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牛皮癣)


拼音:ying

症状: 一、发病 本病冬重夏轻,青壮年男性多见。 二、症状 初起为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渐增多,融合成斑块,上覆丰富的银白鱼鳞屑。刮去鳞屑可见薄膜,称薄膜现象,刮去薄膜可见点状出血。进行期可出现同形反应,即沿搔抓或钝器划过痕迹出现银屑病皮疹。好发于四肢伸侧、肘、膝、头皮及背部,严重者泛发全身,广泛对称。发生于头部者发成束,指(趾)受累时甲面呈顶针状凹陷,严重者甲板增厚。累及粘膜如龟头部位时表现为无鳞屑的红色浸润性斑块。 三、分型 可分为寻常型、关节病型、脓疱型及红皮病型,其中以寻常型银屑病最常见。各型的特点如下: (一)寻常型 典型的斑块、丘疹上覆银白色鳞屑。有薄膜现象、点状出血及同形反应。根据病程可分为三期。进行期皮疹不断增多,鳞屑丰富,炎症反应明显,皮肤较敏感。静止期炎症减轻,基本无新发皮疹。退行期皮疹渐消退,留有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 (二)关节病型 除有银屑病皮损外,还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关节炎症往往与银屑病症状平行。少数伴发热等全身症状,血沉增快,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 (三)脓疱型 急性发病,常伴高热、关节肿痛、全身不适。在银屑病或红斑的基础上,出现多数密集的小米粒大小无菌性脓疱,可融合成脓湖状,数日后干涸脱屑。全身发疹以四肢屈侧及皱褶部位较重。易反复发作,并发肝肾功能障碍,白细胞升高,常伴低钙血症。 (四)红皮病型 常因银屑病在进行期时外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大量激素治疗突然减量或停药而引起本型。多伴高热、畏寒等全身症状。全身皮肤呈弥漫性潮红、浸润,大量脱屑,其间有小片正常皮岛。掌跖部明显角化增厚,指(趾)甲混浊,肥厚变形,脱落。可迁延数月,易于复发。 四、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 一、全身治疗 (一)维生素类 维生素C每次0.2克,每日3次。维生素A每次25~50万u,每日3次。进行期或脓疱型银屑病给予维生素D2每次1~2万U,每日3次。可应用叶酸及维生素B12等。 (二)芳香维甲酸类 用于脓疱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及其他方法无效的寻常型银屑病。依曲替酯每日1毫克/千克,分次口服。 (三)皮质类固醇激素 用于红皮病型、关节病型及脓疱型银屑病。地塞米松每日10-20毫克,静滴,每日1次,皮疹好转后渐减量。 (四)免疫抑制剂 用于脓疱型、红皮病型及其他方法无效的寻常型银屑病。氨甲喋呤每次2.5毫克,每12小时1次,每星期3次;或开始5毫克,静滴,每周1次,如无不良反应,每星期增加5毫克,至20毫克。氨甲喋呤、乙亚胺、丙亚胺、羟基脲也可选用。也可应用环孢素A治疗。 (五)静脉封闭法 见神经性皮炎的治疗。 (六)抗生素 有上呼吸道感染时应用青霉素,每次80万U,肌注,每日两次。 (七)其他 关节型银屑病可应用氯喹,每次0.25克,每日2次。脓疱型银屑病可给予雷公藤多甙片,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 二、外用治疗 外用煤焦油、松馏油、1%-2%焦性没食子酸软膏,去炎松尿素霜、肤轻松软膏、乐肤液、5%水杨酸软膏等交替外用,5%5-氟脲嘧啶软膏及0.1-1%蒽林软膏或霜剂外用。 三、物理疗法 紫外线照射,光化学治疗,沐浴疗法如硫黄浴、糠浴、矿泉浴及中药浴等。 四、中医中药 如克银丸每次1丸,每日2次,或复方青黛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

相关信息: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病因] 病因未明,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

其他如精神因素、外伤、饮食、药物等也与银屑病的加重或复发有关。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98703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