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癣和甲真菌病(灰指甲)


拼音:jia

症状: 一、症状 (一)甲下型甲癣 真菌从甲侧缘或前缘侵人,沿甲板下向甲根发展,病甲渐变厚,失去光泽、变脆,被破坏的甲角质蛋白堆积于甲下,使甲翘起,与甲床分离,甲前经常残缺不齐,呈灰褐色或污秽色。日久甲板全被破坏。 (二)浅表型白色甲癣 真菌从甲面侵入,受侵部位出现白点,日久甲面可见点状凹陷和沟纹,甲板变形、增厚、是灰褐色,可并发甲沟炎。 二、辅助检查 真菌直接镜检或培养阳性。

治疗: 甲癣较难治愈,易复发,患者应有耐心和依从性,并积极治疗甲周皮肤真菌病。将病甲用刀片慢慢刮薄,然后在甲上放一小棉球,在其上滴30%冰醋酸浸湿,直到有痛感再去掉棉球,每日1-2次,一般3-4个月可治愈。也可外涂28%硫康唑溶液。手术拔去病甲或用30%-40%尿素软膏包埋,病甲软化后拔除,再加强外用药治疗。严重者选用伊曲康唑,每次0.2克,每日2次,连服1周,停3周,指甲癣连用2-3个疗程,趾甲癣连用3-4个疗程。也可服用酮康唑和特并萘酚。

相关信息:

甲癣俗称"灰指甲"。

通常由皮肤癣菌侵犯甲板引起者称为甲癣,由皮肤癣菌以外的真菌如念珠菌。

曲霉菌所致者称为甲真菌病。

本病常由手、足癣自身接种引起。

病原菌为毛发癣菌、小孢子菌或表皮癣菌,也可由白念珠菌或曲霉菌引起。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97706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