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 疽
拼音:tan
症状: [诊断] 一、发病 与牛、马、羊等有频繁接触的农牧民,工作于带芽胞尘埃环境中的皮毛、皮革加工厂的工人等易于患病。潜伏期1-5日,最短仅12小时,最长12日。 二、分型 可分为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三型,以皮肤型最多见,偶可导致脑膜炎型和败血症型。 三、症状 (一)皮肤炭疽 最多见,约占95%。炭疽多见于面、颈肩和脚等处,初为丘疹或斑疹,第二日顶部出现水疱,周围组织水肿,第3-4日发生出血性坏死,第5-7日破溃成浅小溃疡,结黑色痂。黑痂坏死区直径1-5厘米不等,水肿区直径5-20厘米,坚实、疼痛不著、溃疡不化脓为其特点。 (二)肺炭疽 有寒战、高热、气急、呼吸困难、喘鸣、紫绀、血样痰、胸痛等。肺部仅有散在的细湿哕音或胸膜炎体征。 (三)肠炭疽 可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型和急腹症型。前者表现为严重呕吐、腹痛、水样腹泻,多于数日内康复。后者起病急骤,有严重毒血症症状,持续性呕吐、腹泻、血水样便、腹胀、腹痛等,腹部有压痛或腹膜炎征象,若不及时治疗,常并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 而于起病后3-4日内死亡。 (四)脑膜炎型炭疽 大多继发于伴败血症的各型炭疽,原发性偶见。有剧烈头痛、呕吐、抽搐和明显的脑膜刺激征。病情凶险,发展特别迅速,患者可于起病2-4日内死亡。 (五)败血症型炭疽 多继发于肺炭疽或肠炭疽,由皮肤炭疽引起者少见。可伴高热、头痛、出血、呕吐、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四、辅助检查 取患者病灶分泌物、渗出液、痰液、粪便、血液和脑脊液作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或培养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应隔离患者至伤口痊愈、症状消失,对其分泌物及排泄物应按芽胞的消毒方法消毒。有发热、呕吐、腹泻者适量输液。皮肤恶性水肿和毒血症者可用氢化可的松每日100-200毫克,静滴,但须并用青霉素。 二、病原治疗 青霉素为首选药,皮肤炭疽每日240-320万U,分3-4次肌注,连用7-10日。内脏炭疽每日1000-2000万U,分次静滴,联用链霉素每日1克,分次肌注,或庆大霉素每日16-24万U,分次肌注或静滴,连用2-3星期。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四环素或氯霉素。对皮肤炭疽切忌挤压,不宜切开引流,局部可用1/2000高锰酸钾湿敷并涂以抗生素软膏。
相关信息: [预后] 皮肤炭疽的病死率15%-25%,经青霉素治疗降至2%以下。肺炭疽、重症肠炭疽与败血症的病死率高达90%以上。 [预防] 病畜死亡后应即焚毁深埋,防止传播。患者应严格隔离。易感者可用炭疽杆菌减毒活菌苗0.1毫升,行皮肤划痕法接种。
炭疽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病因] 本病由炭疽杆菌引起。
传染源主要是牛、马、羊、骡、骆驼、猪和狗,通过与受染动物及动物制品密切接触传染给人,尚未见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921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