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
拼音:kuang
症状: [诊断] 一、病史 有被犬、猫、狼、狐等动物咬伤。抓伤或舔伤史。潜伏期10日至1年以上,大多为1-2个月。 二、症状 被咬伤部位有痒、麻、刺痛、蚁钻等感觉,局部肌肉可有轻微抽搐;1-4日后进入高度兴奋状态,极端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多汗、流涎、心率快,神志大多清晰,部分有精神失常、躁狂、痉挛。兴奋期后渐趋安静,但出现肢体、眼、面、咽、呼吸肌等进行性麻痹,继而昏迷,可在6-18小时内出现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三、辅助检查 免疫荧光抗体检测、酶联免疫和斑点免疫联合检测有一定诊断价值。病毒分离和动物接种检查有确诊意义。
治疗: [治疗] 一、严密隔离及监护 应将患者置于黑暗的单人房间,保持安静,避免光、声等刺激,专人守护。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可鼻饲或胃肠外营养,保持气道通畅。 二、对症治疗 高热可给退热药。心悸、血压升高可给心得安10毫克,每日3次。兴奋期可轮番交替使用各种镇静剂如安定10毫克,肌注,苯巴比妥钠0.1克,肌注。有脑水肿时可用20%甘露醇200毫升,快速静滴。
相关信息: [预后] 本病病死率几近100%,3-6日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近年来陆续有治愈的报道。 [预防] 家犬注射兽用狂犬病毒疫苗。伤口应尽快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再用70%酒精及浓碘酒反复涂拭。若咬伤头颈部、手指或严重咬伤时,除用疫苗外,还需在伤口局部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预防接种现用地鼠肾细胞疫苗,全程五针,在30日内注完,按程序分别在0、3、7、14和30日各肌注一针(两毫升)。严重咬伤者,疫苗可加用全程十针,即当日至第6日每日一针,后分别于10、14、30、90日再各注一针。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一种古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病因] 本病系狂犬病毒所致。
主要由患病或带毒动物如犬、猫、猪、牛、马等家畜和野兽咬伤而感染。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772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