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渣鼻


拼音:jiou

症状: 一、发病 常见于40-50岁中年妇女,而男性患者病情往往较重。 二、症状 以鼻尖、前额、两颊、下颌多见,对称分布。可分为三期。 (一)红斑期 主要为鼻尖、面颊潮红,为暂时性,常遇冷热刺激、情绪激动时发生,日久红斑持续不退,并伴毛细血管扩张。 (二)丘疹期 在红斑基础上有成批发生的红色丘疹、脓疱,少数结节血管扩张更明显,部分毛囊孔扩大。 (三)鼻赘期 鼻端部位结节增大,往往数个结节融合在一起,使鼻尖肥大突出,表面凹凸不平,皮脂腺也增生肥大,毛囊口显而易见,形成鼻赘。

治疗: 禁食辛辣饮食,避免精神紧张,保持消化道正常功能,用硫磺皂勤洗脸。全身治疗可用四环素,每次0.25克,每日3次;甲硝唑每次0.2克,每日3次;可同时并用维生素B6、硫酸锌等。中医中药宜用批杷清肺饮加减,鼻赘期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水煎服用,每日一剂。局部外涂氯柳酊或复方硫磺洗剂,每日2次。严重鼻赘期患者可施行整形手术或浅部X线放射治疗。

相关信息:

酒渣鼻是发生于鼻及其附近皮肤的一种慢性皮肤病。

[病因] 尚不明了。

可能与患者血管舒缩神经调节失调,引起血管长期扩张,并与皮脂增多、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食刺激性饮食、毛囊虫感染有关。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1002988.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