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拼音:xin

症状: [诊断] 一、病史 病前1-3周或更长时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病毒感染史。 二、症状 出现心脏异常表现如心悸、气短、胸闷、不适、心率增快、心音低钝、心界扩大、舒张期奔马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阿-斯综合征。 三、辅助检查 心电图检查,从咽喉嗽液、心肌活检、粪便、血液分离出病毒或病毒颗粒,血清病毒中和抗体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或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有助于诊断。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充分卧床休息,轻者给于退热、心率减慢、心脏扩大与心功能恢复后,一般继续休息3个月;重症患者,至少卧床半年至心脏完全恢复。补充营养,保持水、电解质、蛋白的平衡。 二、保护心肌、改善心肌营养、代谢药物 能量合剂如10%葡萄糖500毫升、ATP20-40毫克、辅酶A50~100万U、维生素C2~3克联用。极化液如10%葡萄糖500毫升、10%氯化钾10-15毫升、普通胰岛素6-8U合用。上述两种合剂可单独使用,或合在一起静滴,7~10日为一疗程。 辅酶Q10每次20-40毫克,每日3次;或2毫升,肌注,每日1-2次。腺苷B1:每次100~200毫克,每日2~3次。或克郎宁(调微一号)每次0.045毫克,每日3次。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 急性病毒感染后头2周内,无特殊指征一般不用激素,但在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传导阻滞及伴或严重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等情况下可以使用。使用原则为短程、及时、适量。用氢化可的松100-200毫克,静滴,每日1次。危重患者可配合抗生素应用,防止继发感染。 四、抗病毒药物 吗啉胍(病毒灵、吗啉双胍)每次0.1-0.2克,每日3次;或金刚胺(金刚烷胺)每次0.1克,每日2次,共3~5日;或三氮唑核苷(病毒唑)每次0.3-0.4克,静滴,每日2次,共3-5日;或干扰素每次100万U,肌注,每日1次,共3个月。 五、调整免疫 体液免疫异常者可用硫唑嘌呤,每次25-50毫克,每日2-3次。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可用胸腺素(肽)5毫克,肌注,每周3次,共一个月。 六、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分别见有关疾病。

相关信息: [预后] 急性心肌炎多预后良好,多数可完全治愈。在病人过度劳累或睡眠不足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少数未能完全恢复可转变为慢性心肌炎。分型 本病表现多变,80%以上为隐匿型及心律失常型。 (一)隐匿型 即潜在心肌炎,多发生于青少年。 (二)暴发型 病情凶险,早期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虚脱或休克。 (三)心律失常型 常为各种类型的早搏,有时形成二联律、三联律,有的为多源性或多形性,也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纤颤等。 (四)心力衰竭型 少数患者发生心力衰竭。 (五)休克型 多见于弥漫性重度心肌炎,发生心源性休克。 (六)猝死型 为意想不到、突然快速发生的心脏骤停。

心肌炎是指心肌本身的炎性病变。

近年来由风湿热或白喉等引起的心肌炎逐渐减少,而病毒性心肌炎有上升趋势。

70年代以来和60年代相比,病毒性心肌炎的患病率上升了约10倍以上。

[病因] 其中最主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多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和疱疹病毒等所致。

其他还有白喉等细菌,真菌和原虫等。

另外,药物、毒物反应或中毒、放射线照射、皮肌炎或结节病的损害也可导致心肌炎的发生。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742771.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