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热


拼音:hui

症状: [诊断] 一、分类 可分为虱传回归热(流行性回归热)及蜱传回归热(地方性回归热)两类。 二、发病 冬末春初为虱传回归热流行季节,潜伏期2-15日,平均7日。4-8月是蜱传回归热流行季节,潜伏期4-9日。在流行地区、虱类蜱类滋生场所旅居史。 三、症状 (一)虱传回归热 起病多急骤,患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达38.5-40度,大多呈稽留热。发热持续6-7日,体温骤降进入间歇期。间歇期患者常大汗淋漓,甚至虚脱。一般间歇9日左右以上症状又复发,但病情较轻,热程较短。可有鼻衄,牙龈出血,呕血,皮肤出血点及淤斑等。重者神志不清、谵妄、抽搐、脑膜刺激征阳性,甚至出现黄疸和肝脾肿大。 (二)蜱传回归热 蜱叮咬处有紫红色皮疹,中央隆起,抓破则继发感染,并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发作症状大致类似虱传回归热,但症状较轻,热程较短,复发次数较多,热型较不规则。病后期常出现眼及神经症状,如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炎和脑脊髓受累表现。 四、辅助检查 血液、脑脊液及骨髓检查螺旋体可助诊断。 五、并发症 最常见的为肺炎,还可并发虹膜睫状体炎、中耳炎、腮腺炎、关节炎,偶见脾破裂出血和脑炎、脑膜炎等。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给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酌情补液。毒血症严重者可短期内给肾上腺皮质激素。 二、药物治疗 四环素为首选药,每日2克,分4次服,连服5日后减半量,继续服用5日。10岁以下儿童及孕妇禁用四环素,可改为红霉素。不能口服者静滴给药。强力霉素0.2克,1次性顿服有效。治疗前可口服强的松或静注氢化可的松。

相关信息: [预后] 儿童患者预后良好。病死率约2%-6%。 [预防] 虱传回归热应灭虱,患者隔离;蜱传回归热应防鼠灭鼠,防蜱灭蜱。

回归热是由回归热螺旋体经虫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病因] 本病由回归热螺旋体引起。

经虫媒传播,即虱传及蜱传。

在虱传回归热中患者是传染源,在蜱传回归热中鼠是主要传染源。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92821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