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 疹
拼音:ma
症状: [诊断] 一、发病 本病1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冬季为最多,尤以小儿多见。患者有麻疹密切接触史,大多既往未患过麻疹,或未进行过疫苗接种。 二、症状 (一)典型麻疹 先有3-4日的发热、流涕、刺激性干咳、畏光、流泪、眼结膜充血。90%患者可于双侧颊粘膜处出现麻疹粘膜斑。之后皮肤出现充血性红色斑丘疹,先从耳后、发际开始,渐及额、面、颈部、躯干及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中毒症状重,全身表浅淋巴结与肝脾可轻度肿大,肺部可闻及湿哕音。出疹3-5日后进人恢复期,皮疹按出疹先后顺序消退。疹退后有糠麸状脱屑及留有浅褐色色素斑。无并发症者病程10-14日。 (二)非典型麻疹 近年来随麻疹疫苗逐渐推广及被动免疫的广泛应用,非典型麻疹增多。轻型者全身及呼吸道症状轻,皮疹散在,色淡,不留色素,麻疹粘膜斑不典型或不出现。少数重型者中毒症状重,皮疹或融合成片,或呈出血性紫癜或呈疱疹样,常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三)成人麻疹 全身症状较小儿重,麻疹粘膜斑可与皮疹同时出现,或迟于皮疹,皮疹多密集,并发支气管炎较多,也可并发心力衰竭,但病死率低。 三、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鼻、咽部分泌物涂片或尿沉渣染色,免疫荧光法检查麻疹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或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麻疹IsM抗体,血清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和补体结合抗体检查,鼻、咽分泌物或血液分离病毒可助诊断。 四、并发症 麻疹易并发肺炎、喉炎、心肌炎、心功能不全、脑炎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呼吸道隔离,卧床体息。注意口、鼻、眼、皮肤清洁,防止继发感染。给足够水分及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二、对症治疗 高热给小剂量退热药,剧咳服用适量镇咳药,烦躁可适当给鲁米那、非那根、安定等,角膜干燥或混浊可肌注维生素A,病重者可给丙种球蛋白或输入新鲜血浆。 三、并发症治疗 肺炎同一般肺炎的治疗,常见致病菌为肺炎双球菌,可选用青霉素每日5-10万U/千克,静滴,重症者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喉炎可选用1-2种抗生素,重症应同时应用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必要时及早气管切开。心力衰竭时应及早应用快速洋地黄,同时加用利尿药,控制液体人量和速度,周围循环衰竭时按感染性休克处理。脑炎的处理同病毒性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可试用干扰素、转移因子等治疗。
相关信息: [预后] 单纯麻疹预后良好。若患儿免疫力低下且有并发症可影响预后,重型麻疹病死率较高。 [预防] 隔离患者。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8个月龄初种,7岁时复种,每次0.2毫升,皮下注射,各年龄剂量相同,应急接种最好于麻疹流行季节前1个月进行。密切接触者可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防止发病。
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因] 本病由麻疹病毒引起。
患者是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飞沫直接传播,也可经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774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