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
拼音:san
症状: [诊断] 一、发病 本病单侧多见,第二、三支最易受累。多发于40岁以上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二、症状 疼痛为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内突发而短暂的疼痛,发作为电击样痛,突然发生与终止,历时数秒。很少超过2分钟。有触发点或扳机点,患侧三叉神经分布区某处如上下唇、口角、牙齿、颊、舌等处特别敏感,称触发点。洗脸、刷牙、说话及咀嚼等常诱发疼痛。查体一般无阳性体征。
治疗: [治疗] 首先采用药物治疗,以止痛为目的,无效时可考虑神经阻滞或手术治疗。 一、药物治疗 首选卡马西平,小剂量开始,渐增加剂量至疼痛停止,每日最多不超过1-1.2克,以后渐减量,并用最小有效维持量每日0.6-0.8克。苯妥英钠开始0.1克,每日3次,渐加量至每日0.6克,与卡马西平合用效果较好。氯硝安定每次1-2毫克,每日3次,常用于以上两药无效时。 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神经阻滞和神经切断术。近年来多采用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安全有效。
相关信息:
三叉神经痛又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或痛性抽搐,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短暂而剧烈的疼痛。
它是神经科的常见病。
[病因] 本病原因未明。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876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