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 聋(感音神经性耳聋)


拼音:er

症状: [诊断]耳 聋 仔细询问病史,听力检查如音叉试验,纯音测听、声阻抗测听、语言测听、电反应测听检查,X线摄片、CT扫描、MRI检查可助诊断。

治疗: [治疗] 一、药物治疗 老年性耳聋应用改善神经营养和微循环的药物,慎用耳毒性药物,避开噪声环境,治疗和预防代谢性疾病。突发性耳聋早期可用能量合剂、维生素B族,罂粟碱每次30-60mg,静滴,每日1次。如与自身免疫病有关,可用地塞米松每次5-10mg,静滴,每日1次,或用高压氧治疗。药物中毒性、内耳感染性。外伤性耳聋的早期应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如654-2每次10mg,肌注,每日1次,烟酸每次50mg,口服,每日3次。 二、语言及听功能训练 适用于有残余听力的幼儿,可获得部分语言的能力。开始训练的年龄越小越好,一般在2-3岁开始训练最适宜。听觉训练3-6个月,患儿常可识别声音的意义,坚持2-3年后才能获得语言的能力。全聋者最好进聋哑学校接受唇读(看话)OlI练。耳聋不太严重者可使用助听器,耳塞型助听器放置在外耳道口,既可防止因导线磨擦衣服所产生的噪声,又可提高听觉定向力。 三、耳蜗电极过埋植 适用于听毛细胞损坏而部分蜗神经尚存活的重度感音性耳聋者。有单极、双极和多极,为铂或钛、铱外包聚四氯乙烯或硅胶所制成。

相关信息: [预防] 杜绝近亲结婚,严格掌握应用耳毒性药物,及早治疗婴幼儿耳聋,避免强噪声;令混合性耳聋 由于耳的传音结构(外耳和中耳)和感音神经结构(内耳及听神经)都受到损伤而引起的听力障碍,称为混合性耳聋。这两部分的病变可为同一疾病所致,也可由两种互不相关的疾病引起。诊断应作听力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耳部检查。治疗以去除病因为主,对中耳病变应积极治疗。

内耳听器、螺旋神经节、听神经及蜗神经核以上直至听觉皮层的病变所造成的听觉损伤,通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

[病因] 与遗传、病毒感染、梅毒、糖尿病、肾炎或药物等有关。

喉息肉


拼音:hou

症状: 喉息肉多发生于声带,也称声带息肉。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其程度与息肉大小及部位有关,轻者仅有轻微声音改变,重者明显嘶哑,甚至发声困难。多发性息肉嘶哑程度多较重,巨大息肉可阻塞喉腔,引起呼吸困难。喉镜检查可确诊。

治疗: 早期者声带休息,类固醇激素雾化吸人或理疗,绝大部分需手术切除,二氧化碳激光可用于治疗较小的息肉。

相关信息:

喉 癌


拼音:hou

症状: [诊断] 一、发病 男性较女性多见,约为8:1。 二、症状 主要表现为咳嗽、血痰、声音嘶哑及呼吸困难,但较复杂。常随肿瘤类型而异。应注意检查颈部和颌下淋巴结。可分为三型。 (一)声门上型 原发于声带以上部位,分化程度差,发展快,易向同侧颈淋巴结转移。依病程推移,可先后出现喉异物感、不适感、疼痛,吞咽时加重,向同侧头部及耳内放射,咳嗽,伴脓血痰,甚至咯血。晚期出现声嘶、吞咽及呼吸困难。 (二)声门型 局限于声带,分化程度较好,发展极慢,不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好。早期出现声嘶。 (三)声门下型 位于声带以下部位,转移率虽不及声门上型,但较声带型多见。早期可无症状,侵及环构关节或声带时可有声嘶,晚期阻塞声门下区,多出现呼吸困难。 三、辅助检查 间接喉镜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X线喉侧位片、断层片、CT扫描有助于诊断。

治疗: [治疗] 一、放射治疗 适用于,早期声门癌,病变限于会厌缘,范围小于lcm,全身情况差,不宜手术,手术前、后作辅助治疗。 二、手术治疗 依照病变侵及的部位和范围,可分别采用垂直半喉切除术、水平半喉切除术、近全喉切除术及全喉切除术,前三种手术可保留发音功能。有颈淋巴结转移者可行颈廓清扫术。

相关信息:

喉癌居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3位。

以鳞状细胞癌最常见,约占90%,腺癌次之,肉瘤少见。

[病因] 可能与吸烟、饮酒、空气污染、病毒感染、喉白斑病或性激素等有关。

耳 聋(诈 聋)


拼音:er

相关信息:

诈聋即伪聋或装聋,是诈聋的一种表现。

伪装者耳部无疾病或仅有轻微病变及轻度听力减退,由于某些原因和企图有意识地伪装或夸大其听力减退。

起病有原因、目的和企图,耳聋多为单侧,患者表情机警、敏感,极少有不语。

阻抗测听及电反应测听均正常。

耳 聋(精神性耳聋)


拼音:er

症状: 精神性耳聋又称癔病性耳聋或功能性耳聋,常由精神受重大刺激或长期心情不愉快引起,常伴功能失调的其他表现。起病突然,多为精神因素,耳聋多为双侧完全性,表情淡漠,精神紊乱,神经质,常有不语。阻抗测听及电反应测听均正常。首先应查明致病因素,了解思想情况,以便针对病因治疗,建立治愈的信心,争取主动配合,以恢复固有的听觉功能,可采取谈心和暗示疗法。

治疗: 精神性耳聋又称癔病性耳聋或功能性耳聋,常由精神受重大刺激或长期心情不愉快引起,常伴功能失调的其他表现。起病突然,多为精神因素,耳聋多为双侧完全性,表情淡漠,精神紊乱,神经质,常有不语。阻抗测听及电反应测听均正常。首先应查明致病因素,了解思想情况,以便针对病因治疗,建立治愈的信心,争取主动配合,以恢复固有的听觉功能,可采取谈心和暗示疗法。

相关信息:

鼻及鼻窦外伤(鼻骨骨折)


拼音:bi

症状: 外鼻突出于面部中央,外伤易致鼻骨骨折。外伤后外鼻变形,患侧鼻腔变窄,中隔错位弯曲或有血肿。X线鼻骨摄片有助于诊断。 、

治疗: 如外鼻皮肤裂伤应仔细清创缝合,并立即应用破伤风抗毒素1500U,肌注,鼻骨骨折应及早行闭合整复,如已形成鼻中隔血肿或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并全身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相关信息:

鼻及鼻窦外伤(鼻窦骨折)


拼音:bi

症状: 鼻窦骨折多与颌面或鼻部外伤同时发生,位置较深者则多发生于颅外伤时。外伤后面部变形或出现功能障碍。X线颅骨摄片、CT扫描、MRI检查可助诊断。

治疗: 皮肤及软组织裂伤要清创缝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用抗生素防治感染,鼻腔滴入1%~2%麻黄素,骨折后24小时内可行早期整复,超过24小时软组织肿胀者可在伤后1-2星期再予复位,必要时手术复位,伴牙槽骨折时应行牙间固定,筛窦、蝶窦骨折时应与神经外科协同处理。

相关信息:

鼻前庭炎症(鼻前庭炎)


拼音:bi

症状: 鼻前庭炎为鼻前庭皮肤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急性者局部皮肤潮红、水肿,有触痛,有时可见小铍裂,并覆有湿润脓瘀。慢性者局部皮肤增厚,覆有干痂,去之易出血。

治疗: 根除病因:有脓瘀时用硼酸软膏或抗生素软膏涂抹,急性者局部用热敷或红外线超短波理疗'。全身使用抗生素。

相关信息:

鼻前庭炎症(鼻前庭疖)


拼音:bi

症状: 鼻前庭疖是指鼻前庭皮脂腺或毛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局部红肿、剧痛。

治疗: 10%鱼石脂软膏、百多邦软膏或环丙沙星软膏涂抹,局部热敷或用超短波。红外线照射,出现脓点时可用纯石炭酸腐蚀,促进破溃排除脓栓。全身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80万U,肌注,每日2次,镇痛剂如去痛片0.5g,痛时服用,并发颅内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时,须应用足量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800万U,静滴,每日1次,或头孢唑啉6-8g,静滴,每日1次。

相关信息:

鼻前庭炎症(鼻前庭湿疹)


拼音:bi

症状: 鼻前庭湿疹是发生于鼻前庭的一种皮肤损害,可蔓延到鼻翼、鼻尖及上唇等处皮肤,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湿疹以局部渗液及烧灼感为主,有时疼痛,局部发红、肿胀,继而出现小丘疹及水疱,抓破后有渗液、结痂,感染后则成脓疮。慢性者鼻内痒,常挖鼻,皮肤增厚,表面铍裂。

治疗: 扑尔敏4mg,口服,每日3次,局部清洁后涂10%氧化锌糊膏或皮炎平软膏。

相关信息:

12345 共5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