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文翻注译赏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
行船被风浪所阻,微风吹起鳞鳞波浪,泛起波光。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明日风向转为顺风更加好,那么今夜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水中的宫殿像是在演奏霓裳羽衣曲,当到达岳阳时,准定在岳阳楼上观赏湖光山色。
参考资料: 1、 罗华荣 .九年制义务教育 语文 八年级第一学期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 .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lín)鳞细浪。
鳞鳞:形容波纹细微如鱼鳞。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ní)裳(cháng),准拟岳阳楼上。
风回:指风向转为顺风。
水晶宫:古代传说水中的宫殿。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舞名。
参考资料: 1、 罗华荣 .九年制义务教育 语文 八年级第一学期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 .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lín)鳞细浪。
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
行船被风浪所阻,微风吹起鳞鳞波浪,泛起波光。
鳞鳞:形容波纹细微如鱼鳞。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ní)裳(cháng),准拟岳阳楼上。
明日风向转为顺风更加好,那么今夜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水中的宫殿像是在演奏霓裳羽衣曲,当到达岳阳时,准定在岳阳楼上观赏湖光山色。
风回:指风向转为顺风。
水晶宫:古代传说水中的宫殿。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舞名。
参考资料: 1、 罗华荣 .九年制义务教育 语文 八年级第一学期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 .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上片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受。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开头两句,写风尚未起时的风光。
“一船秋色”由作者的感受着笔,勾勒出时令特征,引人遐想,可以想见,此时周围的山色浓郁苍翠,万物生机勃勃,开花的花朵艳丽,结果的果实累累;
“十里湖光”写出湖面宽广坦荡。
这两个对偶句用“满载”和“平铺”相对,将湖光和山色一并画出,前句说美丽的秋景尽收眼底;
后句说无风时湖水平稳,远远望去,就象“平铺”在那儿。
水光山色,交相辉映,船上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此二句纯属写景,而作者张孝祥欣悦之情尽在其中,即所谓景中有情。
“波神”二句说,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放起鱼鳞般的波纹。
这是写的天气咋变,微风初起时的湖上景色,也是变天的前兆。
有经验的船工势必要抛锚停舟,采取应急措施,因为这霞光辉映,“鳞鳞细浪”过后,将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的“浊浪排空”、“樯倾楫摧”的恶劣天气。
这两句以幽默的手法写航船遇风受阻被迫停泊的情景,反衬出作者此时的心境十分安闲自在。
用“斜阳”点明时间是傍晚,以“细浪”说明天气变化,要起风,皆是妙笔。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下片写停船后作者的心里活动。
“明日风回更好”,写他期待风向回转,天气变好,及时登程的心情。
“今宵露宿何妨?
”“何妨”,犹言“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是无可奈何的话,但也表现了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露宿”时的旷达胸襟。
“水晶宫里奏霓裳”,“水晶宫”,俗谓“龙宫”;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一支大型歌舞曲的名字。
作者听到阵阵波涛声,奇特的想象油然而生,把水声比喻作龙宫的音乐。
龙宫既然奏欢庆之乐,明日准是好天气,航船正常前进,“准拟岳阳楼上”,尾句设想,明天准能在岳阳楼上欣赏洞庭湖的美景胜状。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写航船遇风受阻的情景,写景、抒情,乃至对“明日”的设想,着笔轻松,无半点沮丧之处。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全词语言浅易而意境幽雅,读来只觉作者张孝祥对山水无限热爱,却不见船遇逆风受阻的懊恼,这是此词的特色,作者张孝祥构思独到之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如梦令·独倚博山峰小 文
登庐山峰顶寺 文
赵权可许惠筇竹山峰佳者用前韵戏之 文
杂剧·虎牢关三战吕布 文
观王氏雪图 文
和虞军使易简字知能所寄唐律二首 文
题厉玄侍御所居 文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 文翻译
齐景恋遄台,周穆厌紫宫。
牛山空洒涕,瑶池实欢悰。
年迫愿岂申,游远心能通。
大宝不欢娱,况乃守畿封。
羁苦孰云慰,观海藉朝风。
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
依稀采菱歌,仿佛含颦容。
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
齐景恋遄台,周穆厌紫宫。
景公奢华,一生依恋宫室,穆王倦怠,八骏昆仑纵远。
牛山空洒涕,瑶池实欢悰。
哀人生之短促,泪洒牛山,羡神仙之长生,瑶池欢宴。
年迫愿岂申,游远心能通。
蹉跎一生,抱负焉有实现,唯有远游,我心始能通畅。
大宝不欢娱,况乃守畿封。
为君为王之人,未必欢娱,何况我之小吏.固守海疆。
羁苦孰云慰,观海藉朝风。
羁旅之苦,有谁可以慰藉,唯有观海,心藏大潮澎湃。
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
望东极之溟海,洪波浩瀚,有谁人可知晓,海东世界。
依稀采菱歌,仿佛含颦容。
依稀听得,故乡菱女欢歌,仿佛目见,伊们含颦笑容。
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
漫步下行沙洲,濯足碧水,回首盘山夕阳,一挂丹峰。
参考资料: 1、 李运富编注.谢灵运集:岳麓书社,1999年08月:60-61 2、 黄世中著.山水清音——永嘉山水诗赏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09:45-46
齐景恋遄台,周穆厌紫宫。
景公奢华,一生依恋宫室,穆王倦怠,八骏昆仑纵远。
齐景:齐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遄(chuán)台:齐国台名,供君王游玩用,旧址在今山东淄博市。
《晏子春秋·外篇》:“景公至自畋,晏子侍予遄台,梁丘据造焉。
”可见齐景公对遄台情有独钟。
周穆:周穆王,西周第五代天子。
厌:厌倦。
紫宫:帝王宫殿。
牛山空洒涕,瑶池实欢悰。
哀人生之短促,泪洒牛山,羡神仙之长生,瑶池欢宴。
牛山:山名,在今山东淄博市南面。
洒涕:指齐景公登牛山有感于人生短暂而哀痛流涕之事。
见《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日: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瑶池:天上神仙所居之处,西王母曾于此宴请群神众仙。
欢悰(cóng):欢乐。
年迫愿岂申,游远心能通。
蹉跎一生,抱负焉有实现,唯有远游,我心始能通畅。
年迫:接近天年,指年老了。
愿岂申:志愿哪能得到伸展,指未能实现抱负。
通:通达,舒畅。
大宝不欢娱,况乃守畿封。
为君为王之人,未必欢娱,何况我之小吏.固守海疆。
大宝:指王位。
典出《周易·系辞下》:“圣人之大宝日位。
”况乃:何况是。
守畿(jī)封:指谢灵运任永嘉郡太守而言。
畿封:本指王城郊界,这里指边疆。
羁苦孰云慰,观海藉朝风。
羁旅之苦,有谁可以慰藉,唯有观海,心藏大潮澎湃。
羁(jī)苦:旅居边海的苦楚。
孰云慰:谁能安慰。
云,为句中语助词,无意。
观海藉(jiè)朝风:凭借早晨的凉风登山观海。
《孔子家语》:“孔子曰: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
” 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
望东极之溟海,洪波浩瀚,有谁人可知晓,海东世界。
洪波:大波。
语出曹操《观沧海》诗:“洪波涌起”。
极:边际,尽头。
大壑(hè):指海洋。
语出《庄子·天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
” 依稀采菱歌,仿佛含颦容。
依稀听得,故乡菱女欢歌,仿佛目见,伊们含颦笑容。
依稀:隐隐约约听不真切。
采菱(líng)歌:采菱人唱的歌。
夏秋之际,江南水乡采摘荷菱,歌声此起彼伏。
《楚辞·招魂》:“涉江采菱,发扬荷些。
”正是描写这一情景的。
仿佛:模模糊糊看不真切。
含颦(pín)容:含忧皱眉的样子,别有一种美态,故《庄子·天运篇》说西子病心而颦,美惊乡人,引得东施效颦。
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
漫步下行沙洲,濯足碧水,回首盘山夕阳,一挂丹峰。
遨游:两字同义,指游览,边走边欣赏。
碧沙渚(zhǔ):为碧水浸绿的沙滩。
游衍(yǎn):与“邀游”义近。
《诗·大雅·板》:“吴天日旦,及尔游衍。
”丹山峰:被丹霞染红的山峰,正如《水经注》所描绘的那样:“赧壁霞举,红云秀天。
” 参考资料: 1、 李运富编注.谢灵运集:岳麓书社,1999年08月:60-61 2、 黄世中著.山水清音——永嘉山水诗赏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09:45-46
东海有大松土人相传三代时物其状伟异诗不能 文
诗翁爱花复爱柳,长歌高吟半酣酒。
自言二物天下奇,爱之不厌形于诗。
嗟予所爱翁未见,我昔东游穷海甸。
波涛四绝大岛中,上有太古不死之长松。
千人袢延坐其下,仰见翠叶迷苍穹。
巨鳌竭力负不起,鹏栖仅借卑枝容。
人言海若此其圉,鳞甲百万屯蛟龙。
又云海怪久不死,守护山麓蟠其躬。
天空海阔风力壮,敲戛簸荡声无穷。
轩辕张乐奏未已,笋簴百万喧笙镛。
鬼神不欲人屡见,护以万叠青山峰。
爱之未免困寂寞,坐见雨露沾蒿蓬。
东皋吟翁天下......更多