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


拼音:liou

症状: [诊断] 一、发病 有严格季节性,多发于7、8、9三个月,在乙脑流行区以青少年发病为主,10岁以下儿童多见。 二、症状 突发高热、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惊厥,在2-3日内逐渐加重,出现脑膜刺激征。 三、辅助检查 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特异性IgM抗体测定、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有助于诊断。 四、并发症 以支气管肺炎最常见,次为肺不张、败血症、尿路感染、褥疮、应激性溃疡和上消化道大出血等。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应将患者隔离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内,注意神志、体温、血压、呼吸、瞳孔及肌张力的变化,仔细观察惊厥先兆,及时采取措施。注意营养,昏迷者鼻饲流食。 二、对症治疗 (一)高热 高热者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头部用冰帽,颈部、腋下及腹股沟放置冰袋,酒精擦浴及冷盐水灌肠等,必要时可给亚冬眠疗法。药物降温常用氯丙嗪和异丙嗪,每次0.5-1克/千克,肌注,每日4-6次。 (二)惊厥 注意处理引起惊厥的原发病。安定用于持续抽搐者,每次10-20毫克,肌注;或水含氯醛每次1.5-2.5克,稀释后鼻饲或保留灌肠;或苯巴比妥钠每次0.1-0.2克,肌注。 (三)呼吸衰竭 保持吸呼道通畅,昏迷者应注意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应用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每次3-6毫克,肌注或静注;尼可刹米每次0.375-0.75克,肌注或静注。必要时使用人工呼吸器。 (四)治疗脑水肿 常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每次1-2克/千克,4-6小时静滴1次。 三、中医中药 应按卫气营血辨证治疗。病在气分者给白虎汤加减;热人营血者给安宫牛黄丸、清营汤或犀角地黄汤加减;止痉散对抽搐有效。

相关信息: [预后] 本病病死率在10%以下,重型和暴发型患者的病死率高达15%以上,存活的重症患者可留有后遗症。 [预防] 应采取灭蚊、防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措施。隔离病人,人畜居地分开。预防接种使用地鼠肾灭活疫苗,皮下注射2次,间隔7-10日,第二年加强注射1次。疫苗接种应在开始流行前2个月完成,主要是10岁以下儿童。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中,医称"暑温",是一种自然疫源性虫媒病毒性脑炎。

[病因] 本病由乙脑病毒引起。

患病人类或动物是传染源,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以三带喙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流行于夏秋季。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77068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