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 聋(精神性耳聋)


拼音:er

症状: 精神性耳聋又称癔病性耳聋或功能性耳聋,常由精神受重大刺激或长期心情不愉快引起,常伴功能失调的其他表现。起病突然,多为精神因素,耳聋多为双侧完全性,表情淡漠,精神紊乱,神经质,常有不语。阻抗测听及电反应测听均正常。首先应查明致病因素,了解思想情况,以便针对病因治疗,建立治愈的信心,争取主动配合,以恢复固有的听觉功能,可采取谈心和暗示疗法。

治疗: 精神性耳聋又称癔病性耳聋或功能性耳聋,常由精神受重大刺激或长期心情不愉快引起,常伴功能失调的其他表现。起病突然,多为精神因素,耳聋多为双侧完全性,表情淡漠,精神紊乱,神经质,常有不语。阻抗测听及电反应测听均正常。首先应查明致病因素,了解思想情况,以便针对病因治疗,建立治愈的信心,争取主动配合,以恢复固有的听觉功能,可采取谈心和暗示疗法。

相关信息:

鼻及鼻窦外伤(鼻骨骨折)


拼音:bi

症状: 外鼻突出于面部中央,外伤易致鼻骨骨折。外伤后外鼻变形,患侧鼻腔变窄,中隔错位弯曲或有血肿。X线鼻骨摄片有助于诊断。 、

治疗: 如外鼻皮肤裂伤应仔细清创缝合,并立即应用破伤风抗毒素1500U,肌注,鼻骨骨折应及早行闭合整复,如已形成鼻中隔血肿或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并全身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相关信息:

鼻及鼻窦外伤(鼻窦骨折)


拼音:bi

症状: 鼻窦骨折多与颌面或鼻部外伤同时发生,位置较深者则多发生于颅外伤时。外伤后面部变形或出现功能障碍。X线颅骨摄片、CT扫描、MRI检查可助诊断。

治疗: 皮肤及软组织裂伤要清创缝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用抗生素防治感染,鼻腔滴入1%~2%麻黄素,骨折后24小时内可行早期整复,超过24小时软组织肿胀者可在伤后1-2星期再予复位,必要时手术复位,伴牙槽骨折时应行牙间固定,筛窦、蝶窦骨折时应与神经外科协同处理。

相关信息:

鼻前庭炎症(鼻前庭炎)


拼音:bi

症状: 鼻前庭炎为鼻前庭皮肤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急性者局部皮肤潮红、水肿,有触痛,有时可见小铍裂,并覆有湿润脓瘀。慢性者局部皮肤增厚,覆有干痂,去之易出血。

治疗: 根除病因:有脓瘀时用硼酸软膏或抗生素软膏涂抹,急性者局部用热敷或红外线超短波理疗'。全身使用抗生素。

相关信息:

鼻前庭炎症(鼻前庭疖)


拼音:bi

症状: 鼻前庭疖是指鼻前庭皮脂腺或毛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局部红肿、剧痛。

治疗: 10%鱼石脂软膏、百多邦软膏或环丙沙星软膏涂抹,局部热敷或用超短波。红外线照射,出现脓点时可用纯石炭酸腐蚀,促进破溃排除脓栓。全身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80万U,肌注,每日2次,镇痛剂如去痛片0.5g,痛时服用,并发颅内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时,须应用足量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800万U,静滴,每日1次,或头孢唑啉6-8g,静滴,每日1次。

相关信息:

鼻前庭炎症(鼻前庭湿疹)


拼音:bi

症状: 鼻前庭湿疹是发生于鼻前庭的一种皮肤损害,可蔓延到鼻翼、鼻尖及上唇等处皮肤,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湿疹以局部渗液及烧灼感为主,有时疼痛,局部发红、肿胀,继而出现小丘疹及水疱,抓破后有渗液、结痂,感染后则成脓疮。慢性者鼻内痒,常挖鼻,皮肤增厚,表面铍裂。

治疗: 扑尔敏4mg,口服,每日3次,局部清洁后涂10%氧化锌糊膏或皮炎平软膏。

相关信息:

鼻炎(慢性鼻炎)


拼音:bi

症状: [诊断] 鼻炎 患者呈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多涕,一般为粘液性,如有继发感染则呈粘脓性,可伴头昏、头痛、暂时性嗅觉减退、鼻涕向后流而有"痰多"等不适。鼻粘膜呈暗红色肿胀,鼻甲粘膜光滑、鼻腔内有粘液性分泌物,多积聚于耳底、下鼻道或总鼻道。

治疗: [治疗] 消除病因,加强环境保护,改善劳动条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及对症治疗。0.5%-1%麻黄素生理盐水或0.05%阿复林滴鼻,以减轻鼻塞。0.25%-0.5%普鲁卡因作迎香、鼻通穴位封闭或下需甲粘膜下注射。鼻涕粘稠不易排除时可用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或用吸引器吸除。

相关信息:

慢性鼻炎主要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两种。

[病因] 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鼻腔用药不当、粉尘等均可引起发病。

全身慢性疾病、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障碍也与本病有关。

鼻息肉


拼音:bi

症状: 鼻息肉为一种常见病,好发于筛窦发生息肉。患者有持续性耳塞、打鼾、嗅觉障碍、咽干等症状,如咽鼓管堵塞可出现耳闷、听力减退,如伴鼻窦炎则有头昏、头痛及脓涕,多发性息肉可使外界变形,呈蛙鼻,可见色灰白、表面光滑、半透明的肿物,触之柔软,不痛。

治疗: 治疗原则是手术摘除和针对病因治疗,小者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鼻内喷雾或口服治疗。

相关信息:

鼻中膈偏曲


拼音:bi

症状: 鼻中膈偏离鼻腔正中线,向一侧偏曲,引起症状和功能障碍时称为鼻中膈偏曲。患者初期多为单侧鼻塞,久后致双侧鼻塞,头痛、鼻激。可有继发性鼻窦炎及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可伴鼻梁偏斜。

治疗: 可行鼻中膈成形术,鼻梁偏斜者可行鼻中膈鼻成形术。

相关信息:

鼻出血


拼音:bi

症状: [诊断] 不同疾病鼻出血量不同,可为涕中带血,或呈大量反复出血。

治疗: [治疗] 一、局部止血 (一)指压法 鼻中隔前下方出血者用食、中指捏紧两侧鼻翼,或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或肾上腺素棉片填人出血侧鼻腔后,指压3-5分钟,找到出血点进行止血。 (二)烧灼法 适用于鼻中隔前下方出血。药物可用硝酸银结晶、铬酸或30%三氯醋酸烧灼出血点,再用生理盐水或苏打水中和多余药液。或用二氧化碳激光、YAG激光或高频电刀使局部组织凝固。 (三)喷雾法 凝血酶每次2-5ml,鼻腔喷雾,可间歇多次,或用液氮喷雾,每次不超过30秒,每两星期1次。 (四)经跨大孔注射法 注入2%普鲁卡因3ml或1%赛罗卡因lml,用于后鼻孔出血。 (五)填塞法 用于出血较多,经以上处理无效者。鼻腔填塞可用凡士林纱条、碘仿纱条、橡皮气囊、水囊压迫止血,也可采用可吸收性氧化纤维素、淀粉海绵、明胶海绵、纤维蛋白绵等填塞止血。后鼻孔填塞适用于鼻腔后部出血,鼻腔填塞无效者。填塞时间一般不宜超过3日,同时应用抗生素以防鼻、鼻窦及中耳炎等并发症。 二、全身治疗 止血剂可选用安络血每次5-10mg,肌注,或止血敏每次零点6g,肌注,每日2次,或1.5~3g,静滴。也可选用维生素C、K、P等。 三、病因治疗 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血液、心脏、肝、脾等疾病应进行相应治疗。因鼻中膈偏曲而出血者应在止血后应行矫正术。 五、手术治疗 少数严重鼻出血者,如上述治疗无效,则需采用血管结扎术。经股动脉插管行选择性颈外动脉明胶海绵栓塞可用于治疗顽固性鼻血。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可用羊膜或皮片等移植于鼻内病变处。

相关信息: 一、一般治疗 一般采取坐位,如发生休克时则取头低卧位,输血和保暖。稳定患者情绪,反复大出血、精神异常紧张者应给予镇静剂如安定2-2.5mg,口服。

鼻出血是常见急症之一,是鼻腔局部或全身性疾病的常见症状。

[病因] 外伤如鼻外伤、颌面外伤、挖鼻、用力扭鼻、鼻插管、鼻腔、鼻窦手术,鼻腔疾患如鼻中膈偏曲、嵴突、矩状突、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

结核、梅毒、麻风,肿瘤如鼻腔血管瘤、鼻咽血管纤维瘤、鼻咽癌,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血管硬化、二尖瓣狭窄、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如流感、出血热、麻疹、伤寒及传染性肝炎,血液病如血友病......更多

2627282930 共50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