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 癌
拼音:wei
症状: [诊断] 一、分期 可分为早期和进展期胃癌两种。 二、发病 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好发年龄集中于40-60岁。男女之比为2:1-3:1。 三、症状 早期70%·以上患者毫无症状,进展期主要表现有上腹痛与不适、食欲不振、上腹胀满等。往往进食后症状加重,制酸剂不能奏效。早期可无任何体征。中、晚期以上腹压痛最常见,十二指肠及上腹肿块,有贫血、肝肿大、腹水、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少数病人可出现反复发作性血栓性静脉炎综合征,黑棘皮病即尤其在两腋部的皮肤色素沉着,突然发生的疣状皮肤角化伴瘙痒或皮肌炎。 四、辅助检查 X线钡餐检查、纤维胃镜及活检对诊断胃癌有肯定价值。 . 五、并发症 可并发出血、幽门或贲门梗阻和穿孔。
治疗: [治疗] 一、物理治疗 早期对小胃癌可以通过内镜进行激光、高频电凝、微波等治疗方法。 二、手术治疗 早期诊断、手术治疗为根治本病的有效方法,早期胃癌根治术5年生存率可达90%-95%。 三、化学治疗 主要用于晚期进展期胃癌及作为术前、术后的配合治疗。常用的化疗方案有,MFC方案,即丝裂霉素(MMC)、5-氟脲嘧啶(5-Fu)与阿糖孢苷,是目前治疗胃癌最佳用药方案。FAMT方案,即5-氟脲嘧啶、环磷酰胺、丝裂霉素及东洋霉素。METF方案即丝裂霉素、环磷酰胺、噻替呱和东洋霉素。 四、中医中药 扶正抗癌方包括黄芪、党参、生白术、仙鹤草、生苡仁、白花蛇舌草、石英、七叶一枝花、石见穿、炙甘草,可配合应用。
相关信息: [预后] 早期胃癌发展较慢,有时长期静止;进展期胃癌如任其发展,一般从症状出现到死亡平均约4年。早期胃癌只累及粘膜层者预后佳,术后5年存活率可达95%以上;如已累及粘膜下层,常有局部淋巴结转移,预后稍差,5年存活率约80%。肿瘤以团块形式出现者切除率高,较弥散型有早期出现转移者的预后为佳。皮革状胃预后很差。如肿瘤已侵及肌层但手术时未发现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者,5年存活率仍可达60%-70%。如已深达浆膜层并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者则预后不佳,术后5年存活率平均仅20%。已有远处播散的病例,5年存活率为零。 [预防]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肉类,多饮乳品,少进食咸菜和腌腊食品,减少食盐摄人,食物用冰箱贮藏,有一定预防作用。对能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应积极治疗。每日进服维生素C可减少胃内亚硝胺的形成。普查发现早期胃癌,及时予以切除。
胃癌是指原发于胃部的恶性肿瘤。
胃癌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
平均年死亡率约为6/100000人。
[病因] 其发病原因可能与胃部的某些疾病、食物中的致癌物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亚硝酸盐为致癌物质已被公认。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乳品和蛋白质,可降低发生胃癌的危险性,但多吃霉粮、霉变食品、咸菜、烟薰及腌制鱼肉等含亚硝酸盐的食物,过多摄入食盐,可增加发生胃癌的危险性。
遗传素质对胃癌的发病也很重要,胃癌的家族聚集现象和可发生于同卵同胞支持遗传易感学说。
有五种疾病易演变成胃癌,称癌前病变,即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不典型增生;
广基腺瘤型胃息肉;
手术后残胃炎;
恶性贫血胃体有显著萎缩。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758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