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
拼音:gou
症状: 二、症状 钩蚴可引起皮肤和呼吸道症状。侵入部皮肤初有奇痒和烧灼感,继而出现出血点、丘疹或疱疹,抓伤可继发细菌感染,局部淋巴结肿大。受染后1星期常有咳嗽、喉痒、声音嘶哑、重者呈剧烈干咳和哮喘发作,痰内可有血丝,持续数日后消失。成虫可引起上腹隐痛或不适,后期常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出现异嗜症。感染后10-20星期出现贫血,长期严重贫血可引起贫血性心脏病。儿童重症可影响生长发育。 三、辅助检查 粪便中检查钩虫卵,培养钩蚴可帮助确诊。
治疗: [治疗] 一、一般及对症治疗 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宜进高蛋白、易消化饮食,补充铁剂,必要时输血。钩虫性皮炎可用左旋咪唑搽剂或用15%甲苯咪唑软膏外涂患处,每日3次,连用1-2日。 二、病原治疗 丙硫苯咪唑每日400毫克,顿服,10日后再服1次;或每日200毫克,连服3日。甲苯咪唑每次100毫克,每日2次,连用3日。复方甲苯咪唑(速效肠虫净)每次1片,每日2次,连月3日。双萘羟酸噻嘧啶0.3-0.5克,睡前1次顿服,间隔一星期可反复应用。复方噻嘧啶每次3片,每日2次,连服2日。
相关信息: [预防] 尽量避免赤足与污染土壤密切接触,防止钩虫幼虫从皮肤侵入。
钩虫病是钩虫寄生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
[病因] 本病由钩虫引起。
传染源为钩虫病患者和钩虫感染者。
赤足或手接触时,丝状蚴即迅速钻入皮肤,也可经口感染。
[诊断] 一、病史 本病以青壮年为多。
有接触污染钩蚴土壤或生食污染钩蚴的蔬菜史。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936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