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


拼音:qiang

症状: [诊断] 一、发病 发病年龄多见于16-30岁之间,性别间无差异,脑力劳动者多见。起病可急可缓,但缓慢起病多见。 二、症状 (一)强迫观念 1.强迫性怀疑:对业已完成的事仍然放心不下,如门已锁好.怀疑是否锁好,总是疑虑不安,常驱使反复查对才能放心。 2.强迫性回忆:对于往事、经历,反复回忆,明知缺乏实际意义,没有必要,但不断回萦于脑海中,无法摆脱。 3.强迫性穷思竭虑:对于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如大自然的现象也无休止地加以思索,如树上的叶子为什么会落下等。 4.强迫性对立思维:患者脑中总是出现一些对立的思想,如看到"快乐"二字时,则出现对立词"悲伤"。 (二)强迫意向及动作 1.强迫意向:患者在作某事时则出现相反的意愿。如医生双手已清洁将准备上手术台时,又出现要解大便的想法,无法克制,但不采取行动,因此总想回避做手术,以免引起恐惧和焦虑不安。 2.强迫性洗涤:怕不清洁而罹患某种传染病,则反复洗手,明知手已清洁,无须再洗,但无法控制。 3.强迫计数:有不可克制的计数,与强迫性联想有关,如见到电杆测要计数,难以克制。 4.强迫性仪式动作:总要作一定动作,以此象征着吉凶祸福,如患者进门时先进二步,再退一步,表示他父亲的病就能逢凶化吉,明知毫无意义,但不作此动作,则焦虑不安。

治疗: [治疗] 一、心理治疗 主要采取解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分析人格缺陷,正确对待疾病,减少精神上的负担和焦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行为疗法 约2/3有中度仪式动作的本症患者采用行为疗法能基本改善,但不完全。当这种治疗减少强迫性仪式动作时,对伴有的强迫思维也有改善,但对没有仪式动作的强迫性神经症效果相当差。 三、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如氯硝安定,每日4-5毫克,对强迫症状有效。氯丙咪嗪每次10-20毫克,每日2-3次。氯羟安定每日6-12毫克为首选药物,丙咪嗪每日100-200毫克,也有一定疗效。病程长及其他治疗无效者可试用抗精神病药,如舒必利每日300-900毫克,或碳酸锂每日0.5-1克。电休克对强迫症状无直接效应,但对伴情绪障碍者可有效。 四、外科治疗 对严重强迫性障碍病人的近期效果显著,但其远期价值颇有争议,可行次尾神经束切断术或边缘性脑白质切断术。

相关信息: [预后] 本病病情迁延,经久不愈,有些患病达数年或数10年之久。3/4的病例13-20年后仍无改变。如急性起病,诱因明显,病前无强迫人格者预后颇佳。起病缓慢,病程长,病前有强迫人格,或有持续性心理社会因素者,预后不佳。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疾病。

在居民中其患病率为0.03%。

[病因] 本症与生物化学因素、遗传因素、器质性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jibing/1/94815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