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


拼音:gao

症状: &&&症状 ***缓进型高血压 病情进展缓慢,长达10-20年以上。约半数患者多年无症状,而于体检中发现。 1.初期血压很不稳定,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劳累或失眠后出现轻度高血压,在内外不良刺激消失后恢复正常。随病情发展,血压趋向持续性升高,波动幅度变小。通常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升高,而常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脉压差较小。有些患者可以长期收缩压正常而舒张压升高,有些患者尤其老年患者仅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并发心肌梗死或脑溢血后,血压可降至正常或不再升高。 2.中期常有头痛、头昏、耳鸣、眼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心悸、失眠、焦虑和易疲劳等,以前两者最为常见。也可有反复出血,如鼻衄、眼结膜下出血、咯血及月经过多等。 3.后期由于小动脉硬化及大中动脉的粥样硬化,引起脑、心、肾等生命器官的供血不全。脑部症状有头痛、眩晕、眼花、颈强、肢体麻木和乏力等,容易并发脑出血和脑栓塞形成,眼底检查常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动脉硬化或肉出血。心脏表现为左心室增大,在心尖部可闻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区第二音多亢进,主动脉瓣区可闻收缩期喷射音,舒张期泼水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血压常见的伴发病,能引起冠心病的一系列表现,也是引起左心衰竭的主要原因。夜尿增多、蛋白尿、管型尿等肾脏受累表现,甚至发生肾功能障碍。 ***急进型高血压 以青年人居多,有的开始即为急进型,但多数为缓进型突然恶化而来。病情发展迅速,症状多严重,舒张压持续在17.3千帕以上。以视觉及肾功能急剧减退为特点。可有进行性脑脊髓表现,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及视力障碍,进而发生抽搐及昏迷。眼视网膜动脉明显硬化、眼底出血、渗出或视乳头水肿,表现为视力模糊甚至失明。心脏肥大常有左心衰竭。肾功能损害包括显著的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及肾功能减退。在数月或在1-3年内出现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及尿毒症。 四、并发症 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短暂性缺血性发作、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肾血管病、肾细小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动脉阻塞和主动脉夹层分离等。

治疗: [治疗] 一、治疗原则 高血压病虽缺乏根治方法,但降低血压可减低脑血管病、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应注意降压速度宜缓慢,尤其老年患者;要以小剂量药物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用药宜个体化,因人、因季节、因动态血压变化而调整剂量。 二、一般治疗 适用于各型高血压患者,包括以下方面:限钠,食盐每日6克左右,长期坚持。减轻体重,降低每日热量的摄人。适当运动如跑步、行走、游泳、太极拳等,还可用气功和其他生物行为方法,以达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的目的。 三、药物治疗 近年来降压药有很大发展,降压效果也不断提高。 (一)降压药物 目前降压药物分为利尿剂、p-受体阻滞剂、钙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扩张剂五类。给药方式有单味药、小复方、复方、阶梯治疗方案等。 1.利尿剂:双氢氯噻嗪每次12.5-25毫克,每日1-2次;或氯噻酮每次25-50毫克,每日1次;或吲哒帕胺每次2.5毫克,每日1次。 2.p-受体阻滞剂:常用美托洛尔(美多心安)每次25-200毫克,每日1-2次;或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每次12.5-200毫克,每日1~2次;或纳多洛尔(萘羟心安)每次40-160毫克,每日1~2次。 3.钙阻滞剂:常用维拉帕米(异搏定)每次40~80毫克,每日3-4次;或维拉帕米缓释剂每次120~240毫克,每日1-2次;或地尔硫卓(硫氮酮、合心爽、恬尔心);或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心痛定)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或尼群地平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或尼卡地平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或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每次5~10毫克,每日1次。 4.转换酶抑制剂:常用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开搏通)每次12.5-50毫克,每日3次;或依那普利(怡那利)每次5-10毫克,每日2-3次。或培垛普利(雅施达)每次5毫克,每日1次。 5.血管扩张剂:哌唑嗪每次1毫克。每日3次;或酚妥拉明每次25"50毫克,每日3次;或特拉唑嗪每次1毫克,每日1次。 6.小复方及复方制剂:复方降压片、复方降压胶囊、复方罗布麻片对重度及部分中度高血压不够理想,其他复方制剂如复方阿米洛利(武都力、蒙达清),每次1-2片,每日3次。还有复方卡托普利、复方依那普利、复方硝苯地平(宁泰宝)等。 (二)降压药物的选择 一般首选药物为利尿剂和p-受体阻滞剂,但需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无合并症以及血浆肾素活性等情况综合考虑。对较年轻和或正常或高肾素型者,应用p-受体阻滞剂和转换酶抑制剂可能较好,而对老年人和/或低肾素型者则利尿剂或钙离子阻滞剂可作为首选药物。合并冠心病时个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阻滞剂是首选药物,有血脂增高、糖尿病或痛风时不宜使用利尿剂或p-受体阻滞剂。伴肾功能不全时,速尿较噻嗪类的利尿降压效果为佳,还可使用硝苯地平,但不宜使用B-受体阻滞剂。 四、高血压急症的治疗 首先应迅速使血压下降,血压急骤升高者,以静滴方法随时改变所需药物剂量。常用硝普钠每分钟10-15微克,静滴;或硝酸甘油每分钟5-10微克,静滴;或酚妥拉明每分钟0.1-0.2毫克,静滴;或硝苯地平10-20毫克,舌下含化。同时还要处理靶器官的损害和功能障碍。

相关信息: 限钠,食盐每日6克左右,长期坚持。减轻体重,降低每日热量的摄人。适当运动如跑步、行走、游泳、太极拳等,还可用气功和其他生物行为方法,以达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的目的。 [预防] 对已了解的有关发病因素如精神因素、盐摄人量、肥胖等,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生活方式。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或特发性高血压,系排除一切已知原因而以高血压为主要特征,伴血管、心、脑、肾等器官病变的全身性疾病。

[病因] 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不明,但与某些因素有关。

一、遗传 父母血压均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明显低于父母均有高血压者。

二、膳食因素 食盐摄人量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高盐摄人可使血压升高而低盐摄人可降压。

高钠低钾摄人与高血压有关,限制钠补充钾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

膳食中钙不足可使血压升高。

三、肥胖 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多见于男性,常伴有高血压。

四、精神因素 精神长期、高度紧张可促使血压增高或诱发高血压的发生。

[诊断] 一、分型 高血压病根据病情进展的速度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两类。

二、缓进型高血压 分期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如下分期。

1.I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但无脑、心、肾损害的表现。

2.Ⅱ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且有下列各项之一者。

体检x线或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肥厚;

眼底检查示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变细;

蛋白尿或有血肌酐轻度升高;

超声或x线示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表示已有器官损伤,但各脏器的功能可完全代偿。

3.Ⅲ期:血压持续升高,并有下列各项之一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

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

血肌酐明显升高、肾功能衰竭;

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或不伴有视乳头水肿;

动脉夹层、动脉阻塞性疾病。

三、急进型高血压 以青年人居多,有的开始即为急进型,但多数为缓进型突然恶化而来。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72981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