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


拼音:fei

症状: 三、病史 结核接触史。 四、症状 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血痰或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具有疲倦、无力、低热、盗汗、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者慢性消耗、以致消瘦。也有出现月经失调或闭经及面颊潮红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者。 五、辅助检查 痰涂片镜检、培养,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DNA,胸部X线、CT检查,B型超声检查,纤维支气管镜、纵隔镜和胸腔镜检查,结核菌素试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结核杆菌抗原和抗体。 六、并发症 可引起脓气胸、肺气肿、自发性气胸、肺源性心脏病、肺、心功能衰竭、支气管扩张,脑膜、泌尿生殖道及骨结核,喉、肠结核已很少见,艾滋病和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

治疗: [治疗] 一、用药原则 即为"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用"的原则。所谓合理化疗就是要遵循这些原则。 二、抗痨疗法 (一)两阶段治疗法 目前化疗方案繁多,实践证明,将化疗的全程分为强化及巩固两个不同的治疗阶段(两步治疗),是提高化疗效果、减少药物毒副反应、节省开支的重要措施。 1.初期强化治疗期为每日给药,为期2-3个月。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杀菌药物,如异烟肼加链霉素,或异烟肼加利福平加链霉素等,另外再加上一种杀菌或抑菌药。 2.巩固治疗期或称维持阶段。可采取每日给药或间歇给药(每周2-3次);以2-3种药物联合为宜,其中异烟肼是全疗程不可缺少者。巩固期标准化疗需9-15个月,短程化疗也需要控制在4-7个月左右。 (二)顿服法 把一天剂量的抗结核药物集中1次应用,即"顿服"。如异烟肼300-400毫克1次口服。 (三)间歇疗法 完全间歇,即治疗一开始就用间歇,每周给药1-2次。只适于病变初期,细菌量很少或不排菌者。不完全间歇,间歇疗法开始前,先用二种药物、三种药物或四种药物进行2-3个月的连续强化治疗期,再改为间歇给药,疗效较好。 (四)短程化疗 以往常规使用异烟肼、链霉素和对氨基水杨酸钠12-18个月治疗结核病,称为常规或标准疗法。现在联合用2个以上杀菌剂,具有较强杀菌和灭菌效果,所以可将疗程缩短至6-9个月,称为短程化疗,而疗效和复发率均与常规疗法近似。 三、化疗方案 (一)初治患者 即未经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 1.轻症或痰菌阴性者常规化疗总疗程一般需12个月。例如,前2个月每日联用异烟肼(每日0.3克,1次口服)加链霉素(每日0.75克,1次肌注)加对氨基水杨酸钠(每次3-4克,每日3次),后10个月只用异烟肼加对氨基水杨酸钠。由于对氨基水杨酸钠的副反应较多,可用乙胺丁醇(每日0.75-1克,1次口服)代替。联用二个以上杀菌剂的短程化疗总疗程六个月即可。例如,前2个月(强化阶段)每日联用异烟肼加利福平(每日0.45-6克,1次口服)加吡嗪酰胺(每日1.5-2克,1次或分2-3次口服),后4个月(巩固阶段)只用异烟肼加利福平。巩固阶段也可间歇用药,每周2次。 2.重症或痰菌阳性者常规化疗总疗程一般需18个月,例如,前2个月每日联用异烟肼加链霉素加乙胺丁醇,后16个月只用异烟肼加乙胺丁醇。短程化疗总疗程9个月,例如,前2个月每日联用异烟肼加利福平加乙胺丁醇,后7个月只用异烟肼加利福平。在前2个月加用吡嗪酰胺效果甚好,如每日联用异烟肼加利福平加链霉素加吡嗪酰胺。为口服方便,也可用乙胺丁醇代替链霉素。后7个月也可考虑间歇用药乙 (二)复治患者 多数初治化疗不合理,细菌产生继发耐药性,痰菌阳性,病变迁延反复。由于病灶中细菌耐药程度不均一,而且对异烟肼耐药后常可恢复敏感性,故复治时仍可用异烟肼。例如,前2个月每日联用异烟肼加利福平加乙胺丁醇加吡嗪酰胺,后7个月用异烟肼加利福平加乙胺丁醇。还可选用一些少用的药加以组合,如卡那霉素、氨硫脲、氟哌酸、环丙氟哌酸等。复治联用敏感药,采用二阶段投药,疗程不短于初治用药规定。合理的化疗仍可使复治患者痰菌转阴,病变好转。 四、对症治疗 (一)严重中毒症状 如高热、衰竭、大量胸水,可在使用有效抗结核药物的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每次5-10毫克,每日3次,以减轻炎症和过敏反应。毒性症状减退后,剂量递减,至6-8周停药。 (二)咯血 小量咯血可用小量止咳剂、镇咳剂以消除紧张情绪。大咯血可用脑垂体后叶素5-10U,缓慢静注,或以10U静滴。 五、手术治疗 大于3厘米的结核球、复治的单侧厚壁空洞、单侧毁损肺伴支气管扩张,可作全肺或肺叶切除术。

相关信息: [预后] 直到1990年,我国因肺结核每年死亡24万人,死亡率为每10万人中就有19人,是其他各种传染病死亡人数总和的二倍,比发达国家要高出许多倍。 [预防] 发现并治愈涂片阳性病人,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传染。卡介苗接种对象是未受感染的人,主要是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常用皮内注射法。密切接触者可服用异烟肼半年到1年,以防发生结核病。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是结核病中最常见者,直到?990年,我国尚有活动性肺结核约6百万人,患病率为每10万人之中就有523人,其中约150万人为痰涂片阳性的传染源,涂片阳性率为每10万当中就有134人。

[病因] 病原体为结核杆菌,属于分支杆菌,也称抗酸杆菌。

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病人。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经消化道进人体内,通过皮肤或泌尿生殖道传染很少见。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人体抵抗力低落而遭受大量毒力强的结核菌侵袭时才发病。

[诊断] 一、分型 肺结核可分为五型,即原发型、血行播散型、浸润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

二、分期 结核可分为以下三期。

(1)进展期:新发现活动性病变,病变较前增多、恶化,新出现空洞或空洞增大,痰菌转阳。

(2)好转期:病变较前吸收、好转,空洞缩小或闭合,痰菌减少或转阴。

(3)稳定期:病变无活动性,空洞关闭,痰菌连续阴性(每月至少查痰1次)达6个月以上。

若空洞仍然存在,则痰菌需连续阴性1年以上。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712861.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