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和蛋白质缺乏症
拼音:ying
症状: [诊断] 一、病史 有慢性胃肠、肝、肾及胰腺疾病,或长期摄人不足或营养障碍史。 二、症状与辅助检查 早期症状不明显,但体重逐渐减少。明显营养不良和蛋白质缺乏者早期多有食欲亢进。中、重度者腺体逐渐萎缩、胃酸缺乏,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发生。疲劳乏力、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极度营养不良时劳动力丧失呈全身无力状态。尿量增多。有贫血、消瘦、肌肉萎缩、浮肿、腹水、周围循环不良及基础代谢降低等多种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表现。血浆总蛋白小于50克/升,尤其白蛋白小于20-30克/升时多有胸水、腹水发生,阴囊也可积水。空腹血糖偏低,有月经紊乱、经量减少、性欲减退。儿童则发育迟缓或停止等。 三、分度 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治疗: [治疗] 治疗期间予以富含维生素食物及B族维生素。正常饮食或流食以分次多餐为宜,每日蛋白质60-80克。重症或老年人、消化功能不佳者开始治疗应试予流质或易于消化食物包括水解蛋白、葡萄糖,分多次、小量给予,或经鼻饲管缓缓滴人。对胃扩张或过度气胀者宜调整食物成分或减量。婴儿期以牛乳加蔗糖和植物油为佳,年龄稍大可添加固体食物以提高热量供应。在给予足量蛋白质情况下子苯丙酸诺龙每次25毫克,肌注,每周2次。如患者不能口服或因胰腺、小肠疾患吸收不良,可用葡萄糖液、乳化脂肪静滴。小剂量输血,5%的水解蛋白可满足蛋白质需要。紧急情况如有出血、大面积烧伤、外科手术等情况,应反复输血、血浆或人体白蛋白。
相关信息: [预防] 加强卫生营养,尤其注意孕妇、乳母、婴儿、儿童的合理营养,消除迷信,愚昧,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营养不良是指各种营养缺乏的综合症。
它并非消瘦的同名词,单纯蛋白质缺乏症虽可出现浮肿,但不一定有消瘦,相反,身体消瘦也不一定为营养不良的表现。
[病因] 婴儿时期由于母乳不足、长期单纯哺乳而不添加辅食、断奶过早或人工喂养不当,成人患胃肠道疾病,慢性肝、肾、胰腺疾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消耗增加等,均可导致本病发生。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862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