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


拼音:duo

症状: [诊断] 一、症状 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骨骼疼痛,早期轻度且暂时,逐渐加重而持久。骨痛部位以腰背部最多见,其次为胸骨和肋骨。可有贫血,皮肤、粘膜出血,呼吸道、泌尿道反复感染等。腰椎骨及胸骨、肋骨压痛最明显,如突然疼痛加重常提示病理性骨折。有高粘滞综合症,表现为头晕、眼花、视力障碍、手足麻木等。 二、辅助检查 血常规、骨髓象、血清蛋白电泳、尿常规、骨骼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三、分型 可分为下述七型:IgG型、LgA型、IgD型、IgE型;轻链型;双克隆或多克隆Ig型;不分泌型。 四、分期 又可分为三期,按肾功能损害程度又分A、B亚期。 I期,血红蛋白大于100克/升;血清钙正常,X线检查正常,M成分低,IgG小于50克/升,LgA小于30g/升,24小时尿中轻链小于四克 Ⅱ期,不符合I期和Ⅲ期者。 Ⅲ期,血红蛋白小于85克/升;或血清钙大于2.7mmd升/升,或进展性溶骨性损害,或M成分高,IgG大于70克/升,IgA大于50克/升,24小时尿中轻链大于12克。 每期可按肾功能分为A、B亚期。A期,血肌酐小于176.81xmol/L,尿素氮小于10.7lmmol/L;B期,血肌酐大于或等于176.8p~mol/L,尿素氮大于或等于10.71mmol/L。

治疗: [治疗] 一、治疗原则 对无症状及病情稳定的I期患者可密切随访,待病情进展和骨髓浸润明显时才治疗。Ⅱ期、Ⅲ期患者应在强力支持治疗下给予较强烈的化疗。 二、初治方案 M2方案是本病的首选方案,即环磷酰胺、双氯乙基亚硝脲、马法兰、强的松和长春新碱,有效率达90%。或CP方案,即环磷酰胺、强的松,有效率为60%-65%。或MP方案,即马法兰、强的松,有效率为63%。CP方案MP方案适用于老人患者和一般情况较差者。o干扰素可单用或与化疗联合使用,也作缓解后的维持治疗。 三、难治及复发的治疗方案 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每日40毫克,或甲基强的松龙每日1克,静滴,有效率为40%。或VAD方案,即长春新碱、阿霉素和地塞米松,有效率为66%。或VACD方案,即长春新碱、阿霉素、环磷酰胺与地塞米松,缓解率为55%。或VABMD方案,即长春新碱、阿霉素、苯丙酸氮芥、环己亚硝脲及地塞米松。

相关信息: [预后] 本病出现典型症状后的自然病程为6-12个月。由于化学治疗方案的改进,干扰素应用及骨髓移植的开展,缓解期和存活期已有明显改善。本病预后与M蛋白总量、分期、免疫分型、溶骨程度、贫血水平及肾功能损害程度有关。血清B:微球蛋白若大于40毫克/升,预后不佳。

尚不明确。

近年发现,Cmye基因重组,部分有高水平的Hras基因蛋白质产物。

白细胞介素-6等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821534.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