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牙周炎
拼音:dan
症状: [诊断] 一、发病 本病常见于30-50岁,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病情也愈重。 二、症状 牙龈炎性肿胀,牙龈缘和龈乳头红肿广泛、严重,或组织松软,颜色改变,表现为刷牙出血,甚至出现自发性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牙龈退缩。常无疼痛,但牙根暴露的牙齿当温度变化、食物和触及时可引起敏感。食物嵌塞于深部、咬合创伤、咀嚼时或咀嚼后钝痛,牙周脓肿形成后可有跳痛和叩痛,或吃甜食、温度变化可引起疼痛。可有牙槽骨吸收和骨破坏。
治疗: ***分度 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一)轻度 牙周袋小于等于4mm,牙周附着丧失小于等于2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 (二)中度 牙周袋小于等于6mm,牙周附着丧失小于等于5mm,X线片显示牙槽骨水平型或角型吸收超过根长的1/3,但小于1/3,根分歧区可有轻度病变。 (三)重度 牙周袋大于6mm,牙周附着丧失大于5mm,X线片显示牙槽骨的水平型或角型吸收超过根长的1/2。有根分歧病变,牙齿多已松动。 [治疗] 一、局部治疗 控制菌斑,彻底清除牙石,牙周袋及根面可用复方碘液或抗菌药物,经上述治疗仍有较深牙周袋或根面牙石不易清除时则行牙周手术,松动牙行固定术,调股,拔除不能保留的病牙。 . 二、全身治疗 除非出现急性牙周症状,一般不用抗生素,严重者可口服甲硝唑,每次0.2g,每日3-4次,共用1周,选用牙周宁、中药、维生素类,控制全身疾病如糖尿病、贫血、消化道疾病、神经衰弱及消耗性疾病。
相关信息:
单纯性牙周炎也称慢性成人牙周炎或慢性牙周炎,约占牙周炎的95%。
[病因] 局部刺激因素如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是发生的主要原因,全身因素对发病也有影响。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666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