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


拼音:yuan

症状: [诊断] 一、发病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49岁为最多,男女之比为2:1-5:1。 二、症状 肝区疼痛、肝脏进行性肿大、肝脏不同部位质地不等,尤其是可触及不规则质硬的结节。恶性肿瘤的全身表现有进行性消耗性发热、食欲不振、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 三、辅助检查 甲胎蛋白、岩藻糖苷酶、血清铁蛋白及y-GT、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酸及磷酸己糖酸异构酶测定,B型超声、肝脏同位素扫描或y-闪烁照像,腹腔镜检查和肝穿刺活检,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CT和MRI检查有助于诊断。 四、并发症 可并发肝性脑病、上消化道 出血、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和继发感染等。

治疗: [治疗] 一、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患者病变小于3厘米者应行肝癌局部切除术。 二、化学治疗 对不能手术切除、肝功能较好的ChiLd-PuLhA、B级单发肝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具有使病变缩小、缓解病情的疗效。对黄疸、腹水、晚期及多发性癌肿者可用5-氟脲嘧啶、自力霉素、阿霉素等化疗,并配合中药与免疫调节剂提高疗效。 三、生物和免疫治疗 如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2等。 四、中医中药 活血化瘀用丹参、当归等,软坚散结用三棱、鳖甲等,清热解毒用犀角、黄连、银花等,补气健脾用人参、黄芪等。中药对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减轻症状、缓解病情有较好作用。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有半枝莲、石上柏、白花蛇舌草、蚤休等。

相关信息: [预后] 近20多年来,由于诊断和治疗方法进步,本病患者得到早诊早治的增多,早期肝癌的根治切除率和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近年无症状、直径小于0.5厘米的小肝癌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已高达69.04%。瘤体直径小于5厘米能早期手术,癌肿包膜完整,尚无癌栓形成,人体免疫状态良好者预后较好;而合并肝硬化或有肝外转移,发生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转氨酶显著升高者预后差。 [预防] 积极防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注意食物和饮水卫生,做好粮食保管,防发霉,保护水源,防止污染。应用病毒性肝炎疫苗(乙型和丙型)预防肝炎,也起积极作用。

原发性肝癌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

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很高,仅次于胃癌、肺癌而居第三位。

因手术切除、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新技术的开展,本病存活率有了提高。

[病因]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为病毒性肝炎。

一、病毒性肝炎 患者中约1/3有慢性肝炎史。

肝癌人群的HBsAg阳性率高于低发区,而肝癌患者血清HB-sAg及其他乙型肝炎标志的阳性率可达90%,显著高于健康人群,提示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高发有关。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也与肝癌的发病密切相关。

二、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者占50-90%,多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后的大结节性肝硬化。

血吸虫性肝纤维化、胆汁性和瘀血性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无关。

三、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l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动物实验证明被黄曲霉菌污染产生的霉玉米和霉花生能致肝癌。

受黄曲霉毒素B1污染严重的地区,人肝癌发病率也较高。

提示黄曲霉毒素B1可能是肝癌高发的因素。

四、饮用水污染 饮用水特别是地面水常被有机致癌物如六氯苯、苯并芘、多氯联苯、氯仿等污染,饮沟塘水的居民与饮井水者的肝癌死亡率有明显差别,饮地面水者发病率高。

近年发现池塘中生长的蓝绿藻是强致癌植物。

五、其他 一些化学物质如亚硝胺类、偶氮芥类、酒精、有机氯农药、寄生虫污染等是可疑的致癌物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78763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