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拼音:man

症状: [诊断] 一、症状 可分为以下三期: (一)慢性期 早期五症状,或有低热、乏力、盗汗、体重减轻、脾脏显著肿大,左上腹胀满,如发生脾梗塞、脾周围炎时左上腹可有不同程度疼痛。 (二)加速期 发热、贫血、出血加重和骨骼疼痛、粒细胞显著增多,脾脏进行性肿大。非药物引起的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 (三)急变期 症状比加速期更重。 二、辅助检查 血常规、骨髓象、ph染色体检查、用PCR检查bcr/abL·基因重排、CFUGM培养集落或集簇检查可助诊断。

治疗: [治疗] 宜按病期治疗。 一、慢性期治疗 可选用马利兰;或羟基脲;或干扰素;靛玉红和甲异靛。也可用联合化疗,用HM或HT方案,即羟基脲、6-硫基嘌呤或硫鸟嘌呤;或COAP方案,即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糖胞苷和强的松。 二、加速期治疗 如慢性期用马利兰治疗者改用羟基脲,如慢性期用羟基脲者则可用马利兰或其他未用过的药物。也可用干扰素,或按急变期治疗。 三、急变期治疗 按急变期细胞类型而定;急淋变者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案,急非淋变则按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案(见急性白血病治疗)。 四、骨髓移植 可采用骨髓移植,于慢性期进行较好,加速期和急变期虽也可行,但疗效不佳。

相关信息: [预后] 本病化疗后生存期约为39-47个月。5年生存率为25%-50%,个另U可生存10-20年。虽然初治病例可缓解,但生存期并无明显延长。与预后有关的因素为,脾脏大小、血中原粒细胞数、嗜酸粒细胞数。ph阴性者预后较差。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点是粒细胞显著增多,脾明显肿大,病程较缓慢。

[病因] 见急性白血病。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81754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