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急性鼻炎)
拼音:bi
症状: [诊断]鼻炎 病初鼻内干燥,有痒感、喷嚏。流清水,渐觉鼻塞、全身不适、乏力。发热、头痛、肌肉及四肢酸痛,并有食欲减退。有闭塞性鼻音,甚至张口呼吸,脓性鼻涕。小儿症状较成人重,多有发热、倦怠,甚至高热、惊厥,或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伴腺样体肥大者鼻塞更重防碍吮奶。可并发鼻窦炎、中耳炎、咽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甚至肺炎。
治疗: [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大量饮水。全身治疗可用中西成药如速效感冒胶囊、感冒清、感冒退热冲剂、银翘片、霍香正气丸等,也可给予镇痛退热剂如阿斯匹林、复方阿斯匹林,每次1片,每日3次,至全身症状减轻后即停用,若症状严重或出现并发症时应酌情用抗生素或磺胺类。1%-2%麻黄素生理盐水或0.05%阿复林滴鼻。病愈后可考虑手术矫治引起鼻塞的原发病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厚等。
相关信息: [预防] 锻炼身体,增强人体抵抗力。
急性鼻炎俗称"伤风"或"感冒"是鼻粘膜的急性病毒感染性炎症。
[病因] 常见致病病毒为鼻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
受凉、过劳、烟酒过度、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鼻腔慢性疾病。
临近感染病灶等为常见诱因。
鼻炎(慢性鼻炎)
拼音:bi
症状: [诊断] 鼻炎 患者呈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多涕,一般为粘液性,如有继发感染则呈粘脓性,可伴头昏、头痛、暂时性嗅觉减退、鼻涕向后流而有"痰多"等不适。鼻粘膜呈暗红色肿胀,鼻甲粘膜光滑、鼻腔内有粘液性分泌物,多积聚于耳底、下鼻道或总鼻道。
治疗: [治疗] 消除病因,加强环境保护,改善劳动条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及对症治疗。0.5%-1%麻黄素生理盐水或0.05%阿复林滴鼻,以减轻鼻塞。0.25%-0.5%普鲁卡因作迎香、鼻通穴位封闭或下需甲粘膜下注射。鼻涕粘稠不易排除时可用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或用吸引器吸除。
相关信息:
慢性鼻炎主要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两种。
[病因] 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鼻腔用药不当、粉尘等均可引起发病。
全身慢性疾病、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障碍也与本病有关。
鼻息肉
拼音:bi
症状: 鼻息肉为一种常见病,好发于筛窦发生息肉。患者有持续性耳塞、打鼾、嗅觉障碍、咽干等症状,如咽鼓管堵塞可出现耳闷、听力减退,如伴鼻窦炎则有头昏、头痛及脓涕,多发性息肉可使外界变形,呈蛙鼻,可见色灰白、表面光滑、半透明的肿物,触之柔软,不痛。
治疗: 治疗原则是手术摘除和针对病因治疗,小者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鼻内喷雾或口服治疗。
相关信息:
鼻中膈偏曲
拼音:bi
症状: 鼻中膈偏离鼻腔正中线,向一侧偏曲,引起症状和功能障碍时称为鼻中膈偏曲。患者初期多为单侧鼻塞,久后致双侧鼻塞,头痛、鼻激。可有继发性鼻窦炎及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可伴鼻梁偏斜。
治疗: 可行鼻中膈成形术,鼻梁偏斜者可行鼻中膈鼻成形术。
相关信息:
鼻出血
拼音:bi
症状: [诊断] 不同疾病鼻出血量不同,可为涕中带血,或呈大量反复出血。
治疗: [治疗] 一、局部止血 (一)指压法 鼻中隔前下方出血者用食、中指捏紧两侧鼻翼,或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或肾上腺素棉片填人出血侧鼻腔后,指压3-5分钟,找到出血点进行止血。 (二)烧灼法 适用于鼻中隔前下方出血。药物可用硝酸银结晶、铬酸或30%三氯醋酸烧灼出血点,再用生理盐水或苏打水中和多余药液。或用二氧化碳激光、YAG激光或高频电刀使局部组织凝固。 (三)喷雾法 凝血酶每次2-5ml,鼻腔喷雾,可间歇多次,或用液氮喷雾,每次不超过30秒,每两星期1次。 (四)经跨大孔注射法 注入2%普鲁卡因3ml或1%赛罗卡因lml,用于后鼻孔出血。 (五)填塞法 用于出血较多,经以上处理无效者。鼻腔填塞可用凡士林纱条、碘仿纱条、橡皮气囊、水囊压迫止血,也可采用可吸收性氧化纤维素、淀粉海绵、明胶海绵、纤维蛋白绵等填塞止血。后鼻孔填塞适用于鼻腔后部出血,鼻腔填塞无效者。填塞时间一般不宜超过3日,同时应用抗生素以防鼻、鼻窦及中耳炎等并发症。 二、全身治疗 止血剂可选用安络血每次5-10mg,肌注,或止血敏每次零点6g,肌注,每日2次,或1.5~3g,静滴。也可选用维生素C、K、P等。 三、病因治疗 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血液、心脏、肝、脾等疾病应进行相应治疗。因鼻中膈偏曲而出血者应在止血后应行矫正术。 五、手术治疗 少数严重鼻出血者,如上述治疗无效,则需采用血管结扎术。经股动脉插管行选择性颈外动脉明胶海绵栓塞可用于治疗顽固性鼻血。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可用羊膜或皮片等移植于鼻内病变处。
相关信息: 一、一般治疗 一般采取坐位,如发生休克时则取头低卧位,输血和保暖。稳定患者情绪,反复大出血、精神异常紧张者应给予镇静剂如安定2-2.5mg,口服。
鼻出血是常见急症之一,是鼻腔局部或全身性疾病的常见症状。
[病因] 外伤如鼻外伤、颌面外伤、挖鼻、用力扭鼻、鼻插管、鼻腔、鼻窦手术,鼻腔疾患如鼻中膈偏曲、嵴突、矩状突、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
结核、梅毒、麻风,肿瘤如鼻腔血管瘤、鼻咽血管纤维瘤、鼻咽癌,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血管硬化、二尖瓣狭窄、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如流感、出血热、麻疹、伤寒及传染性肝炎,血液病如血友病......更多
鼻腔异物
拼音:bi
症状: 鼻腔异物是鼻腔存在外来的物质,可分为非生物类、植物类、动物类及异石。患者有鼻塞、流涕、出血、发热、头痛。检查可见异物,病程久者鼻粘膜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或肉芽。X线摄片可确诊。
治疗: 治疗原则是取出异物,方法因异物性质和部位而异,有感染者应给足量抗生素,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相关信息:
急性鼻窦炎
拼音:ji
症状: 急性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急性炎症,多继发于急性鼻炎。患者持续性鼻塞、嗅觉障碍、脓涕、头痛,全身症状似急性鼻炎。局部压痛,中鼻道、嗅沟积脓。上颌窦穿刺冲洗。x线摄片检查可助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及锈因,一般治疗同急性鼻炎,抗生素类如青霉素每次80万U,肌注,每日2次,鼻息肉、中鼻甲肥大、鼻中膈偏曲等可待炎症基本控制后手术治疗。
相关信息:
慢性鼻窦炎
拼音:man
症状: [诊断]慢性鼻窦炎 患者大量脓涕、鼻塞、头痛及嗅觉障碍,头昏、易倦、精神不振及记忆力减退,胃痛、腹泻及便秘等。鼻粘膜暗红,中鼻甲息肉样变或中鼻道有息肉,中鼻道或嗅裂有脓,伴咽、喉、气管及支气管炎。鼻、鼻窦内窥镜检查人型超声、上颌窦穿刺冲洗及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 [治疗] 1%麻黄素每次2-3滴,滴鼻,每日3次,上颌窦穿刺冲洗,置换法,额窦导管冲洗,内窥镜下清除窦内病变,手术可行上颌窦开窗术、上颌窦清理术、鼻内筛窦切除术,中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鼻息肉也应手术治疗。
相关信息:
慢性鼻窦炎较多见,常继发于急性耳窦炎之后,多数与变态反应有关。
儿童鼻窦炎
拼音:er
症状: [诊断]儿童鼻窦炎 全身症状较成人明显,鼻塞、脓涕多,常有发热、烦躁不安、咳嗽、头痛及面部疼痛。慢性者常有低热。精神萎靡、记忆力差、胃纳不佳、胃病或腹泻,久之可贫血、体重下降和发育障碍,可有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咽喉炎。也可成为病灶,导致球后视神经炎、风湿热、关节痛、肾炎及心内膜炎等。鼻粘膜暗红、肿胀,中鼻道、嗅沟处有脓液。X线摄片、超声检查可助诊断。
治疗: [治疗] 原则上尽量采用保守疗法。急性期应用有效抗生素,如青霉素80万U,肌注,每日2次。必要时给抗病毒药物,如抗病毒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0.5%-1%麻黄素波滴鼻。较大儿童可行上颌窦穿刺冲洗。过敏体质者可用抗过敏疗法。
相关信息: [预防] 加强营养和锻炼身体,预防感冒。
儿童鼻窦炎较常见。
[病因] 常见致病菌是肺炎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
发病与儿童鼻窦解剖、身体抵抗力差、免疫功能不全、鼻外伤等有关。
鼻真菌病
拼音:bi
症状: 鼻真菌病以鼻曲霉菌病较常见。凡中年以上患者有不明原因涕血,除恶性肿瘤外,尚应考虑本病,若涕中还混杂有污秽的碎屑、痂皮或干酪状物、鼻涕有霉臭者,更应考虑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