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


拼音:man

症状: [诊断] 慢性肾功能衰竭经历较长的时间,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可分为以下四期: 一、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有慢性肾脏病史。肾功能已受损害,内生肌酐清除率每分钟50-810毫升,血清肌酐133-1771μmol/升,血尿素氮小于9mmol/升,除有原发疾病表现外,无其他症状。 二、氮质血症期 也称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肾功能已明显受损,内生肌酐清除率每分钟20-25毫升,血清肌酐178-4421xmol/升,血尿素氮大于9mmol/升,CO2结合力正常。患者仅有轻度的食欲不振、头痛、乏力等症状,无酸中毒表现。 三、尿毒症期 (一)肾功能检查 肾功能严重受损,内生肌酐清除率每分钟10-25毫升,血清肌酐443~7071xmol/升,血尿素氮大于20mmol/升,CO2结合力降低,其他各项肾功能检查均明显减退。 (二)症状 患者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如恶心、呕吐、乏力、出血倾向、心慌、气短、酸中毒的深大呼吸、高血压、头痛、头晕、心包炎、嗜睡或失眠、烦躁、抽搐、昏迷等表现。 (三)其他检查 血常规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小板减少,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尿常规,尿比重低而固定在1.010~1.014之间,尿渗透压降低,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为数不等的上皮细胞、红、白细胞及管型。生化检查,血浆蛋白低,血钙偏低,血磷增高,血钾、血钠血镁等随病情而有不同变化。放射性核素肾图。肾扫描可出现肾功能严重受损图形。肾超声、肾CT可确定肾脏的位置、大小及肾盂有无积液、结石、肿瘤等。 四、肾衰终未期 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每分钟10毫升,血清肌酐大于7071μmol/升。症状均比尿毒症期严重。

治疗: [治疗] 一、病因和诱因疗法 慢性肾孟肾炎、梗阻性肾病、糖尿病肾病、多发性骨髓瘤,狼疮性肾炎等都需要坚持长期彻底治疗。使病情恶化的诱发因素有严重高血压,严重感染,肾毒性药物损害,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脱水,高钙血症、高凝或高粘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均应予以治疗。 二、一般治疗 (一)营养疗法 高热量,每日热量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给予0.15A11/千克。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铁、锌。低蛋白,每日o.5克/千克,低磷饮食加必需氨基酸或酮酸,每日0.1~0.2克/千克,口服为主。不饱和脂肪酸以亚麻酸或20碳五烯酸、22碳六烯酸为宜。如有浮肿、高血压者给予低盐饮食。 (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三)低钙高磷 低磷饮食。碳酸钙每次1-2克,每日3次。葡萄糖酸钙每次1~2克,每日3次,口服或静注。可配合用活性维生素D罗钙全,每日0.25~0.5微克,口服或静注。 (四)贫血 多次少量输用新鲜血。红细胞生成素每次2千-3千U,每周2-3次,皮下注射或静注。同时补充铁剂和叶酸,如配合透析治疗效果更好。 三、药物治疗 2-3%甘露醇每日500-2000毫升,口服;或大黄制剂口服或保留灌肠。也可用氧化淀粉、爱喜特、巯甲丙脯酸、碱性药、大黄制剂、冬虫夏草制剂。可用苯丙酸诺龙或丙酸睾丸酮。改善肾脏微循环可用利尿合剂加罂粟碱、654-2、多巴胺、脉通、半坡喷淋、多巴胺或潘生丁等。 四、对症治疗 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者给予氯丙甙、吗丁琳或复方氯丙嗪。高血压者用硫甲丙脯酸、硝苯啶、心得安或哌唑嗪。防治感染应用无肾毒性的抗生素。 五、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六、手术治疗 肾移植术。

相关信息: [预后] 本病预后极差。近年来经有效的药物治疗、透析治疗、肾移植术等方法已经大大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预防] 参见慢性肾功能衰竭相关内容。

慢性肾功能衰竭系多种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病变持续进行性损害到达晚期的结果,是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

[病因] 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最终均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

原发性肾脏病如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小管间质性肾病,遗传性肾炎,多囊肾等;

继发于全身疾病的肾脏病变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结节性多动脉炎肾病,多发性骨髓瘤肾病,高尿酸血症肾病及各种药物和重金属所致肾脏病等;

尿路梗阻性肾病如尿路结石。

前列腺肥大、神经性膀胱和尿道狭窄等所致。

我国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病较多见。

起病隐匿者,可经多年进展直至晚期尿毒症时才被发现,此时双肾已固缩,而难以确定其原发疾病。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80857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