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黄疣
拼音:jian
症状: 睑黄疣又称睑黄瘤,是一种最常见的脂质代谢障碍性皮肤病。多见于更年期前后的妇女,常伴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及肝胆病。皮疹为桔黄色扁平椭圆形柔软斑块,可为米粒至瓜子大小。多对称发生于上眼睑内毗处,也可侵及下眼睑或上下睑损害融合。发展缓慢,无自觉症状。
治疗: 高脂蛋白血症者应给低糖饮食,并配合降血脂药物如安妥明每次1克,每日两次,或消胆胺、烟酸等。局部可用冷冻、电解、电凝或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但应注意美容,避免瘢痕形成。
相关信息:
痤 疮
拼音:zuo
症状: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病因] 本病主要与雄性激素增多、微生物如痤疮棒状杆菌有关,遗传、饮食、胃肠功能障碍、毛囊虫感染也起一定作用。 [诊断] 一、寻常性痤疮 多见,常见于青年,好发于颜面、肩部、前胸、后背等处。早期损害为毛囊性圆锥形丘疹,顶端为黄白色,部分毛囊口为黑色,称黑头粉刺。炎症较重者可变成小脓疱,周围有红晕。部分形成皮下大小不等的淡红或暗红色坚硬结节,高出于皮面,可有黄豆或杏核大小囊肿,继之有波动感,破后流出粘稠脓液。多呈慢性经过,多数青春期过后皮疹自然消退,但有时留下萎缩性或增生性瘢痕。 二、聚合性痤疮 较严重,除累及面部、前胸、后背外,还累及腹部、四肢近侧端。损害以脓疱、囊肿、脓肿为主,常互相融合,溃破后流出恶臭脓性浆液,常形成瘘管,愈后常留下增生性瘢痕。常伴低热、乏力等。 三、坏死性痤疮 又称痘疮样痤疮,多见于20-50岁,男性稍多。易发生在前额、颈部和头皮前缘。皮损初为褐红色、成簇的毛囊性丘疹和脓疱,中央有脐凹,以后发生坏死,表面有出血性痂皮,痂脱后留下萎缩性瘢痕,常融合成网状。 四、婴儿痤疮 罕见,常发生在3个月-2岁以内,有明显家族史。皮疹为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等,偶有结节和囊肿。
治疗: 一、一般治疗 每日用温水流黄皂洗脸3-4,少食脂肪、糖类食物,忌刺激性饮食。 二、全身治疗 四环素每次0.25克,每日4次,1个月后每半月递减0.25克,最后每日0.25克,连服2-3个月。或用红霉素、美满霉素或甲硝唑等。皮脂溢出较多、炎症较重者可选用13-顺维甲酸每千克0.5-1毫克,分3-4口服,连用1-2个月。可并用维生素B6、硫酸锌等。严重者可给己烯雌酚,每日1毫克,连用2-3周,女性患者应于经后第14日开始服用,至下次经前1日止。 三、中医中药 清泄肺胃湿热,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有效,大便燥结者加大黄,感染重者加地丁、公英。 四、局部治疗 外涂复方硫磺洗剂、0.5%维甲酸霜、5%-10%过氧苯甲酸溶液对黑头粉刺、炎症有效。去炎松混悬液0.5-1毫升(含去炎松每毫升10毫克)结节或囊内注射,每星期1-2次。表浅性瘢痕可用磨削整容法治疗,增生性瘢痕可用液氮冷冻治疗。
相关信息:
白癜风
拼音:bai
症状: 本病青年多见。皮损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色素脱失斑,呈乳白色,边界清楚,周边色素增加。可单发或多发,也可融合成大片,患处毛发可发白,全身各部均可发生,局限或散在,单侧或对称,可呈节段性或带状分布。病程缓慢,不影响身体健康。
治疗: 全身治疗可用烟酸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8-甲氧补骨月旨素(8-MOP)每日20-40克,服药后一到两小时照射紫外线。局部外用30%补骨脂酊或白癜净、0.5%氮芥酒精,每日2次;或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如倍他米松二甲基亚砜霜、肤轻松霜等。中药白驳丸每次20-30丸,每日3次,连服半年至1年;或白癜风胶囊每次四粒,每日4次。自体表皮移植术适用于小片皮损的治疗。近年来出现的自体黑素细胞移植术效果更好。
相关信息:
白癜风是一种后天性局限性的皮肤色素脱失病。
[病因] 病因末明,可能与遗传、自体免疫及神经因素有关。
雀 斑
拼音:que
症状: 雀斑也称夏日斑,是发生于日晒部位的皮肤上的黄褐色素斑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在5岁左右开始出现,随年龄增长数目增多,与日晒有关。好发 于颜面、颈侧、手背,也可见于胸部及四肢伸侧,对称发生。皮损为针尖至扁豆大小的黄褐色或暗褐色斑点,密集或散在。冬轻夏重,无自觉症状。
治疗: 常用10%- 20%过氧化氢溶液、3%氢醌霜或20%对苯二酚苯醚霜;可用液 氮或二氧化碳冷冻治疗。
淋 病
拼音:ling
症状: 一、发病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主要以性活跃的中青年为多。 二、症状 (一)急性淋病 有不洁性交史,潜伏期3-5日。男性以尿道炎为主,表现为尿道口红肿,轻度刺痒,伴尿频、尿急、尿道流黄色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排尿时疼痛和灼热感。女性症状较轻,但易扩散至膀胱及会阴部,伴钝痛及压迫感,尿频,尿急,血尿,大量带脓血的白带等。病程第一星期最严重,2-3星期后症状开始减轻或消失。 (二)慢性淋病 急性淋病治疗不合理或未经治疗,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自觉症状轻微,女性有下腹部坠胀、腰痛、白带增多。男性排尿灼热、微痒、尿流细、排尿无力、滴尿,未经治疗者数月或数年后可发生尿道狭窄。 (三)其他 淋菌性结膜炎以新生儿多见,表现为眼睑肿胀,结膜充血,脓液外溢。淋菌性咽炎多见于女性,咽部充血水肿,有炎性分泌物。播散性淋病主要通过血行播散到全身,常表现为淋菌性关节炎、菌血症,可伴胸膜炎、心内膜炎,还可出现一过性红斑、脓疱或紫癜。 三、辅助检查 分泌物涂片、培养阳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查淋球菌核酸可助诊断。
治疗: 一、无合并症淋病的治疗 普鲁卡因青霉素G480万u,分两侧臀部肌注,同时口服丙磺舒1克;或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3克,同时口服丙磺舒1克。青霉素过敏者可用氟哌酸800毫克,1次口服;或四环素每次0.5克,每日4次,共用7日。青霉素耐药者可用壮观霉素(淋必治),每次2克,肌注;或头孢三嗪(菌必治)每次250克,肌注。 二、有合并症淋病的治疗 指合并淋菌性输卵管炎、附件炎或前列腺炎、附睾炎。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次480万U,肌注,同时给丙磺舒1克,1次口服,以后继续服用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0.5克,每日4次,同时口服丙磺舒1克,每日2次,共10日。青霉素耐药者给予大观霉素(淋必治),每次2克,肌注,每日1次,连用10日;或头孢三嗪(菌必治)每次250毫克,肌注,每日1次,连用10日;或氟嗪酸每次200毫克,每日2次,共7日。
相关信息:
淋病是急性或慢性泌尿系统的化脓性感染。
可引起关节炎、心内膜炎、脑膜炎等。
[病因] 本病由淋球菌引起。
主要通过性交直接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的衣服、被褥、便盆、医疗器械间接传染,幼女常通过间接途径感染,新生儿可通过产道感染而发病。
蝎蜇伤
拼音:xie
症状: 蝎蜇伤是因不慎接触到蝎子,被其锐利的尾钩刺蜇所致。尾钩与毒腺相连,毒腺内含有致病性毒液,为神经性毒素和溶血性毒素。一旦被蜇局部可出现疼痛、红肿、瘀斑,偶有坏死。除皮肤损害外,全身中毒症状有头痛、眩晕、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心悸、多汗、反射性痉挛,少数有肺水肿,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治疗: 治疗应立即用止血带紧扎被蜇肢体近心端,用吸乳器或拔火罐吸出毒素。被蜇近心端皮下注射吐根碱,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应应用上海蛇药、皮质类固醇激素或阿托品等。
相关信息:
接触性皮炎
拼音:jie
症状: [诊断] 有接触外界某些物质史,在接触部位发病。皮疹主要表现为红斑水肿,严重者有水疱和大疤,界限清楚。去除病因后皮疹很快消退。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三期。确定本病可疑致敏物可作斑贴试验,但须在皮疹消退并停用脱敏药物1-2个星期周后进行。
治疗: [治疗] 一、病因和一般治疗 应尽快去除病因,避免再接触,避免搔抓及肥皂和热水烫洗。 二、全身治疗 抗组胺类药如赛庚啶每次2-4毫克,每日3次;特非那丁每次60毫克,每日2次;或克敏能、仙特敏等;以上药物任选1-2种。维生素C每次0.2克,每日3次。皮损较重或广泛时可选用强的松,每次10-15毫克,或地塞米松1.5~3毫克,每日3、4次。 三、局部治疗 以消炎、止痒、预防感染为主。急性期有红斑、水肿、小水疱、无糜烂渗出时,选用酚炉甘石洗剂或乐肤液;有渗出时选用0.1%雷夫奴尔溶液或3%硼酸溶液湿敷。亚急性期皮损红肿减轻,渗出减少,可选用雷夫奴尔糠馏油乳剂、皮炎平霜或肤轻松霜等。慢性期皮肤有浸润、肥厚时选用去炎松尿素软膏、黑豆馏油软膏、糠馏油糊膏、肤疾宁硬膏或防裂护肤霜等。
相关信息: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粘膜接触外界某些刺激物或致敏物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病因] 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有原发性刺激物和致敏物。
分为动物性如动物毒素、昆虫毒毛等;
植物性如某些植物的叶、茎、花、果等或其产物;
化学性物质为主要原因,如镍、铬等金属及其制品,肥皂、洗衣粉、皮革等日用品,化妆品、外用药物、杀虫剂及除臭剂、化工原料等。
湿 疹
拼音:shi
症状: [诊断] 一、症状 (一)各期表现 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三期。 1.急性湿疹:起病急在红斑、水肿的基础上,出现米粒大的丘疹或小水疱。因水疱破裂可出现糜烂、渗出、结痂,皮疹融合成片,中心较重,渐向外扩展,界限不清。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对称分布。自觉瘙痒。 2.亚急性湿疹:急性炎症减轻后,皮疹以小丘疹和结痂为主,有少量疱疹及糜烂,伴轻度浸润,表面有少许鳞屑。 3.慢性湿疹:由急性、亚急性湿疹演变而来,皮损主要为皮肤粗糙、抓痕、血痂、浸润肥厚、苔藓样变,伴色素沉着。 (二)特定部位表现 1耳部湿疹:以红斑、渗液、结痂为主。 2.乳房湿疹:皮疹呈棕红色斑、糜烂,表面有薄痂,有皲裂,瘙痒伴疼痛。。 3.外阴、阴囊湿疹:多奇痒 皮损以红肿、糜烂、浸润肥厚、色素沉着为主。 4.手部湿疹:以皮肤粗糙、干燥、皲裂为主,冬季加重。
治疗: [治疗] 同本节接触性皮炎部分。
相关信息:
湿疹是一种具有多形性皮疹及渗出倾向,伴剧烈瘙痒,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
[病因] 本病是由内因如过敏体质、慢性感染、内分泌紊乱、精神、神经因素等;
外因如搔抓、化妆品、肥皂等刺激,吸人花粉、尘螨等,或吃鱼虾、蛋类食物等引起。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拼音:chuan
症状: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是在患处附近先有一感染病灶,如中耳炎、溃疡、瘘管等,其分泌物中的细菌毒素或组织的分解产物对邻近部位的皮肤致敏而出现的湿疹样改变。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损害。自觉瘙痒,皮疹随搔抓而向外扩散,严重者可有发热。白细胞增高等。
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灶,选择适当抗生素。局部治疗参照本节接触性皮炎的局部处理。
相关信息:
坠积性皮炎和淤积性溃疡
拼音:zhui
症状: [诊断] 本病主要发生于经常站立或下肢用力过多的成人。发病前有患侧下肢静脉曲张史。多发于小腿胫前中部与内踝以上部位。水肿为最早的局部症状,呈凹陷性。渐出现淡黄色至黄褐色沉着斑,表面可有鳞屑伴肥厚、苔藓样变,称为坠积性皮炎。发生湿疹样变时称为坠积性湿疹。损害日久,轻微外伤或严重者可见溃疡,称为淤积性溃疡。常为少数孤立、圆形、椭圆或不规则形,钱币大小,边缘坚实削直,基底水肿有暗红色肉芽组织,其上覆有浆液或腐物,有时表面形成坏死,周围皮肤坚硬、紧张,溃疡一般表浅,但也有深达肌肉者。自觉瘙痒,溃疡者可伴痒痛。腹股沟淋巴结常肿大。经过缓慢,常迁延数月或长年不愈。
治疗: 适当休息,抬高患肢,避免长期站立及外伤。芦丁每次20毫克,每日3次;或复方丹参片等活血化瘀的中药。维生素C每次0.2克,每日3次。维生素E每次0.2克,每日3次。硫酸锌每次200毫克,每日3次。局部皮炎或湿疹样损害者可外涂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如肤轻松、去炎松霜或雷夫奴尔松馏油乳剂等。溃疡者可用5%红降汞软膏、复方硝酸银软膏、紫草膏等常规换药。静脉曲张轻者可包扎弹性绷带或穿弹性医疗袜,严重者可考虑外科手术。
相关信息:
坠积性皮炎和淤积性溃疡 是由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血液循 环淤滞所致的局限性慢性皮肤 炎症及溃疡。
前者为早中期表 现,后者为最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