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拼音:man

症状: [诊断] 一、分期 肺心病可分为代偿(缓解)期和失代偿(急性加重)期。 二、病史 具有引起肺心病的病因即原发病的病史和相关表现。 三、症状 1.代偿期表现主要是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常有肺动脉第二音亢进,三尖瓣区可闻收缩期杂音,剑突下有增强的收缩期搏动。 2.失代偿期即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多由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其表现除肺感染症状外,主要是呼吸功能衰竭和右心功能衰竭的症状与体征(详见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节)。严重呼吸衰竭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加剧可出现意识障碍,称为肺性脑病。肺、心功能衰竭期还可并发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多种酸碱平衡失衡和电解质紊乱,最终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四、辅助检查 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向量图有助于诊断。血气分析与电解质变化有助于判断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 五、并发症 如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气胸等。

治疗: [治疗] 一、急性加重期治疗 主要是去除诱因,控制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一)控制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本病急性加重的最常见诱因,因此控制感染最为重要。抗菌药物常需静脉、联合应用。常用青霉素每日80万"1200万U、红霉素每日1-1.2克和头孢唑啉每日4-6克,分2次静滴。必要时可选用头孢呋肟、头孢哌酮、头孢噻肟钠、头孢噻甲羧肟和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有条件者应据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药可更有效。 (二)供氧 一般采用鼻导管低流量持续吸氧。 (三)改善呼吸功能 通畅气道应用平喘药如氨茶碱、舒喘灵、皮质激素等,祛痰药如必嗽平、氯化铝等,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便清理气道和保持气道通畅。增加通气量,可在吸氧同时应用呼吸兴奋剂,如可拉明每日1.875-3.75克,或利他林每日10-50毫克,静滴。病情严重者可予机械通气,以保持有效通气,维持生命而赢得时间。 (四)治疗心力衰竭 经以上疗法,随呼吸衰竭纠正后心力衰竭多能相继缓解。但心力衰竭显著者,可采用以下治疗。 小剂量强心剂如西地兰每 日0.2-0.4毫克,静注;或地高 辛每日0.125-0.25毫克,口 服。可短期用双氢克尿噻25毫 克加氨苯啶50毫克,或武都力1 片,每日2次。血管扩张剂如酚 妥拉明每日10-20毫克,静滴; 或消心痛每次10毫克,每日3 次;或硝苯定每次10毫克,每日 3次;或硫甲丙脯酸每次12.5- 25毫克,每日3次。可用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氨联吡脘酮等。 肝素、复方丹参或峻蛇抗栓酶 静滴对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均 有效。 (五)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六)防治并发症 如肺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休克、气胸等。见有关章节。 (七)支持疗法 注意补充水分、热量、氨基酸和白蛋白等。 二、缓解用治疗 积极治疗引起肺心病的原发病,预防呼吸道感染,以防止急性加重和病情进展。包括适当体育锻炼、呼吸操、耐寒锻炼。应用转移因子、干扰素、气管炎疫苗以增强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

相关信息: [预后] 肺心病常反复加重,随肺功能的损害逐渐加重,多数预后不良,病死率约在10%-15%左右,但经治疗可延长寿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预防] 主要是防治足以引起本病的支气炎。积极防治原发病的各种诱因如呼吸道感染,避免各种过敏原和有害气体的吸人。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增强抗病能力。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慢性肺、胸或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肺动脉高压,进而出现右心室肥厚扩大和(或)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病因] 慢性肺疾病尤其是慢支肺气肿、胸廓疾病和肺血管病变。

其80%-90%,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所致。

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和嗜酸性肉芽肿。

以老年、寒冷高原地区和农村发病率为高。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73878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