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急性心包炎)
拼音:xin
症状: [诊断] 一、症状 主要为发热、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及心慌、气短、心率增快、肝大、奇脉等。 (一)干性心包炎 有心前区痛,可为轻度不适、压迫感或尖锐性疼痛,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每因咳嗽、深呼吸而加重。常有发热、气急、干咳等。可闻及心包摩擦音。 (二)湿性心包炎 心前区不适、咳嗽、心慌、气短、呼吸困难、上腹疼痛。有的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浊音界扩大,心率快,心音弱而远。大量积液时出现颈静脉怒张、有奇脉、肝大、静脉压增高。 (三)急性心包填塞 大量心包积液表现为急性循环衰竭如心率快、心慌、气短、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呼吸困难、紫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二、辅助检查 血常规、心电图、x线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心包穿刺并做涂片镜检、培养和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半卧位。有气急、呼吸困难者吸氧。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二、药物治疗 结核性心包炎应给予抗结核治疗。有渗液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强的松,每日早晨口服30-40毫克,2周后逐渐减量、停药。风湿性心包炎可选用肠溶阿斯匹林,每次0.9克每日3次。非特异性心包炎镇静止痛可予消炎痛,每次25毫克,每日3次;病毒灵每次0.1克,每日3次。必要时短期使用强的松。化脓性心包炎应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可予氨苄青霉素,或用菌必治、西力欣治疗。 三、穿刺放液 对急性心包炎、心包大量积液。有明显压迫症状者,应及时予以心包穿刺放液治疗。结核性或化脓性者应多次穿刺放液,并酌情逐渐加大排放量,以不感到不适力度。可于每次排液后,向心包腔注入抗生素。 四、心包切开排脓术 对排脓不畅、高热不退、全身中毒症状不见好转者,应行心包切开排脓术。
相关信息: [预后] 取决于病因。大多数急性心包炎可以痊愈,结核性心包炎病程较长才特异性心包炎容易复发,部分病人转变为慢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是心包的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多为继发性。
[病因] 由结核、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或立克次体感染,恶性肿瘤,尿毒症、粘液性水肿,急性心肌梗死、胸膜炎,结缔组织疾病,心包缺损、心包囊肿,外伤及放射治疗等引起。
部分原因不明,称非特异性心包炎。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744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