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伤
拼音:she
症状: 蛇咬伤主要发生在野外,常咬伤足踝和手部等裸露部位。无毒蛇咬伤后多留有2-4行锯齿状牙痕,局部反应轻微。毒蛇咬伤多留有一对或3-4个毒牙痕,局部疼痛、麻木、出血和肿胀。表现因蛇毒的性质不同而异。 (一)神经毒类表现 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释放神经毒,引起横纹肌瘫痪。咬伤局部症状轻,或仅有轻微的麻木、刺痛,经过1-3小时后感到全身乏力、头晕、眼花,继之胸闷,视物不清,眼睑下垂,逐渐吞咽困难,言语不清,呼吸困难乃至危及生命。 (二)血循毒类表现 五步蛇、竹叶青、蝰蛇、烙铁头蛇咬伤后,局部红肿、疼痛、出血,潜伏期短,病情发展迅速,危险期长,常留有后遗症。心脏毒表现为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甚至心室纤颤、心脏骤停;凝血毒和抗凝血毒表现伤口出血不止,皮肤粘膜出血、呕血、便血、咯血、血尿,可引起全身广泛性出血;溶血毒可引起血红蛋白尿、黄疸,急性肾功能衰竭;活性酶类如蛋白水解酶、磷酯酶、透明质酸酶等表现为局部组织坏死。溃烂,血压下降以及严重出血。 (三)混合毒类表现 常由眼镜蛇、眼镜王蛇及蝰蛇咬伤所致,毒液含神经毒和血循毒。伤口周围红肿疼痛明显,局部出血不多,很快闭合成紫红色或黑色斑点,伴组织坏死。全身中毒症状迅猛,常在1-2小时内出现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
治疗: 一、局部紧急处理以阻止蛇毒的吸收和排除毒液。
(一)结扎:毒蛇咬伤后应尽快在伤口处的近心端加压结扎,其紧张度以能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而又不防碍动脉血供为宜,15-20分钟放松1次,每次2-3分钟。 (二)清理伤口 咬伤12小时内应清理伤口。可选用温开水、生理盐水、双氧水。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寻找并拔出毒牙,从肢体远端向伤口方向缓慢挤压使毒液流出,也可选用拔火罐、吸乳器等。彻底清理伤口后将蛇药敷于伤口处,将伤口部低垂。 (三)局部封闭和解毒 伤口局部疼痛严重者应用0.25-0.5%普鲁卡因溶液50-100毫升作局部封闭;或胰蛋白酶2千U,力口0.25-0.5%普鲁卡因溶液10-30毫升作局部封闭。 二、抗蛇毒治疗 (一)抗蛇毒血清 应早期应用,单价血清只能中和同种蛇毒,多价血清则能治疗多种毒蛇的咬伤。蝰蛇抗毒血清8千U,或五步蛇抗毒血清1万U,或银环蛇抗毒血清1万U,或眼镜蛇抗毒血清1万U,可根据需要1次性静注。使用前应作过敏试验。 (二)蛇药 湛江蛇药每次五克每日3次,5-8次为一疗程;或蛇伤解毒片首剂20-30片,以后每4-6小时服7-10片,至全身中毒症状消失后停药或上海蛇药首剂10片,以后每4-6小时服5片,至中毒症状消失;或广州蛇药散首剂20克,以后每次10克,每日3次,连用3日。 三、其他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适用于重症患者,应早期足量应用,如氢化可的松200-400毫克或地塞米松10-20毫克,静滴,每日1次,连用2-3日。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非那根等。预防感染及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处理并发症,及时抢救呼吸、循环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相关信息: [预防] 多蛇地区居民和被蛇咬伤机会较多人群应了解蛇的生活习惯和蛇咬伤防治知识。 响尾蛇、铜斑蛇及损嘴蛇咬伤: ◆咬伤处疼痛加剧。 ◆咬伤处很快肿胀并且皮肤颜色改变。 ◆皮肤痉挛。 ◆眩晕。 ◆恶心。 ◆出汗。 ◆口周麻木。 珊瑚蛇咬伤: ◆伤口疼痛。◆出汗。 ◆困倦。 ◆恶心。 ◆言语不清。◆谵妄。 ◆复视。 ◆抽搐。 ◆当你不知道咬伤人的蛇是否有毒时,应按有毒蛇咬伤处理,开始按如下所述紧急救助。 1.保持患者安静并静止不动,如果可能的话,使咬伤处低于心脏水平。 2.尽量辨认蛇的种类。如果你把蛇杀死了,请不要破坏他的头部。注意,如蛇活着,不要过分靠近,以免自己被咬伤。 3.拨打急救电话并汇报咬伤人的蛇的种类。 无毒蛇:无毒蛇常留下双排齿痕。 毒蛇:一般有三角形的头,咬伤处有两个毒牙齿孔。 4.检查患者的气道、呼吸及循环。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没有脉搏及心跳,请开始心肺复苏(参见呼吸心跳骤停或意识丧失)。 5.如果是上肢或下肢被咬伤,可以在其上方绑个带子。每15-30分钟放松带子1-2分钟。如果肢体肿胀已超过带子,应将带子上移数寸。注意:如果是珊瑚蛇咬伤,请不要用带子。 6.如果你确信是毒蛇咬伤,且咬伤时间在5分钟以内,并且医务人员要30分钟以上才能赶到,你应切开伤口并吸出毒液。用消毒的刮胡刀片在伤口上切开,用吸瓶或嘴吸出毒液。注意:沿四肢长轴方向切,不要切开头、颈及躯干部位。不要咽下毒液,应将其吐出。如果口腔内有伤口,请不要吸毒液。如果是珊瑚 蛇咬伤,请不要切开。 7.轻轻地用肥皂和水洗伤口。不要擦伤口,应用布轻拍,以使其干燥。 8.脱去伤口附近的衣服和首饰。 9.在伤口上放一块干净的布或绷带。 10.观察是否有严重的过敏反应,见"过敏性休克"。 11.如果需移动病人,应抬着他,而不要让他自己走动。
毒蛇咬伤是我国南方农村和山区的常见病。
在我国有毒蛇约40余种,其中以金环蛇、银环蛇、眼镜王蛇和五步蛇咬伤的病死率最高,竹叶青蛇咬伤的病死率很低。
溺水
拼音:ni
症状: 症状: ◆冷,皮肤苍白。 ◆面色青紫。 ◆意识丧失。 ◆呼吸停止。
治疗: 如果溺水者脸向下漂在水中或在水中挣扎,请拨打急救电话或告诉周围的人去打电话,然后开始紧急救助。 注意:如果怀疑头、颈、背部损伤,见头、颈、背部损伤。 1.将伤者救至安全地带。注意:当溺水者在水中,你把手或脚伸给他,他可能在无意中把你拉下水去。在将其救上岸的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其头颈背与你形成一条直线。如果可能的话,在其背后放一块板以托着他离开水上岸。 2.检查气道呼吸及循环情况,如果他没有呼吸或脉搏,马上开始心肺复苏,参见呼吸心跳骤停或意识丧失)。 3.使患者处于恢复性体位。注意:如果是车祸及溺水等怀疑有头、颈、背部损伤,请不要用此体位。 4.脱去湿衣服,用干的衣物或毛毯盖住患者。 5.在等待医务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保持患者安静,尽量保持不动。 水中救助: 对神志丧失的落水者,如果可能的话,可以游过去,使其面朝上并将其救至岸上。但要小心水流是否太急。如果水很深,请找条船去救落水者。如果此时周围没有船,只有当你的游泳技术很好时才可游过去,把其面朝上救助上岸。 对神志清楚的落水者,用棍子、桨、绳子、毛巾或附近的船将其救上岸。只有在必须游过去才能救助时,才有必要游过去救助。但要注意水流是否过急。注意:只有你受过水中救助训练,才可以下水救助。 冰上救助: 对神志丧失的落水者:如果你无法直接拉住落水者时,可在树上绑一条绳子,并把绳子环绕捆绑在腰上,然后趴在冰面上向前移动着接近落水者并将其救起。另外可以几个人相互拉着去救助,而在最前端直接救助者应趴在冰面上。注意应尽可能地远离破冰处。 对神志清楚的落水者,应告诉他抓住冰的边缘浮在那里,不要自己试图爬上来。然后用木棍、绳子、梯子或几个人拉成一队去救其上岸。
相关信息:
破伤风
拼音:po
症状: 症状 如果在刀伤或其他损伤后出现下列症状时,应怀疑破伤风。 ◆颈、下颏和其他肌肉强直,并常伴有独特韵'"苦笑"表情; ◆易激惹。 ◆下颏和颈部肌肉不可控制地痉挛抽搐。 ◆其他肌肉疼痛和不自主的收缩。 ◆此外,病人还可有焦躁不安、食欲不振和流涎。
治疗: 诊断与检查 某些感染破伤风的人,可能仅感觉伤口部位疼痛和刺痒,或者附近肌肉抽搐,但是大多数都会出现咀嚼肌和颈部肌肉强直、易激惹和吞咽困难。如果肌肉抽搐出现早,则预后差。 在怀疑为破伤风的病人中,找到其细菌或毒素的机会很少,所以诊断仅根据临床表现和结合有无破伤风免疫接种史。 治 疗 如果发现破伤风,应立即到医院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的应用。另外,还可应用镇静药物,如氯丙嗪或者地西泮,或者短效的巴比妥类药。在几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还需要辅助人工呼吸或其他生命支持措施。
相关信息: 预防 破伤风几乎无一例外地发生在没有进行免疫接种或免疫不充分的人。被动物咬伤或脏物体损伤而污染破伤风孢子的人,并不一定发病,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伤口深度和清创的程度。产毒细菌仅在由皮肤或组织保护并将空气隔绝的伤口内繁殖,因为这些细菌在有氧情况下不繁殖。通常情况下如有可能,应让暴露创口,不缝合和仅用一薄层纱布覆盖,以使整个创面暴露。 大多数破伤风病例发生在认为创口太小而不介意的病人中(看刀伤、擦伤和创伤一章),甚至仅有少量出血的刺伤也是很危险的,因为伤口很深,为细菌提供良好的繁殖环境。用肥皂水和大量清水彻底清洗伤口,应用消毒液和消毒过的纱布垫包扎,不要包扎过紧,不要应用抗生素乳膏,因为两者都可使空气与循环隔绝。 如果你的伤口是由于接触到土壤的物体引起的,尤其是伤口已经坏死、溃烂,或者有感染组织,应于24小时内尽快看医生。医生会清洗伤口、切除所有损伤的组织,该过程又叫清创术。 如果你在最近5年内没有进行过破伤风强化注射, 医生将对你进行一次强化注射。如果你从没进行免疫接种,医生将很快给你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该药能立即发挥保护作用,且可持续几周。然而即使是注射免疫球蛋白和增强剂,都不能带来持久的免疫力,如果你幼时没进行免疫接种,则仍需要全疗程的免疫注射。 健康官员建议婴儿和儿童应用白百破(DPr)进行免疫接种,其接种时间为2个月、4个月、6个月、15个月和大约5年时,此后大多数健康专家建议每10年进行一次免疫强化接种。 如果家人没有进行过破伤风免疫接种,则应鼓励他们进行接种。应该记录破伤风疫苗接种时间,因为太频繁的接种可引起过敏反应。 有证据表明,破伤风免疫接种能保持10年以上的有效性,一些专家建议在高中进行一次强化接种和60岁进行第二次强化接种,可确保一生具有保护作用。 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早期进行预防接种,没有接种的任何成人都应去看病。
破伤风是由一种很常见的细菌(破伤风杆菌)引起的危险的神经系统疾病。
细菌的孢子常在土壤中发现--最常见在肥沃的土壤中,贫瘠的土壤中少见。
破伤风杆菌也存在于动物排泄物、房屋灰尘、手术室、污染的海洛因和人的结肠等多种环境中。
如果孢子进入破损的伤口中,即可穿透皮肤,达到比氧气所能到达的更深的部位,它们就能产生一种进入血流的毒素。
这种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是一种目前已知的微生物毒物中毒性最强......更多
烧伤
拼音:shao
症状: 烧伤标记。皮肤水疱。头痛。眩晕。呼吸困难。癫痫。腹痛。意识丧失。
治疗: 注意:如果怀疑头、颈、背部外伤,请见头、颈、背部外伤。 1.将伤者与致烧伤源分开。 · 2.去除伤处的衣物及首饰。注意不要将烧焦的干燥衣物或粘附于伤处皮肤的衣物移开。不要对着伤处皮肤呼吸及咳嗽。 3.用湿布覆盖小的伤口,如果伤口面积小于患者的胸部,可用冷水浸湿的衬衫或毛巾覆盖伤口或将伤口浸泡在流动的水中。 4.将烧伤的手指或足趾分开。如果手指或足趾烧伤应在其间轻轻地放置干布隔开。注意不要使用棉花或者粘性的绷带。 5.用洁净干燥的布覆盖伤口,如果伤口渗出液浸透覆盖的布,可用另一件衣物盖在上面。注意不要把任何油膏、润肤霜、黄油、苏打水或冰放在烧伤处。 6.将烧伤的上肢或下肢抬高,使其高于患者的心脏水平。 深度烧伤: 对于深度烧伤(表现为皮肤变白或焦痂)应同时检查气道、呼吸及循环情况。 对燃烧衣物的处理: 1.将病人放在地上并使燃烧的衣物在上面。 2.用毯子、大衣或其他衣物盖在上方使火熄灭并使火焰离开伤者的面部或告诉伤者慢慢滚动。 化学烧伤: ◆烧伤标记。 ◆皮肤水疱。◆头痛。◆眩晕。 ◆呼吸困难。◆癫痫。◆腹痛。◆意识丧失。 1.使患者脱离化学药品。 2.用水冲洗伤处并脱去污染的衣物。用水冲洗伤处至少15分钟以便稀释化学药品。当冲洗时,应将可能被化学药品污染的衣物及首饰脱去。注意:对于干燥的化学品例如白灰,在冲洗之前应尽量去除这些化学品的颗粒。 3.检查患者的气道、呼吸及循环。 4.如果患者没有呼吸、脉搏或心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参见呼吸心跳骤停或意识丧失)。 5.用清洁、干燥的布覆盖伤口。
相关信息:
化学烧伤
拼音:hua
症状:化学烧伤: ◆烧伤标记。 ◆皮肤水疱。◆头痛。◆眩晕。 ◆呼吸困难。◆癫痫。◆腹痛。◆意识丧失。
治疗: 化学烧伤: ◆烧伤标记。 ◆皮肤水疱。◆头痛。◆眩晕。 ◆呼吸困难。◆癫痫。◆腹痛。◆意识丧失。 1.使患者脱离化学药品。 2.用水冲洗伤处并脱去污染的衣物。用水冲洗伤处至少15分钟以便稀释化学药品。当冲洗时,应将可能被化学药品污染的衣物及首饰脱去。注意:对于干燥的化学品例如白灰,在冲洗之前应尽量去除这些化学品的颗粒。 3.检查患者的气道、呼吸及循环。 4.如果患者没有呼吸、脉搏或心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参见呼吸心跳骤停或意识丧失)。 5.用清洁、干燥的布覆盖伤口。
相关信息:
冻伤
拼音:dong
症状:寒战,低温,运动功能失调,意识丧失,困倦、虚弱,心跳骤停,冻伤,麻木,皮温低。发红的皮肤变苍白,然后变黑、变硬并凝固。水疱。
治疗:***低温 1.检查患者气道、呼吸及循环。如果患者无呼吸蓖没有脉搏和心跳,开始心肺复苏(见呼吸心跳骤停相关内容)。注意,体温低的病人的脉搏常常慢而微弱,因此更多花一点时间检查患者的脉搏。 2.轻轻地把患者移至房间里,并给他换上干衣服。 3.如果找不到医务人员,应慢慢地给患者复温。盖住患者的头颈部,用您的体温或毛毯或用铝箔纸慢慢地使患者温暖。把温热的东西放在患者的颈部、胸部和腹部。如果患者神志清楚,可以让他喝非酒精类的甜的热饮料。注意:不要用电热毯等对患者直接加热升温。 ***冻伤 注意:如果冻凝的皮肤还有机会存活,就不要去解冻他。应把患者从冰冷的环境中救出,并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1.把患者搬到附近的房间里,并脱去贴身的衣物及首饰。 2.如果你能使冻伤的皮肤复温并且急救人员又不能很快到达的话,请慢慢地解冻。把冻伤的手足放进不烫的温水中,复温至少30分钟。随着水温的下降逐渐加入热水,并同时搅拌。也可以用棉布浸入热水再放入复温的热水中以维持水温。如果没有水,可以用你的皮肤、毯子或报纸去使皮肤复温。 注意:如果加热太快会导致冻结皮肤的不可逆的变化,因此不要用电热毯等直接加热皮肤,不要按摩皮肤。 3.擦干解冻的皮肤并保持其温暖。一旦解冻的皮肤变软并且感觉功能恢复,应用清洁的干布盖住皮肤,指(趾)间垫上干净的布。用干布将冻伤处包裹起来,并保持其温暖。 4.等待医务人员到来期间,不要让患者吸烟或饮酒。
相关信息:
出血
拼音:chu
症状:
治疗: ◆如果出血凶猛,请打急救电话。 ◆对于特殊部位的出血,见外伤,眼外伤,鼻外伤条目。 注意:如果怀疑头、颈、背部损伤,请看相关内容。 1.使患者处于水平仰卧位。将患者的脚适当抬高,如果可能的话,使伤口处高于心脏水平。 2.检查患者的ABC,见有关部分。如果伤口不出血或没有脉搏及心跳,开始心肺复苏,见有关部分。 3.将伤口内可以看到的异物取出。注意不要将已粘附于伤口的衣物取出,不要去探查伤口。 4.用干净的布或将你的手直接压迫伤口。如果血已渗透纱布,不要将布移开,将另一块布放在其上方并继续压迫止血。如果血持续渗出,你必须持续加压。对于有异物嵌入的伤口,应压迫伤口周围,不要直接压迫嵌入的异物。对伤口直接压迫止血:用一块干净的布或你的手直接压迫伤口并尽量使伤口愈合。 5.如果出血仍未停止,压迫动脉搏动处。当压迫动脉时应同时压迫伤口。除非颈动脉有喷射性出血。不要压迫通向头部或颈部的动脉。压迫动脉止血:用手指水平按压在心脏与伤口之间的动脉搏动处。 6.当出血停止后,用绷带包扎伤口。不要将帮助止血的伤口表面的布取出,用一块干净的布放在伤口上。如果有物品嵌入伤口,要在其周围进行包扎。包扎伤口:用绷带或干净的布包扎伤口,并系紧。 7.使患者保持镇静并避免活动。
相关信息:
电击伤
拼音:dian
症状: 嘴或皮肤有烧伤痕迹。刺痛感。眩晕。感觉到剧烈的震动。肌肉疼痛。出血。 头痛。意识丧失。
治疗: 如果患者靠近高压电,你一定要保持在50米以外,如果患者在汽车内,应告诉他不要动,但汽车如已经燃烧应让他跳出并远离汽车。打电话给电力公司让其关掉电源,然后拨打急救电话。电源一旦关掉,马上开始紧急救助。 ◆如果患者是由普通生活用电击伤,应拨打急救电话,然后开始紧急救助。但在被救者未与电源断开前不要触及他。 ◆如果怀疑为雷电击伤,应拨打急救电话。你可以马上开始紧急救助。 注意:如果怀疑头、颈、背部损伤,见头、颈、背部损伤。 1.断开电源:将患者直接触电的电源或房间的主电源断开。如果你不能断开电源时,应将患者与电分开。注意:在其未与电断开时,不要接触他的皮肤,不要接触电线。使患者与电源断开方法:踩在一套衣服、书、木板块,并明确不是踩在水中,用干燥不导电的物品如木棍或木椅将患者与电源分开。 2.检查气道、呼吸及循环情况。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开始心肺复苏。参见呼吸心跳骤停或意识丧失)。 3.检查处理其他严重损伤。处理电烧伤的伤口。 4.使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用衣物盖住身体,不要 在头下面放枕头,以免阻塞通气道。
相关信息:
骨折与脱位
拼音:gu
症状:疼痛。部分身体变形。错位。皮肤颜色异常。肿胀。骨头外露。肢体麻木。关节、肢体、指功能丧失。
治疗: ◆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您怀疑拉伤部位在颈、背部,应参见头颈背损伤一症。 ◆如果怀疑为鼻损伤,参见鼻科急症一症。 ◆检查患者的气道、呼吸及循环情况。 如果没有呼吸及脉搏,立即开始心肺复苏。请参见呼吸心跳骤停一症。 ◆不要移动患者。注意!不要移动患者损伤的胳膊、骨盆、大腿,除非有绝对的必要。如果必须把患者移至安全的地方,应把他的头固定在你的双臂之间,拉其两肩处的衣服。 ◆检查有无其他严重损伤。注意!如果断骨周围有出血,不要去检查或冲洗伤口,应用干净的布覆盖伤口并用绷带包扎。 固定伤骨或关节。如果手指或足趾骨折,应抬高患肢,用小块的布缚损伤和未损伤的指(趾)分开,并包扎固定。上肢及下肢骨折固定方法见图示。注意:不要试图拉直或改变已变形的骨、关节的位置。当用吊带或夹板固定时,应注意不要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不要在骨折部位捆绑夹板。
相关信息:
头颈背损伤
拼音:tou
症状: 头 外 伤 ◆头部伤口。 ◆头皮挫伤或肿物。 ◆非耳、鼻及口腔损伤所致的该部位出血。 ◆耳鼻有液体流出。 ◆眼睛青紫。 ◆耳后挫伤。 ◆头痛,恶心,呕吐。 ◆精神异常。 ◆视力改变。 ◆言语不清。 脉搏不规律。 ◆意识丧失。 颈、背外伤 ◆颈、背疼痛。 ◆上下肢刺痛感。 ◆上下肢运动功能丧失。 ◆大小便失禁。 ◆头、颈、背畸形。 ◆意识丧失。
治疗: ◆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患者头颅外伤,有血从眼、耳或鼻流出,应先按本文描述行紧急救助,再处理耳科、眼科和鼻科问题。 ◆尽可能找出损伤的原因。头、颈、背部伤常发生在加速或速伤(车祸)、跳高及跳水运动或枪弹击中头、胸等部位。多处复合性损伤及身体其他部位创伤所致的神志丧失也是可能的原因。 头 外 伤 ◆头部伤口。 ◆头皮挫伤或肿物。 ◆非耳、鼻及口腔损伤所致的该部位出血。 ◆耳鼻有液体流出。 ◆眼睛青紫。 ◆耳后挫伤。 ◆头痛,恶心,呕吐。 ◆精神异常。 ◆视力改变。 ◆言语不清。 脉搏不规律。 ◆意识丧失。 颈、背外伤 ◆颈、背疼痛。 ◆上下肢刺痛感。 ◆上下肢运动功能丧失。 ◆大小便失禁。 ◆头、颈、背畸形。 ◆意识丧失。 注意:除非有绝对的必要,其他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多动病人。 措 施 ◆保持患者安静并静止不动。 ◆检查气道、呼吸及循环情况。如果患者无呼吸或无脉搏及心跳,应开始心肺复苏,见有关章节。 开放气道时只需向下牵下颏。如果你需将患者体位放于仰卧位时,应托住其头、颈、背,并使其保持一条直线。最好有一个人帮你完成此动作。 ◆处理明显的外伤。 ◆保持患者舒适。在医务人员到来前应注意患者保暧. 注意:不要让伤者枕枕头,以免闭塞气道,不要进食及喝水。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伤者有窒息、呕吐或意识丧失,应将头、颈、背一起托起使身体侧向一方,这时最好要有一个人帮助你。 意:一定注意将头、颈部和身体其他部位一起移动。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