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


拼音:bai

症状: 一、糖尿病性白内障 年龄较大患者的白内障与一般老年性白内障难于区别,后者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且进展较快,成熟较早,发病年龄也提前。青少年病人多见于15-20岁,血糖没有很好控制者,且双眼发病,白内障的形成、发展直至成熟历时甚短,早期为小点状灰白色混浊,晶体超常膨胀,以后皮质完全混浊。治疗同老年性白内障,应在血糖控制情况下进行手术。 二、手足抽搐性白内障 由于血清钙过低引起,可发生于甲状旁腺摘除后、软骨病或孕期、产后和哺乳期缺钙妇女。为皮质内点片状或条状混浊,与囊膜间有一清亮的透明带,伴红、绿或蓝色结晶。治疗可给足量的维生素AD,每次2丸,每日3次,乳酸钙每次2g,每日3次,如已影响视力则应手术治疗。 三、肌强直性生白内障 肌强直症是一种遗传性退行性疾病。晶体首先在后囊膜下形成尘埃状或点状混浊,可伴红绿色结晶,最终可发展至完全混浊。成熟后白内障宜手术治疗。

白内障(后发性白内障)


拼音:bai

治疗: 后发性白内障是因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或晶体抽吸术后,残留的皮质及脱落在晶体后囊的上皮细胞增生所致。混浊明显时可影响视力。可用YAG激光治疗,如囊膜较薄可用晶体截囊刀将中央部囊膜切开,以增加视力,如机化膜形成和囊膜较厚则作囊膜切除或剪开术。

相关信息:

原发性青光眼(急性闭角性青光眼)


拼音:yuan

症状: 一、发病 多见于50岁以上的妇女,男女之比约1:2。 二、症状 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前期及先兆期 一眼已发生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另一眼勿需作激发试验即可诊断。仅约30%患者有先兆期症状,即在情绪激动、长时间阅读、看电影后,发生虹视、眼胀视朦、偏头痛等,经休息或睡眠后消失。小发作时眼部轻度充血,眼压轻度升高。 (二)急性发作期 眼压突然升高,一般在6.65~10.64kPa之间,严重者可达13.33kPa以上,指试眼球坚硬如石,视力急剧下降,严重者仅留光感,角膜水肿如毛玻璃状,失去正常透明而光滑外观,瞳孔散大,多呈垂直椭圆形,眼部呈混合性充血,重者有球结膜水肿,前房浅,前房角闭塞,房水流畅系数明显下降。患者有剧烈的眼球胀痛、偏头痛、恶心、呕吐等,部分患者出现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三联征,即虹膜扇形萎缩,角膜后壁和晶体前囊色素沉着,晶体前囊下出现灰白色点状、条状和斑块状混浊,称为青光眼斑。 (三)间歇期(缓解期) 经药物治疗后,房角重新开放,眼压及房水流畅系数恢复正常。如发作时未遗留永久性损害,除前房浅、房角窄外可无其他异常。 (四)慢性期 由急性发作期迁延而来,眼压未得到有效控制,仍为中度升高,房角圆周1/2-2/3以上闭塞和前粘连成膜后有色素沉着,虹膜部分后粘连和萎缩,晶体前囊下青光眼斑向深层发展蔓延,视力明显下降,晚期眼底检查异常。 (五)绝对期 视力完全丧失,眼压仍高,多数患者能耐受,眼球各部组织变性,角膜上皮水肿,反复出现大疤或上皮剥脱,前房极浅,虹膜萎缩,有新生血管,瞳孔绿色素外翻,晶体混浊,巩膜出现葡萄肿。

治疗: [治疗] 一、前期及先兆期 约53%-68%的本期患者会出现急性发作,可行预防性激光虹膜切徐术以获治愈。不宜手术者可满1%-2%毛芸会香碱,密切观察。 二、急性发作用 应积极降眼压,避免发生永久性粘连。 (一)药物治疗 高眼压下手术合并症多,效果差可用以下药物控制。 1.高渗剂:常用50%甘油溶液2-3ml/kg,口服,10分钟后眼压下降,20%甘露醇1-1.5g/kg,快速静滴,15-30分钟后眼压下降,30%尿素1~1.5g/kg,快速静滴,50%葡萄糖静注可暂时降低眼压。 2.缩瞳剂:1%-2%毛果芸香碱滴眼,每5-10分钟1次,0.25%-0.5%水杨酸毒扁豆碱滴眼,一般与毛果芸香碱交替使用,只用3次。 3.碳酸酐酶抑制剂:常用乙酸唑胺500mg,口服,以后每次250mg,每日2-3次。 4.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0.25%-0.5%噻吗心安滴眼,每日2次,0.05%百里胺滴眼,每15分钟1次。 5.2%普鲁卡因1.5ml,球后注射。 (二)对症处理如患者烦躁失眠,给镇静剂如鲁米那、冬眠灵等。 (三)手术治疗 眼压降低后应尽快手术治疗。使用缩瞳剂眼压获得控制,房角2/3以上开放者可行激光虹膜切除术,缩瞳剂不能控制眼压,房角粘连已达2/3圆周者,需行滤过手术,情况在上述二者之间者可先作激光虹膜切除术,眼压不能控制可加用缩瞳剂或行外滤手术。 三、间歇期 应尽早行激光虹膜切除术。 四、慢性期 房角大部粘连,应行外滤手术。 五、绝对期 继续滴用缩瞳药,如疼痛剧烈。降压手术无效时可采用球后注射酒精、氯两暖等,还可行视神经剪断术、眼球摘除术。

相关信息:

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又称急性充血性青光眼,是老年人的常见眼病。

[病因] 病因尚未明了。

多由于相对性瞳孔阻滞引起,而眼球小、前房浅。

房角窄则是解剖因素。

电光性眼炎


拼音:dian

症状: 电光性眼炎是眼部受紫外线过度照射而引起的角膜、结膜损害常见于电焊、紫外线灯、金属熔锻及原子弹爆炸等损伤。患者经紫外线照射后,经4-8小时的潜伏期,两肢出现疼痛、畏光、流泪及眼睑痉挛,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呈点状、片状剥脱,瞳孔缩小。轻症患者无需特殊处理,可应用0.25%氯霉素液滴眼,每日4次。症状较重者可应用0.5%地卡因液滴眼,以暂时缓解症状,新鲜人奶滴眼有 一定疗效,冷敷能减轻症状,有角膜上皮剥脱者应涂抗生素眼膏。12-24小时内症状可减轻。

治疗:。轻症患者无需特殊处理,可应用0.25%氯霉素液滴眼,每日4次。症状较重者可应用0.5%地卡因液滴眼,以暂时缓解症状,新鲜人奶滴眼有 一定疗效,冷敷能减轻症状,有角膜上皮剥脱者应涂抗生素眼膏。12-24小时内症状可减轻。

相关信息:

鼻炎(急性鼻炎)


拼音:bi

症状: [诊断]鼻炎 病初鼻内干燥,有痒感、喷嚏。流清水,渐觉鼻塞、全身不适、乏力。发热、头痛、肌肉及四肢酸痛,并有食欲减退。有闭塞性鼻音,甚至张口呼吸,脓性鼻涕。小儿症状较成人重,多有发热、倦怠,甚至高热、惊厥,或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伴腺样体肥大者鼻塞更重防碍吮奶。可并发鼻窦炎、中耳炎、咽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甚至肺炎。

治疗: [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大量饮水。全身治疗可用中西成药如速效感冒胶囊、感冒清、感冒退热冲剂、银翘片、霍香正气丸等,也可给予镇痛退热剂如阿斯匹林、复方阿斯匹林,每次1片,每日3次,至全身症状减轻后即停用,若症状严重或出现并发症时应酌情用抗生素或磺胺类。1%-2%麻黄素生理盐水或0.05%阿复林滴鼻。病愈后可考虑手术矫治引起鼻塞的原发病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厚等。

相关信息: [预防] 锻炼身体,增强人体抵抗力。

急性鼻炎俗称"伤风"或"感冒"是鼻粘膜的急性病毒感染性炎症。

[病因] 常见致病病毒为鼻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

受凉、过劳、烟酒过度、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鼻腔慢性疾病。

临近感染病灶等为常见诱因。

急性鼻窦炎


拼音:ji

症状: 急性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急性炎症,多继发于急性鼻炎。患者持续性鼻塞、嗅觉障碍、脓涕、头痛,全身症状似急性鼻炎。局部压痛,中鼻道、嗅沟积脓。上颌窦穿刺冲洗。x线摄片检查可助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及锈因,一般治疗同急性鼻炎,抗生素类如青霉素每次80万U,肌注,每日2次,鼻息肉、中鼻甲肥大、鼻中膈偏曲等可待炎症基本控制后手术治疗。

相关信息:

咽 炎(慢性咽炎)


拼音:yan

症状: [诊断]咽 炎 可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和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大多数为成年人,有的病程较长,不易治愈,易复发。咽部有异物、堵塞感,干燥、发痒、灼热等,咽部分泌物增多,粘稠,反射敏感,晨起刷牙时易恶心、呕吐。咽部粘膜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散在突起的增生淋巴滤泡及扩张的小血管,常覆粘液或脓性分泌物。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治疗鼻腔炎、鼻窦炎,行扁桃体摘除术及处理全身疾患。减 少咽部刺激,戒烟,戒酒,避免化学气体刺呋喃激。 二、局部治疗 慢性单纯性咽炎常用复方硼砂溶液、味哺西林液、2%硼酸液等漱口,2%碘甘油涂咽部,口含四季润喉片、杜灭芬喉片、健民咽喉片、桂林西瓜霜等。慢性肥厚性咽炎除应用单纯性咽炎的疗法外,用20%硝酸银或电灼法灼烧,也可用冷冻、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三、物理疗法 超短波透热疗法、紫外线照射,也可采用雾化吸人法。 四、中医中药 宜滋阴清热、养阴生津的中药,如知柏地黄丸,或用胖大海两枚、麦冬3枚、青果两枚,重者加金银花16g代茶饮用。中成药有利咽解毒冲剂。金莲花片、六神丸等。

相关信息:

慢性咽炎是慢性感染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是常见病之一 [病因] 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易于转为慢性。

慢性扁桃体炎及口腔牙齿炎症,慢性鼻炎、鼻窦炎,鼻腔脓性分泌物下流刺激咽部,烟酒过度或化学气体刺激,人体抵抗力减低或过敏体质,风湿热、糖尿病、心脏病或慢性支气管炎等均可引起本病。

咽部脓肿(咽后脓肿)


拼音:yan

症状: [诊断] 本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以前者多见。 一、急性型 为咽后间隙淋巴结化脓性炎症。多发生于3岁以下婴幼儿。有原发病或咽部外伤史。起病较急,呈急性病容,畏寒、发热,体温常上升至30-40~C。咽痛、吞咽及呼吸困难,拒食,语言不清,哭声如鸭鸣,入睡困难,有鼾声,头后仰并偏向患侧,患侧淋巴结肿大。咽后壁隆起,多偏向一侧,表面粘膜充血,咽腭弓和软展被推向前移。白细胞升高,颈部侧位X线片可助诊断,穿刺可抽得脓液。 二、慢性型 多为结核性咽后脓肿。起病缓慢,病程长,早期症状不显著,脓肿形成后有低热。疼痛不重,多有结核病灶。以液细菌培养或涂片可找到结核菌,颈部侧位X线片有助于诊断。 三、并发症 可并发喉水肿、纵隔炎、吸人性肺炎、窒息等。

治疗: [治疗] 急性型应用足量抗生素,如青霉素800万U,静滴,每日1次,慢性型应用抗济药物治疗,如链霉素0.5g,肌注,每日2次,中药清热解毒口服液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急性型应及时切开排脓,并每日扩张脓腔1次,排尽脓液,慢性型局部穿刺抽脓,并在脓腔内注入链霉素0.5g,本病在用压舌板检查或脓肿切开引流时易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或喉阻塞或窒息,应做好抢救准备,必要时立即施行心脏、呼吸复苏及药物抢救。

相关信息:

咽后脓肿为咽后间隙积脓。

[病因] 急性型由口、咽、鼻腔、鼻窦感染,咽后壁损伤后感染引起,慢性型多由颈椎结核引起。

先天性喉鸣(先天性喉鸣)


拼音:xian

症状: 先天性喉鸣多发生于出生后不久,是由于喉软骨软化和会厌卷曲所致。多于出生后出现或生后数周发生。主要表现为吸气期喉鸣与四凹症,但哭声响亮,喉鸣呈间歇性,活动时响亮,睡眠及安静时减轻或消失,与体位有关,仰卧时加重,俯卧或侧卧时减轻。直接喉镜检查可助诊断。

治疗: 本病一般2-3岁可自愈,若进食和睡眠不受影响,除注意营养及预防感冒外,无需特殊治疗,若症状较重可调整睡眠体位,取侧卧位姿势以减轻症状,症状过于严重者可考虑气管切开,以免引起心脏扩大、漏斗胸或慢性缺氧等不良后果。

相关信息:

急性喉炎


拼音:ji

症状: 声音嘶哑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喉部不适、干燥、微痛、异物感及咳嗽,常频频用力清嗽喉部分泌物,体温略高,常伴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喉镜检查可助诊断.

治疗: 应严格禁声,使声带得到充分休息,以利恢复。尽早应用抗菌消炎药物,如青霉素80万U,肌注,每日2次,或地塞米松5mg,肌注,每日1次。在雾化液中加入抗生素、o-糜蛋白酶和类固醇激素,雾化吸人或蒸汽吸人。

相关信息:

急性喉炎是普通细菌感染所致的喉粘膜急性炎症,常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

多先为病毒侵入,继发细菌感染。

1112131415 共50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