚无有效疗法,积极治疗伴发病,试服首乌片每次3片,每日3次,为美容目的可用染发剂染发。
相关信息:
尖锐湿疣
拼音:jian
症状: 潜伏期约3个月。最初表现为淡红色丘疹,渐增多、增大,融合在一起,呈乳头状、菜花状,有的形成斑块。表面呈皮肤色,根部有蒂,有痒感和恶臭。好发部位为男性阴茎、龟头、冠状沟、系带,女性阴唇、阴蒂、宫颈、阴道,同性恋者好发于肛门、直肠。组织病理检查、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核酸可助诊断。
治疗: 一、全身治疗 反复发作者可用干扰素,每次100万U,肌注,隔日1次。也可用胸腺肽、聚肌胞、转移因子或自体瘤组织疫苗等。 二、局部治疗 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烧灼、电烧灼、微波治疗、手术切除、5%5-氟脲嘧啶软膏、鬼臼毒素或酞丁胺外用。
相关信息:
尖锐湿疣又称尖圭湿疣或性病疣,近年来本病在我国迅猛增加,跃居性病第二位。
本病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主要经性接触传播,也可经污染物传染。
过敏性紫癜
拼音:guo
症状: [诊断] 一、分型 可分为关节型、胃肠型、肾型和皮肤型四型。 二、症状 本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年。皮肤紫癜为其主要特征,并有低热、乏力或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其他脏器也可受累。 皮肤型紫癜又称单纯性紫癜,儿童多见。起病急,损害仅限于皮肤,为散在的瘀点或瘀斑,多对称、成批出现于四肢、臀部,尤其是小腿伸侧。多无全身症状。 三、辅助检查 束臂试验阳性,血沉加快,白细胞轻度增高,嗜酸性白细胞增高。肾型患者可有血尿、蛋白尿及管型。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消除致敏因素,发作时注意卧床休息。 二、全身治疗 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每次4毫克,每日3次,或赛庚啶、息斯敏、特非那丁、仙特敏、克敏能等。维生素C每次200毫克,每日3次,口服或静滴;芦丁每次20毫克,每日3次;或维生素E、钙剂。强的松小儿每日每千克1-2毫克,成人每日不超过60毫克,分3-4服用,症状控制后递减;消化道症状明显者选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静滴。免疫抑制剂适用于肾型紫癜,疗效以环磷酰胺、硫唑嘌呤较明显,均为每次50毫克,每日2次。 三、中医中药 中医将本病分为三型施治。血热型用犀角地黄汤、气虚型用归脾汤、肾阴虚型用六味地黄汤。
相关信息:
过敏性紫癜是皮肤或其他器官的过敏性血管炎,引起血液外渗至皮肤、皮下、粘膜或浆膜下的综合症。
[病因] 由某些变应原如食物、药物、感染等所致的过敏性血管炎。
维生素B1缺乏(脚气病)
拼音:wei
症状: 维生素B1缺乏病又称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I可引起周围神经炎,表现为肢体震颤,知觉减退,膝反射低下,严重者可消瘦,肌肉高度萎缩,手足挛缩或心血管功能不全及不同程度的踝、面和手部浮肿。
治疗: 治疗首先应去除病因,多食含维生素B1的粗粮、豆类、动物肝肾等食物。维生素B,每次20毫克,每日3次,严重者应肌注,同时补充其他B族维生素。
相关信息:
烟酸缺乏病
拼音:yan
症状: 一、发病 中青年女性多见,好发于春夏季节。 二、症状 典型者皆有皮肤(皮炎)、消化道(腹泻)及神经系统(痴呆)表现。 (一)皮肤表现 皮损多对称分布于肢端暴露部位如手背、足背、前臂、面颈等,部分可见于易摩擦部位。早期为境界清楚的鲜红或紫红色斑,后变成棕黑色,其周有一到两毫米宽的红晕。晚期皮肤粗糙、脱屑,常有皲裂或出血,表面覆黑痂,愈后留色素沉着。自觉灼热感。皮损呈光敏性,夏季加剧,冬季减轻或消退。 (二)消化道表现 早期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胀、腹痛及腹泻。有口腔粘膜溃疡,口角炎,舌质鲜红、光滑发亮,似牛肉外观,舌乳头萎缩或肥大。 (三)神经系统表现 有失眠、乏力、头昏、健忘,也可出现手套或袜套型肢端皮肤感觉减退、肢体麻木或疼痛等。重者可出现痴呆、幻觉、谵妄、昏迷等。有严重精神神经症者预后差。 三、辅助检查 血清烟酸水平降低,胃酸减少。
治疗: 去除病因,纠正偏食,戒酒,给于富含烟酸和B族维生素食物,长期服用异烟肼者应同时服用烟酰胺。烟酰胺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严重者60-100毫克,肌注或静滴。皮炎可用温和保护剂,有舌炎及腹泻等时应对症处理。
烟酸缺乏病又称陪拉格、糙皮病、房皮病。
[病因] 是由于烟酸缺乏或不足所致。
白癜风
拼音:bai
症状: 本病青年多见。皮损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色素脱失斑,呈乳白色,边界清楚,周边色素增加。可单发或多发,也可融合成大片,患处毛发可发白,全身各部均可发生,局限或散在,单侧或对称,可呈节段性或带状分布。病程缓慢,不影响身体健康。
治疗: 全身治疗可用烟酸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8-甲氧补骨月旨素(8-MOP)每日20-40克,服药后一到两小时照射紫外线。局部外用30%补骨脂酊或白癜净、0.5%氮芥酒精,每日2次;或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如倍他米松二甲基亚砜霜、肤轻松霜等。中药白驳丸每次20-30丸,每日3次,连服半年至1年;或白癜风胶囊每次四粒,每日4次。自体表皮移植术适用于小片皮损的治疗。近年来出现的自体黑素细胞移植术效果更好。
相关信息:
白癜风是一种后天性局限性的皮肤色素脱失病。
[病因] 病因末明,可能与遗传、自体免疫及神经因素有关。
雀 斑
拼音:que
症状: 雀斑也称夏日斑,是发生于日晒部位的皮肤上的黄褐色素斑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在5岁左右开始出现,随年龄增长数目增多,与日晒有关。好发 于颜面、颈侧、手背,也可见于胸部及四肢伸侧,对称发生。皮损为针尖至扁豆大小的黄褐色或暗褐色斑点,密集或散在。冬轻夏重,无自觉症状。
治疗: 常用10%- 20%过氧化氢溶液、3%氢醌霜或20%对苯二酚苯醚霜;可用液 氮或二氧化碳冷冻治疗。
梅 毒
拼音:mei
症状: 一、分类 根据传染途径分为获得梅毒和胎传梅毒。根据感染的时间两年为界,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早期梅毒又可分为一期和二期梅毒。 二、症状 (一)获得梅毒 1.一期梅毒:有性乱史或配偶接触史,潜伏期3星期左右。硬下疳常发生在生殖器部位,生殖器以外见于唇、乳房、手指等处,男性同性恋者常发生在肛门、直肠。最初表现为小红斑或丘疹,后为硬结,很快糜烂或溃疡,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触之硬似软骨,基底呈肉红色,表面有少量渗出,无疼痛,附近淋巴结肿大。 2.二期梅毒:有性乱史、配偶接触史或一期梅毒史,硬下疳出现后6-8星期发病。玫瑰疹呈圆形或椭圆形玫瑰色斑疹,无自觉症状,发生在躯干或四肢近端,2-3星期消退。斑丘疹直径1厘米大小,呈紫红色,消退较慢。丘疹最多见,大丘疹0.5~1厘米,半球形浸润,呈暗红色,有鳞屑,好发于躯干两侧、四肢屈侧、掌跖等部位;小丘疹称梅毒性苔藓,粟粒大小,呈褐红色,群集呈苔藓样。还有湿疹、扁平湿疣、脓疱疹、口腔或生殖器粘膜白斑、虫蛀样脱发、淋巴结肿大等。 3.晚期梅毒:发生于感染后两年,有性乱史、配偶接触史或早期梅毒史。结节性梅毒疹为直径0.3-1厘米大小的铜红色、质硬、有浸润的结节,可吸收,也可破溃,好发于头、肩部、四肢,呈簇集、环状或蛇行状排列。树胶肿于感染后3-5年发生,多见于皮肤粘膜,也可发生于骨骼和内脏器官,最初为暗红色皮下结节,渐增大到4-5厘米大小,中心被软化形成边缘锐利的溃疡,基底呈紫红色,排出血性树胶状脓汁,常一面愈合,一面发展,形成肾形或马蹄形溃疡,如口腔或鼻粘膜可引起树胶肿舌炎、马鞍鼻、上腭或鼻中膈穿孔。还有梅毒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瘤、脊髓痨、麻痹性痴呆、骨膜炎、骨树胶肿等。 4.潜伏梅毒:有梅毒感染史,未经治疗或治疗药量不足,无症状,但梅毒血清反应阳性。感染期在两年内为早期潜伏梅毒,两年以上为晚期潜伏梅毒。 (二)胎传梅毒 妊娠四个月后梅毒螺旋体经胎盘传给胎儿所致。小于2岁为早期胎传梅毒,大于2岁为晚期胎传梅毒。 1.早期胎传梅毒:出生后3星期出现症状。发育营养较差,面部消瘦,多皱褶,皮肤松弛,貌似老人,哭声嘶哑,发育迟缓。梅毒性鼻炎有鼻塞,流脓性或血性鼻涕,吮乳困难。皮肤粘膜损害有水疱、大疱,好发于掌跖部,以后可出现铜红色斑丘疹,分布较广,在肛门潮湿的部位可发生糜烂,类似扁平湿疣,口角及鼻孔周围呈放射状皲裂,愈后为放射状瘢痕。长骨出现软骨炎引起四肢疼痛,不能活动,称梅毒性假瘫。还可出现骨膜炎。其他可有贫血、血小板减少、肝脾肿大及少数活动性神经梅毒。 2.晚期胎传梅毒:有早期病变所遗留的永久性标记,如前额圆凸,佩刀胫即腔骨中部肥厚,向前凸出。郝秦生齿即门齿下缘呈半月形缺损,马鞍鼻,胸锁骨关节骨质肥厚及视网膜炎。活动性损害包括实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脑脊液异常、肝脾肿大、鼻或跨树胶肿、关节积液、骨膜炎及皮肤粘膜损害。 3.潜伏胎传梅毒:胎传梅毒未经治疗,无症状,但血清反应阳性。 三、辅助检查 暗视野检查梅毒螺旋体,梅毒血清试验检测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抗体,聚合酶链反应检查螺旋体核酸,组织病理检查均有助于诊断。
治疗: 一、治疗方案 (一)早期梅毒 包括一期、二期、早期潜伏梅毒。普鲁卡因青霉素C每日80万U,肌注,连用10日;或苄星青霉素G240万U,每周1次,肌注,共两次。青霉素过敏者给予四环素或红霉素,每次0.5克,每日4次,共15日,肝肾功能不良者禁用。 (二)晚期梅毒 包括二期复发梅毒、晚期潜伏梅毒。普鲁卡因青霉素C每日80万U,肌注,15日为一疗程,共1-2个疗程,疗程间停药两星期,或苄星青霉素G240万U,每星期1次,肌注,共3星期。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四环素或红霉素,每次0.5克,每日4次,共30日。 (三)心血管梅毒 普鲁卡因青霉素G、四环素或红霉素,用法同晚期梅毒。 (四)神经梅毒 青霉素C每日480万U,静滴,10日为一二疗程,共两个疗程,疗程间停药2星期;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日240万U,肌注,同时口服丙磺舒每次0.5克,每日4次,共10日,之后用苄星青霉素C,每次240万U,肌注,每星期1次,共3星期。 (五)妊娠梅毒 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日80万U,肌注,连用10日。妊娠3个月内及妊娠末3个月各治疗一疗程。青霉素过敏者给予红霉素,剂量与同期患者相同,禁用四环素。 (六)早期胎传梅毒 普鲁卡因青霉素C每日5万U/kg,肌注,共10日;或苄星青霉素G每日5万U/kg,肌注。 (七)晚期胎传梅毒 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日5万U/kg,肌注,共10日。 二、复查 早期梅毒前半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包括临床及血清学检查,2~3年无复发可终止复查。如有复发,用药剂量应加倍进行复治。晚期梅毒与晚期潜伏梅毒一年内每两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复查3年。妊娠梅毒在治疗后分娩前每月检查1次血清反应,分娩后按一般梅毒复查。
相关信息:
梅毒俗称"广疮"、"霉疮"及"杨梅疮",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早期主要侵犯皮肤粘膜,晚期侵犯心血管和脑脊髓,造成多种器官的损害。
[病因] 本病由苍白螺旋体引起,传染源主要是梅毒病人,早期传染性强,晚期传染性弱或无传染性。
主要通过性交传染,也可经湿性接吻、触摸、生活密切接触、产道分娩、间接接触、输血等途径传染,还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
淋 病
拼音:ling
症状: 一、发病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主要以性活跃的中青年为多。 二、症状 (一)急性淋病 有不洁性交史,潜伏期3-5日。男性以尿道炎为主,表现为尿道口红肿,轻度刺痒,伴尿频、尿急、尿道流黄色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排尿时疼痛和灼热感。女性症状较轻,但易扩散至膀胱及会阴部,伴钝痛及压迫感,尿频,尿急,血尿,大量带脓血的白带等。病程第一星期最严重,2-3星期后症状开始减轻或消失。 (二)慢性淋病 急性淋病治疗不合理或未经治疗,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自觉症状轻微,女性有下腹部坠胀、腰痛、白带增多。男性排尿灼热、微痒、尿流细、排尿无力、滴尿,未经治疗者数月或数年后可发生尿道狭窄。 (三)其他 淋菌性结膜炎以新生儿多见,表现为眼睑肿胀,结膜充血,脓液外溢。淋菌性咽炎多见于女性,咽部充血水肿,有炎性分泌物。播散性淋病主要通过血行播散到全身,常表现为淋菌性关节炎、菌血症,可伴胸膜炎、心内膜炎,还可出现一过性红斑、脓疱或紫癜。 三、辅助检查 分泌物涂片、培养阳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查淋球菌核酸可助诊断。
治疗: 一、无合并症淋病的治疗 普鲁卡因青霉素G480万u,分两侧臀部肌注,同时口服丙磺舒1克;或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3克,同时口服丙磺舒1克。青霉素过敏者可用氟哌酸800毫克,1次口服;或四环素每次0.5克,每日4次,共用7日。青霉素耐药者可用壮观霉素(淋必治),每次2克,肌注;或头孢三嗪(菌必治)每次250克,肌注。 二、有合并症淋病的治疗 指合并淋菌性输卵管炎、附件炎或前列腺炎、附睾炎。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次480万U,肌注,同时给丙磺舒1克,1次口服,以后继续服用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0.5克,每日4次,同时口服丙磺舒1克,每日2次,共10日。青霉素耐药者给予大观霉素(淋必治),每次2克,肌注,每日1次,连用10日;或头孢三嗪(菌必治)每次250毫克,肌注,每日1次,连用10日;或氟嗪酸每次200毫克,每日2次,共7日。
相关信息:
淋病是急性或慢性泌尿系统的化脓性感染。
可引起关节炎、心内膜炎、脑膜炎等。
[病因] 本病由淋球菌引起。
主要通过性交直接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的衣服、被褥、便盆、医疗器械间接传染,幼女常通过间接途径感染,新生儿可通过产道感染而发病。
蝎蜇伤
拼音:xie
症状: 蝎蜇伤是因不慎接触到蝎子,被其锐利的尾钩刺蜇所致。尾钩与毒腺相连,毒腺内含有致病性毒液,为神经性毒素和溶血性毒素。一旦被蜇局部可出现疼痛、红肿、瘀斑,偶有坏死。除皮肤损害外,全身中毒症状有头痛、眩晕、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心悸、多汗、反射性痉挛,少数有肺水肿,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治疗: 治疗应立即用止血带紧扎被蜇肢体近心端,用吸乳器或拔火罐吸出毒素。被蜇近心端皮下注射吐根碱,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应应用上海蛇药、皮质类固醇激素或阿托品等。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