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硬皮病
拼音:xi
症状: [诊断] 一、发病 多见于30-50岁的女性。 二、症状 (一)前驱症状 为雷诺现象,伴低热、乏力、关节痛等。 (二)皮肤损害 多由四肢远端或面部开始,对称分布,逐渐向近端或全身发展,严重者发病即为全身性。其病变过程有三期,浮肿期皮肤呈非凹陷性水肿,紧张变厚,皱纹消失,苍白或淡黄色,皮温偏低。硬化期皮肤肿胀消退,渐变硬与皮下组织粘连,有蜡样光泽,不能用手捏起,导致表情呆板,张口及眼睑开闭困难,胸紧束感等。萎缩期皮肤萎缩变薄,甚至累及皮下组织及肌肉,汗少,毛发脱落,鼻翼萎缩,鼻端变尖,唇薄,口周呈放射状沟纹,指趾僵硬呈爪状,指端尖削或伴溃疡,胸廓紧导致呼吸困难。 (三)系统及脏器损害 以食道多见,心肌、肺、肾脏、胃肠道及神经系统均可发生弥漫性纤维化而引起相应的表现。 三、异型 具有手指关节周围及软组织内钙盐沉积、雷诺现象、指端硬化及毛细血管扩张四种症状者,称CRST综合症。同时有食道功能障碍者,称CREST综合症。 四、辅助检查 血沉加快,γ球蛋白增高,抗核抗体阳性,抗Scl-70抗体阳性,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增加营养,高热量、高蛋白。勿吸烟,注意加强肢端运动及保暖,避免外伤和精神刺激。 二、全身治疗 改善微循环用丹参注射液,8-16毫升,静滴,每日1次,两周为一疗程。扩张血管用心痛定,每次10毫克,每日3次;或妥拉苏林、血管舒缓素、烟酸等。强的松每日30-40毫克,以后减至每日1-10毫克维持。必要时可选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均为每次50毫克,每日2次;或秋水仙碱每日0.5-1.5毫克,2-3个月为一疗程。D-青霉胺对纤维硬化有一定疗效,每日300毫克,连服数月。其他可酌情选用维生素E、维甲酸、氨苯规及中药等。 三、局部治疗 局部外涂或加封包,氯氟舒松乳膏或去炎松、肤轻松软膏等。也可损害内注射去炎松混悬液(10毫克/毫升),2-3周1次;或透明质酸酶每日150万U,10天为一疗程。 四、物理疗法 有音频、激光、电针、蜡疗、按摩等。
相关信息: [预后] 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有心、肺、肾受损者愈后不佳。一般确诊后的5年生存率为60%-70%,随治疗条件改善生存率不断提高。
硬皮病是皮肤和全身各系统胶原纤维硬化,以后发生萎缩的结缔组织病。
分为局限性硬皮病和系统性硬皮病两种类型。
[病因] 原因不明。
发病与遗传因素。
性别、化学品、药物和免疫异常等有关。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870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