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
拼音:ji
症状: [诊断] 一、病史 青壮年多见,老年人极少发病。病前常有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史,或疫苗接种史。 二、症状 急性起病,多无发热。胸段多见,多在2-3日内达高峰,很少超过一周,迅速出现脊髓横贯性损害表现,感觉平面以下的肢体瘫痪、各种感觉缺失、膀胱直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出现脊髓休克。如病变迅速上升出现呼吸肌瘫痪者,称为上升性脊髓炎;当病变上升至脑干出现颅神经损害或累及大脑出现精神异常者,则称为弥漫性脑脊髓炎。 三、辅助检查 脑脊液动力学试验有助于诊断。 四、并发症 可并发肺炎、泌尿系感染或褥疮。
治疗: [治疗] 一、急性期 以预防合并症为主。 (一)药物治疗 应用氢化可的松每日200-300毫克,或地塞米松每日10-15毫克,静滴,7-10日为一疗程,以后改服强的松。为预防感染可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二)防治并发症 高位脊髓炎常有呼吸困难,注意翻身、拍背,并勤吸痰,必要时尽早行气管切开术。防治褥疮要勤翻身、拍背,保持皮肤干燥。身体受压部位出现红肿硬结者可用70%乙醇擦拭,并涂3.5%的安息香酊。早期褥疮形成者,用10%普鲁卡因环形封闭,红外线照射保持创口干燥。褥疮深大者要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加强换药并注意全身营养。膀胱功能障碍的护理,休克期尿滞留应尽早导尿,休克期恢复后要保持膀胱容量以防止挛缩性膀胱,可将100-200毫升冲洗液注入膀胱,并保留30分钟左右放出。当膀胱感染时可在冲洗液中加入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 二、恢复期 加强功能锻炼,促进肌力恢复及防治合并症。
相关信息: [预后] 病人通常在3-6个月内恢复到生活自理。如发生并发症则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甚至死亡。上升性脊髓炎短期内死亡。
急性脊髓炎也称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是指一组原因不明的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
[病因] 病因未明。
可能与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881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