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
拼音:ji
症状: [诊断] 一、发病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起病前多有咽炎、扁桃体炎、脓疱疮、猩红热等感染史,在感染后l-3周发病。 二、症状 起病急。病情轻重不一。主要表现是肉眼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 三、辅助检查 尿常规、肾功能检查B型超声检查、肾脏活组织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在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渐增加活动。低盐、低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 二、药物治疗 (一)水肿 双氢克尿噻每次25-50毫克,每日3次,口服;或速尿每次20-40毫克,每日3次,口服或静注。应间断应用。 (二)高血压 硝苯啶每次10毫克,每日3次;或巯甲丙脯酸每次12.5-25毫克,每日3次;或心得安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其他降压药物如利血平、可乐宁、二氮民硝普钠等均可应用。 (三)感染病灶 应用无肾毒性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白霉素等,10-14日为一疗程;或选用中药清热解毒。去除病灶如扁桃体摘除术。 (四)改善微循环 调微一号每次0.09-0.18毫克,每日3次。或654-2每次20-40毫克,每日3次,口服或静滴。 三、透析疗法 可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凡有少尿、严重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钾、急性左心衰竭者均可采用透析治疗。
相关信息: [预后] 绝大多数病人于1-4星期内出现利尿、消肿、降压,尿常规化验也随之好转,病理检查也大部分恢复正常。少量镜下血尿及微量尿蛋白有时可迁延半年到1年才消失。近代,仅不足1%的病人可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救治不当而死亡,且多为老年患者。本病远期预后不一,多数病例预后良好,可完全治愈,仅6%-18%的病例遗留尿异常和高血压而转成慢性。一般认为,老年患者、有持续性高血压、大量蛋白尿或肾功能损害者预后较差,但血尿严重程度与预后无关。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
[病因] 多数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或其他细菌、病毒、原虫感染而引起的肾小球急性免疫性疾病。
常发生于B溶血性链球菌A组12型等"致肾炎菌株"感染,常为上呼吸道感染(多见于扁桃体炎)或皮肤感染(多为脓疱疮)。
感染导致机体免疫反应引起肾炎。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794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