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症


拼音:kong

症状: [诊断] 一、发病 病前多有胆小、怕羞、被动、依赖、易焦虑、强迫倾向及个性内向等性格特征。 二、症状 多数病例起病缓慢,也可以急起。恐怖常发生于对某一特定对象的1次焦虑发作后,并伴回避反应。恐怖对象为置身于特殊环境如独处闭室、临渊登高、通过桥梁、穿越马路或人群聚集场所;面对小动物、锐器、流血、不洁物、神像或不祥物等;与人交往如见人面赤、怕见生人、怕被人注视或注视异性等。恐怖时常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脱离恐怖对象后症状消失。自知力完整,明知无害却不能克制,妨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 三、分类 (一)单纯性恐怖症 最常见,儿童期多见。表现为对某种特定的物体或进入某处境如蜘蛛、蛇或高处、黑暗、幽闭、空旷处、雷雨等发生恐怖。 (二)广场恐怖 不仅指对公开场所发生的恐怖,而且感到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担心不易很快离去,或无法求援的焦虑。包括公共汽车站、火车站、书店、超级市场。 (三)社交恐怖 少见。主要在社交场所感到害羞、局促不安、尴尬、笨拙、迟钝,怕成为人们耻笑的对象,不敢在公开场所讲话或书写、吃饭。常见的有赤面恐怖,有的害怕看别人的眼睛,怕与别人的视线相遇。

治疗: [治疗] 一、心理治疗 精神支持、行为矫正与自我催眠疗法有效。鼓励患者面对现实,发挥主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生的要求进行训练,使患者容易接受行为疗法,并坚持下去,最终获得成功。行为疗法是治疗本病的最重要的手段,常用的方法如系统性脱敏、暴露或冲击疗法,肌肉松弛训练等。 二、药物治疗 三环类抗抑郁药与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对伴焦虑者疗效较好,丙咪嗪可获戏剧性效果。抗焦虑药和抗抑郁剂常用于治疗恐怖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剂可减轻广场恐怖症,停服后有较高的复发率。在施行行为疗法前用氯丙咪嗪或阿普唑仑治疗恐怖症有一定疗效。

相关信息: [预后] 单纯性恐怖症可持续数年。社交恐怖症如病程超过1年则在五年内少有变化,但长期内可渐有许多改善。广场恐怖症一般急性起病者常易缓解。

恐怖症也称恐怖性神经症,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不该具有的、对某种特定对象产生异常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并出现回避意愿或/和行为的一种神经症。

其患病率为0.095%。

[病因] 成人的单纯性恐怖症来自于儿童期曾有过的体验。

动物或昆虫恐怖症常见于儿童,但在13~19岁常消失。

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有关。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94615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