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


拼音:gan

症状: [诊断] 一、发病 发病年龄在5-40岁之间,两性均见 二、症状 舞蹈样动作常为首发症状,影响面部和手,或有扑翼样震颤。晚期可有剧烈肌痉挛表现,肢体强直如帕金森综合症,自主运动受限,言语不成句,有不自主哭、笑及痴呆。有精神症状如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学习能力低落,情绪不稳,常有强笑、傻笑和冲动行为,后期呈明显痴呆。可有肝、肾功能不全,自发性骨折,骨软化和软骨炎,肝硬化严重者可有脾脏肿大,甚至腹水。角膜色素环具有诊断意义。 三、辅助检查 血清铜蓝蛋白、铜氧化酶活力测定,24小时尿铜测定有助于诊断。

治疗: [治疗] 一、减少铜摄入 低铜高蛋白饮食,避免食用高铜食物如章类、坚果类、巧克力、贝类、螺类、虾、蟹、鱿鱼、牡蛎、玉米、肝脏等。硫化钾每次40毫克每日3次,餐后服用;或硫酸锌每日100-200毫克,分3次餐后服用。 二、促进铜排泄 二硫基丙醇每次100毫克,肌注,每日1次,7-10日为一疗程,间歇重复使用。D-青霉胺每日1-4克,分3次服用。 三、对症治疗 有舞蹈样动作者可用安坦,每次2毫克,每日3次。肝功能受损者应保肝治疗。

相关信息:

肝豆状核变性可导致肝硬化及脑部纹状体变性。

[病因] 主要是铜代谢障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901294.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