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绦虫病


拼音:chang

症状: [诊断] 一、病史 有生食猪、牛肉史,尤其少数民族地区;或生食被绦虫囊尾蚴污染的食物史。潜伏期2-3月。 二、症状 多属轻微,以大便中发现虫体节片最为常见,约占98%,腹痛见于1/3-1/2的病例,呈上腹部或脐周隐痛。短膜壳绦虫感染患者有时酷似十二指肠溃疡。 三、辅助检查 粪便检查,粪便检查虫卵,免疫学检查如皮内试验、环状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乳胶凝集试验有助于诊断。

治疗: [治疗] 吡喹酮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15-25毫克/千克,顿服。甲苯咪唑每次300毫克,每日2次,疗程3-5日;或丙硫咪唑每日800-1200毫克,连用2-3日。硫双二氯酚3克,空腹分2次服完。灭绦灵可作为次选药物,每日2克,分2次空腹服用,间隔4小时,药片宜嚼碎,服药后2小时给服硫酸镁导泻。巴龙霉素每日30-35毫克/千克,连用1-5日。槟榔及南瓜子联合疗法,空腹口服50-90克南瓜子仁粉或带皮南瓜子80-125克,2小时后服槟榔煎剂(干燥细片80克加水500毫升煎成滤液)150-200毫升,一般在8小时内见效。

相关信息: [预防] 不生食肉类,饮食器具应生熟分开。

肠绦虫病是由绦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所引起的疾病。

[病因] 国内寄生于人体的肠绦虫有四种,即带绦虫、膜壳绦虫、细粒棘绦虫和裂头绦虫。

我国所见的肠绦虫病主要是从感染的猪肉或牛肉而来,多因生食或未煮熟含囊尾蚴的猪肉、牛肉所致。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93918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