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侍御谪闽中

作者: 高适 朝代: 唐代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

你远谪荒瘴,不应该怨恨萦心,朋友,我曾经是去过闽中之人。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到闽中大概很少见到远旅雁阵;

深夜,听到的都是哀伤的猿啼。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闽东的山路,到处是云昏岭峻,闽南住久了,瘴疠也不必心悸。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朋友,你一定逢赦,恩沾雨露,珍重啊,风波之献,路上当心!

参考资料: 1、 蒙万夫 等.千家诗鉴赏辞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454-456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

你远谪荒瘴,不应该怨恨萦心,朋友,我曾经是去过闽中之人。

无恨:不要怨恨。

旧过(guō):以前去过。

过:作往访解。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到闽中大概很少见到远旅雁阵;

深夜,听到的都是哀伤的猿啼。

大都:大概。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闽东的山路,到处是云昏岭峻,闽南住久了,瘴疠也不必心悸。

合:交融。

瘴疠:山林湿热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朋友,你一定逢赦,恩沾雨露,珍重啊,风波之献,路上当心!

雨露:比喻朝廷的恩泽。

风波:路途险阻,比喻事物的变动。

参考资料: 1、 蒙万夫 等.千家诗鉴赏辞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454-456

金城北楼

作者: 高适 朝代: 唐代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在北楼上往西望去,满眼是晴朗的天空,浩浩的流水依傍着连绵的山峰,那秀丽的景色胜过图画。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湍濑之上,急奔的水流好像离弦之箭的破空声;

高挂在城头上空的一弯月亮形同一张悬着的弯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垂下钓竿我不由十分羡慕姜太公的际遇,当我深刻地领会到人事变化的规律时,又不由深深思念起塞上那位通达世事的老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想知道边陲地带到底还发生了什么事,但知道如今回荡在那边陲上空的还是一片羌笛的哀怨之声。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8页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磻溪老:指姜太公吕尚。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羌笛:乐器,出于羌族,因以名之,其曲音调多凄婉。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8页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在北楼上往西望去,满眼是晴朗的天空,浩浩的流水依傍着连绵的山峰,那秀丽的景色胜过图画。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湍濑之上,急奔的水流好像离弦之箭的破空声;

高挂在城头上空的一弯月亮形同一张悬着的弯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垂下钓竿我不由十分羡慕姜太公的际遇,当我深刻地领会到人事变化的规律时,又不由深深思念起塞上那位通达世事的老翁。

磻溪老:指姜太公吕尚。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想知道边陲地带到底还发生了什么事,但知道如今回荡在那边陲上空的还是一片羌笛的哀怨之声。

羌笛:乐器,出于羌族,因以名之,其曲音调多凄婉。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8页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这首诗虽然充满塞上烟尘,但究其根源,诗人写的是自己怀才不遇的忧闷之情,与其他的边塞诗所表现的内容和主题有所不同。

首联写诗人登高所望见的壮丽景色,起句宏伟,而且跳脱,铺就出一绝大之空间。

诗的颔联写水流的急,月势的静,两相映衬,衬托出诗人欲动不能,欲静还动的心境。

前四句景物特点是写出了塞风光的苍凉雄壮。

颈联写诗人追思历史旧事,对人生际遇,祸福更替有了更深的认识,但内心因不得志而郁结的愁思仍然溢于字里行间。

尾联是诗人对边塞生活高度凝练的概括,见解深刻独到。

后四句抒发作者饱尝世途艰辛,前途未卜的心情,起突出主题的作用。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8页

自蓟北归

作者: 高适 朝代: 唐代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策马驰奔在蓟门之北,北风呼啸边地马鸣声哀。

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远望山口只是苍茫一片,走出峡谷才见胡天豁然大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五将已经深入敌境,前军只有一半返回。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还有谁怜惜我这个失意之人,只好弹着长剑独自归来。

参考资料: 1、 孙建军.《全唐诗》选注 (1-16册):线装书局,2002年01月第1版:1725页 2、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

谢楚发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高适岑参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75页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策马驰奔在蓟门之北,北风呼啸边地马鸣声哀。

蓟(jì)北:指蓟门以北。

蓟门,在今北京西南。

驱(qū)马:驰马。

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远望山口只是苍茫一片,走出峡谷才见胡天豁然大开。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豁(huò)达:豁然通达,形容开朗。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五将已经深入敌境,前军只有一半返回。

五将已深入:汉宣帝时,曾遣田广明等五将军,率十万余骑,出塞二千多里击匈奴。

止半回:只有半数生还。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还有谁怜惜我这个失意之人,只好弹着长剑独自归来。

长剑独归来:《战国策·齐策》载,冯谖为孟尝君门客,未受重用时多次倚柱弹剑而歌“长剑归来”,后受到重用。

诗人用此典指自己未受重用,报国无门。

参考资料: 1、 孙建军.《全唐诗》选注 (1-16册):线装书局,2002年01月第1版:1725页 2、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

谢楚发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高适岑参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75页

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 送前卫县李宷少府

作者: 高适 朝代: 唐代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黄莺往来杨柳低垂,春风中送友使人伤感。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你将到千里之外我自然产生别怨,论交情我们已有十年。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汶水云开孤帆远去,梁山路道曲折匹马迟缓。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此地本可乘兴游赏,难留你使我更觉凄惨。

参考资料: 1、 张学文.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重庆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79-80 2、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76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黄鸟:黄莺。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论交:论说交谊。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汶(wèn)水:今名大汶水或大汶河,源出山东莱芜县北,古汶水流经东平县南,至梁山县东南入济水。

梁山:在今山东梁山县南,周约十公里。

迟:缓慢。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乘兴:乘着兴致。

据《晋书·王徽之传》记载:王徽之居山阴,曾雪夜泛舟访戴逵(字安道)经宿方至,刚到门前,忽然返回,人问其故,他说:“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哉!

”“凄其”见《诗经·邶风·绿衣》:“凄其以风”,“其”为语言助词,这里指心境凄凉。

益:越发,更加。

凄(qī)其:寒冷的样子。

这里指情绪凄伤。

参考资料: 1、 张学文.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重庆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79-80 2、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76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黄莺往来杨柳低垂,春风中送友使人伤感。

黄鸟:黄莺。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你将到千里之外我自然产生别怨,论交情我们已有十年。

论交:论说交谊。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汶水云开孤帆远去,梁山路道曲折匹马迟缓。

汶(wèn)水:今名大汶水或大汶河,源出山东莱芜县北,古汶水流经东平县南,至梁山县东南入济水。

梁山:在今山东梁山县南,周约十公里。

迟:缓慢。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此地本可乘兴游赏,难留你使我更觉凄惨。

乘兴:乘着兴致。

据《晋书·王徽之传》记载:王徽之居山阴,曾雪夜泛舟访戴逵(字安道)经宿方至,刚到门前,忽然返回,人问其故,他说:“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哉!

”“凄其”见《诗经·邶风·绿衣》:“凄其以风”,“其”为语言助词,这里指心境凄凉。

益:越发,更加。

凄(qī)其:寒冷的样子。

这里指情绪凄伤。

参考资料: 1、 张学文.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重庆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79-80 2、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76

效古赠崔二

作者: 高适 朝代: 唐代

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

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

我辈今胡为?

浩哉迷所至。

缅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

邈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

周旋多燕乐,门馆列车骑。

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气。

金炉陈兽炭,谈笑正得意。

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

我惭经济策,久欲甘弃置。

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

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

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

送桂阳孝廉

作者: 高适 朝代: 唐代

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

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

作者: 高适 朝代: 唐代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

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

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

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

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

穷:《英华》作“新”。

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

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

滑台二句:唐代黄河流经滑州,淇水流入黄河。

《元和郡县志》谓滑州白马县“黄河去外城二十步。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

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

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

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

  高适曾于开元二十九年隐居淇上一年。

其间曾送韦司仓顺淇水去滑台(今滑县西南临黄河)。

首两句为饯行时劝酒之词。

三四句写秋天远别,满怀愁绪。

“淇水眼前流”说明作者的隐居地就在淇河之畔。

末两句是对韦司仓前途的惦念,也说明淇河当时是可以行舟航运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送董判官

作者: 高适 朝代: 唐代

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

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

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

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塞上

作者: 高适 朝代: 唐代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夜别韦司士

作者: 高适 朝代: 唐代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百十四,应作于达夫在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任掌书记时。

从诗意看,作者与韦司士初交,是应酬之作。

  高适和岑参一样,为边塞大家,七古见长,七律只有九首。

这首诗格律属仄起式首句入韵格,韵合八庚。

平仄规范,对仗工稳。

司士,县衙署官,掌管工役,九品。

首联出句写饯行酒宴,张灯,以写夜,对句写环境,寄托友情,雁归声以写惜别。

颔联展开,写新交而离别。

出句寓意,只说是像鸟啼寻求伴侣那样,可以把韦司士当作朋友进一步交往。

对句表遗憾:没有办法呀,春天来了,韦司士要去高就,只能送行了。

颈联转折,设想韦司士一路经过的地方。

出发的地方在甘肃武威河西节度使治所,沿着河西走廊向东,经过荒凉的河曲,走到河南(白马津在今河南滑县东),看来是去东都洛阳。

言外之意是韦司士境遇将有所改善。

尾联安慰:不要为暂时离别而遗憾吧,韦司士走到哪里都有朋友的。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夜别韦司士

12345 共2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