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拼音:bin
症状: 发病急,潜伏期短,多为双眼患病发红。症状较急性卡他性结膜炎重,有剧烈的眼病、畏光、流泪及异物感,分泌物为水样。结膜高度充血、水肿,球结膜有点、片状出血,角膜上皮可有点状剥脱,荧光素染色阳性,伴耳前淋巴结肿大。病毒分离。血清抗体测定有助于诊断。
治疗: 局部滴用0.1%疱疹净、4%吗啉双胍、0.1%无环鸟苷及0.05%环胞苷溶液,每小时1次。选用一到两种抗生素溶液以控制继发感染,炎症期不宜使用皮质类固醇类滴眼,有全身症状者口服病毒灵(吗啉双胍),每次0.2g,每日3次。
相关信息: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种由肠道微小核糖核酸病毒引起的暴发流行性急性结膜炎。
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春季结膜炎)
拼音:bian
症状: [诊断] 一、症状 多在春季发病,常见于男性青少年。双眼奇痒、灼热感,伴轻度畏光、流泪及少量粘稠丝状分 泌物。春夏季发病,秋季缓解,翌年春天复发。
治疗: ***分型 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睑结膜型 上睑结膜充血、肥厚可见多数硬而扁平、大小不等、淡红色混浊的乳头,外观呈铺路的卵圆石。 (二)角膜缘型 睑裂带角膜缘处球结膜有粒状结节,呈黄褐色或污红色胶样,胶样物互相衔接包绕角膜缘呈堤状,局部结膜充血。 (三)混合型 上述两型兼有。 [治疗] 发病时戴有色眼镜,避免接触致敏原。局部选用2%到4%色甘酸钠0.1%肾上腺素、2%氯化钙滴眼液或环抱菌素油剂等,每日四到6次。皮质类固醇激素滴眼液应短期使用于重症患者。全身可用葡萄糖酸钙,每次1g,每日3次。息斯敏每次lOmg,每日1次。粘稠分泌物多时用3%硼酸冲洗结膜囊,重症者可用90锶照射或冷冻疗法。
相关信息:
春季结膜炎又称春季卡他,是一种双眼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结膜炎。
[病因] 本病为花粉、微生物、灰尘、动物皮屑、羽毛、日光等致因原导致的过敏反应。
喉息肉
拼音:hou
症状: 喉息肉多发生于声带,也称声带息肉。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其程度与息肉大小及部位有关,轻者仅有轻微声音改变,重者明显嘶哑,甚至发声困难。多发性息肉嘶哑程度多较重,巨大息肉可阻塞喉腔,引起呼吸困难。喉镜检查可确诊。
治疗: 早期者声带休息,类固醇激素雾化吸人或理疗,绝大部分需手术切除,二氧化碳激光可用于治疗较小的息肉。
相关信息:
早老性与老年性痴呆
拼音:zao
症状: [诊断] 一、发病 多隐袭起病,少数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刺激的情况下发病。 二、症状 记忆障碍常为首发症状,如经常失落物品,遗忘已许诺的事情,言语罗嗦而重复等。随后,智能衰退日益严重,进食不知饥饱,外出后找不到自己家门,叫不出家人的名字,甚至不能正确回答自己的姓名、年龄、是否已经结婚等。有时因记忆减退而出现错构和虚构;或因找不到自己放置的物品,而怀疑他人偷窃;或因强烈的嫉妒心而怀疑配偶不贞。视空定向力也常受损。不能正确使用词汇,不能认识镜中自己的形象,可有失语、失认、失用及自体部位觉缺失及强捏、吸吮等原始反射。有的以情感障碍为主,表现为躁狂或抑郁,可有性格改变,缺乏羞耻及道德感,不注意卫生,生活不能自理,常收集废纸杂物视作珍宝。 晚期则终日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口齿含糊不清,言语杂乱无章。部分患者症状急剧恶化,发生意识模糊或谵妄状态,伴有错觉及幻觉等,可有人格改变与智能缺损。外貌苍老,皮肤干燥多皱,色素沉着,毛发苍白,牙齿脱落,肌肉萎缩,痛觉反应消失,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晚期可出现震颤、痉挛、肌强直等。病程进行性发展,平均约经5~10年左右,后发展至严重的痴呆,常因褥疮、骨折、肺炎等继发性躯体疾患或衰竭而死亡。 三、辅助检查 脑电图检查、CT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 [治疗] 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故生活上的照顾和护理极为重要。注意饮食、营养和卫生,尽量自己料理生活,参加适当活动,但避免单独从事可能发生危险活动。卧床者严防发生褥疮、合并感染和骨折等。用于改善认知功能和促进脑代谢的药物有氯酯醒、7一氨酪酸、脑复新、核糖核酸、氧化麦角碱等,钙离子拮抗剂如西比灵、尼莫地平等可有帮助。一般不需服抗精神病药物,如有精神兴奋或抑郁、行为紊乱、难以管理者,可给少量神经阻滞剂或抗焦虑或抗抑郁药。
相关信息:
早老性与老年性痴呆现称阿尔茨海默病,以痴呆为主要表现。
发达国家老年人群中,痴呆患病率为4%-6%,其中半数以上为本病。
女性较男性多见。
[病因] 本病有家族遗传性。
正常衰老过程的加速,铝或硅等神经毒素在脑内蓄积,免疫系统的进行性衰竭,人体解毒功能减弱及慢性病毒感染等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高龄、丧偶、低教育、独居、经济窘迫和生活颠沛者患病机会较多。
神经衰弱
拼音:shen
症状: [诊断] 一、发病 多数发病于16-40岁,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从事脑力劳动者占多数。病前常有导致中枢神经功能活动过度紧张的精神因素和躯体因素。 二、症状 (一)精神易兴奋 无论工作、学习均易引起兴奋,表现为回忆和联想增多,控制不住,但无言语运动的增多,不易专心于做某一件事。同时常有躯体不适或特别敏感,对强求、噪声等刺激厌烦,易激惹,稍不如意则暴怒,易与人争吵,事后又后悔。 (二)脑力易疲乏 看书、学习或用脑时则易疲乏,脑力迟钝,头胀、头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不易掌握其内容,难以持久,记忆力差。肢体无力,懒于外出活动。工作、学习效率降低和成绩下降,往往有力不从心之感。 (三)头痛 紧张性头痛,多无固定部位,有时痛,有时不痛,痛时可耐受,可伴恶心,看书、学习加剧,情绪松弛、休息后明显减轻。 (四)睡眠障碍 多为人闭困难、难以熟睡或早醒,醒后不易再睡,感到不解乏,常诉梦多且因恶梦而苦恼。 (五)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可出现心动过速、血压偏高或偏低、多汗、肢端发冷、厌食、便秘和腹泻、尿频、月经不调、遗精、早泄或阳痿等。 (六)继发性反应 主要为疑病症状,如心悸则疑是心脏病,胃肠不适则怀疑是胃癌,从而易烦恼、焦虑不安,加重神经系统的负担,而使病程迁延,症状加剧,以致成为恶性循环。
治疗: [治疗] 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物理或其他疗法。 一、心理治疗 关心、同情病人。认识所患疾病的性质,是可以治愈的。消除疑虑及紧张情绪,合理安排作息制度,坚持锻炼身体,适当参加文体活动。 二、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物如安定、氯硝安定、阿普唑仑、舒乐安定能使情绪松弛,镇静安眠。安定2.5-5毫克,每日3次;睡眠不好可用舒乐安定2毫克,睡前服用。巴氏合剂I号或Ⅱ号每次10毫升,每日3次;豆腐果甙每次50-75毫克,每日3次。对焦虑、兴奋及睡眠障碍首选抗焦虑药。植物神经症状可用谷维素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心得安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颅痛定每次30-60毫克,每日3次,或米格来宁每次0.3克,每日3次,可缓解头痛。食欲减退及消瘦者可行胰岛素低血糖治疗。 辨证选用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交泰丸(肾阴虚)、金匮肾气丸、右归饮(肾阳虚)、杞菊地黄丸、朱砂安神丸(阴虚阳亢)、归脾丸、养心丸(心脾两虚)。 三、其他治疗 理疗、针灸、推拿、气功、太极拳及适当体力活动,均有益于症状的改善。
相关信息: [预后] 本病病程长,可达数年或数十年,预后一般良好。
神经衰弱是'种以精神活动易兴奋和脑力易疲劳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症,常伴有情绪烦恼、睡眠障碍及多种躯体症状。
总患病率为1.303%。
[病因] 心理社会因素是本症的重要原因。
一、精神紧张和疲劳 工作、学习负担过重,经常为完成任务而不惜牺性休息,睡眠不足;
或在期对工作不能,被迫非完成不可。
或工作困难,超过实际能力,难以完成,思想矛盾或工作杂乱无序,使工作不能完成而自......更多
丹 毒
拼音:dan
症状: 本病好发于面部及下肢,婴儿常发于腹部。发病急剧,先有周身不适,畏寒,发热,恶心等前驱症状。皮损为淡红或鲜红色斑片,境界清楚,表皮紧张发亮,严重者发生水疱或血疱,有灼热或灼痛感。附近淋巴结常肿大,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可并发肾炎、败血症。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者称复发性丹毒,多次发作,淋巴管受阻,形成慢性淋巴水肿。
治疗: 首选青霉素,每次800万U,静滴,每日1次。也可口服羟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等,连用10-15日。中药选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减等,方用银花、野菊花、地丁、公英、天葵子。局部可用50%硫酸镁溶液或0.1%雷夫奴尔溶液热敷,或用百多邦软膏或环丙沙星软膏,紫外线照射也有效。
相关信息:
丹毒中医称为流火,是皮肤及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
丹毒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面部丹毒常由鼻、口腔等处的感染病灶而诱发,足癣或腿部外伤常致下肢丹毒。
营养不良、酗酒、糖尿病、肾炎患者易发本病。
睑黄疣
拼音:jian
症状: 睑黄疣又称睑黄瘤,是一种最常见的脂质代谢障碍性皮肤病。多见于更年期前后的妇女,常伴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及肝胆病。皮疹为桔黄色扁平椭圆形柔软斑块,可为米粒至瓜子大小。多对称发生于上眼睑内毗处,也可侵及下眼睑或上下睑损害融合。发展缓慢,无自觉症状。
治疗: 高脂蛋白血症者应给低糖饮食,并配合降血脂药物如安妥明每次1克,每日两次,或消胆胺、烟酸等。局部可用冷冻、电解、电凝或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但应注意美容,避免瘢痕形成。
相关信息:
痤 疮
拼音:zuo
症状: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病因] 本病主要与雄性激素增多、微生物如痤疮棒状杆菌有关,遗传、饮食、胃肠功能障碍、毛囊虫感染也起一定作用。 [诊断] 一、寻常性痤疮 多见,常见于青年,好发于颜面、肩部、前胸、后背等处。早期损害为毛囊性圆锥形丘疹,顶端为黄白色,部分毛囊口为黑色,称黑头粉刺。炎症较重者可变成小脓疱,周围有红晕。部分形成皮下大小不等的淡红或暗红色坚硬结节,高出于皮面,可有黄豆或杏核大小囊肿,继之有波动感,破后流出粘稠脓液。多呈慢性经过,多数青春期过后皮疹自然消退,但有时留下萎缩性或增生性瘢痕。 二、聚合性痤疮 较严重,除累及面部、前胸、后背外,还累及腹部、四肢近侧端。损害以脓疱、囊肿、脓肿为主,常互相融合,溃破后流出恶臭脓性浆液,常形成瘘管,愈后常留下增生性瘢痕。常伴低热、乏力等。 三、坏死性痤疮 又称痘疮样痤疮,多见于20-50岁,男性稍多。易发生在前额、颈部和头皮前缘。皮损初为褐红色、成簇的毛囊性丘疹和脓疱,中央有脐凹,以后发生坏死,表面有出血性痂皮,痂脱后留下萎缩性瘢痕,常融合成网状。 四、婴儿痤疮 罕见,常发生在3个月-2岁以内,有明显家族史。皮疹为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等,偶有结节和囊肿。
治疗: 一、一般治疗 每日用温水流黄皂洗脸3-4,少食脂肪、糖类食物,忌刺激性饮食。 二、全身治疗 四环素每次0.25克,每日4次,1个月后每半月递减0.25克,最后每日0.25克,连服2-3个月。或用红霉素、美满霉素或甲硝唑等。皮脂溢出较多、炎症较重者可选用13-顺维甲酸每千克0.5-1毫克,分3-4口服,连用1-2个月。可并用维生素B6、硫酸锌等。严重者可给己烯雌酚,每日1毫克,连用2-3周,女性患者应于经后第14日开始服用,至下次经前1日止。 三、中医中药 清泄肺胃湿热,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有效,大便燥结者加大黄,感染重者加地丁、公英。 四、局部治疗 外涂复方硫磺洗剂、0.5%维甲酸霜、5%-10%过氧苯甲酸溶液对黑头粉刺、炎症有效。去炎松混悬液0.5-1毫升(含去炎松每毫升10毫克)结节或囊内注射,每星期1-2次。表浅性瘢痕可用磨削整容法治疗,增生性瘢痕可用液氮冷冻治疗。
相关信息:
白癜风
拼音:bai
症状: 本病青年多见。皮损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色素脱失斑,呈乳白色,边界清楚,周边色素增加。可单发或多发,也可融合成大片,患处毛发可发白,全身各部均可发生,局限或散在,单侧或对称,可呈节段性或带状分布。病程缓慢,不影响身体健康。
治疗: 全身治疗可用烟酸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8-甲氧补骨月旨素(8-MOP)每日20-40克,服药后一到两小时照射紫外线。局部外用30%补骨脂酊或白癜净、0.5%氮芥酒精,每日2次;或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如倍他米松二甲基亚砜霜、肤轻松霜等。中药白驳丸每次20-30丸,每日3次,连服半年至1年;或白癜风胶囊每次四粒,每日4次。自体表皮移植术适用于小片皮损的治疗。近年来出现的自体黑素细胞移植术效果更好。
相关信息:
白癜风是一种后天性局限性的皮肤色素脱失病。
[病因] 病因末明,可能与遗传、自体免疫及神经因素有关。
雀 斑
拼音:que
症状: 雀斑也称夏日斑,是发生于日晒部位的皮肤上的黄褐色素斑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在5岁左右开始出现,随年龄增长数目增多,与日晒有关。好发 于颜面、颈侧、手背,也可见于胸部及四肢伸侧,对称发生。皮损为针尖至扁豆大小的黄褐色或暗褐色斑点,密集或散在。冬轻夏重,无自觉症状。
治疗: 常用10%- 20%过氧化氢溶液、3%氢醌霜或20%对苯二酚苯醚霜;可用液 氮或二氧化碳冷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